克鲁兹族彗星
掠日彗星的一种
克鲁兹族彗星是掠日彗星的一种,其近日点极接近太阳是它们轨道的特性之一。它们相信全来自多年前一颗大彗星分裂而成的碎片,而德国天文学家克鲁兹首先注意到这些彗星的共通点,因此被称为“克鲁兹族彗星”。
简介
自1995年SOHO卫星发射以来,不少较小的克鲁兹族彗星都得以发现,部分彗星甚至能到达太阳表面。但它们在经过近日点时均被太阳所摧毁。不少业余天文爱好者通过SOHO于因特网发布的图片找到不少克鲁兹族彗星。据欧洲航天局提供的资料显示,截止2008年,在SOHO卫星迄今发现的1500颗彗星中,85%属于克鲁兹族彗星。
彗星规模
1680年出现的大彗星是首颗有记录的掠日彗星,其近日点距太阳中心为1.3个太阳半径,相等于地球至月球距离的一半。如果观测者在该彗星表面,太阳在空中的角度将会超过80°,在面积及光度方面将比地球大27,000倍,每平方米能接收37MW的巨大功率。
研究发现
另有说法指出,它们完全是同一颗大彗星掠日时分裂而成的,该说法于1880年首被提出,在1882年的大彗星掠日后解体证明了这个说法。1888年,德国天文学家克鲁兹发表论文,指出1843年、1880年及1882年出现的掠日彗星是许多年前一颗大彗星解体后的碎片,它们属于同一族,即“克鲁兹族”,而1680年出现的掠日彗星之后证实并非克鲁兹族彗星。
天文学家(包括爱德蒙·哈雷在内)指出该颗彗星为1106年出现的掠日大彗星的回归。163年后,即1843年,当再有壮观的掠日大彗星出现,不少天文学家一致认为是1680年彗星的回归,之后计算出该彗星的公转周期为多个世纪。到了1880年,又有掠日彗星出现,而轨道与1843年的相同;两年后再有一颗被观测到,名为1882年大彗星。于是一些天文学家提出它们原是同一颗彗星,在通过近日点时,其公转周期被缩短,可能是由包围着太阳的高密度物质造成的。
泰安17岁高中生孙霈源发现一颗克鲁兹族彗星
泰安一中(西校区)高二学生孙霈源于2011年7月26日在SOHO卫星LASCO设备所拍摄的公开C3图片,发现一颗克鲁兹族彗星。据了解,他是世界第79位、中国第19位,山东省首位SOHO彗星发现者。“从2010年4月9日起,我开始SOHO寻彗,终于在473天后有了这个发现。7月28日是我的17岁生日,这是我最好的生日礼物。”孙霈源说。“7月26日16时,当时美国时间是凌晨4点,欧洲天刚亮,很多外国高手都还在睡梦中。我是一个仅有1年多经验的寻彗新手,这个时间段找彗星再好不过。”孙霈源说。7月26日16时22分,孙霈源在C3图片的C2右下边缘区域看到一个可疑目标,反复审视后,他确认那是一颗彗星。16时25分31秒,他立刻向SOHO彗星报告页提交了发现报告。23时,负责SOHO彗星搜寻网站运行的卡尔·巴滕斯发来电子邮件:“祝贺你,我已经把你列为彗星猎手了!”7月28日,彗星得到临时编号SOHO-2116,信息已发送至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哈佛大学天文台的国际小行星中心,不久后将得到彗星永久编号。
相关链接
SOHO卫星是欧洲航天局和美国航空航天局联合开展、1995年发射升空的一颗太阳观测卫星,最初的设计目标并非彗星,而是太阳。它搭载的设备可以遮住太阳日面,挡住强烈的阳光,从而使飞船能更好地看清相对暗弱的太阳外层大气。
克鲁兹族彗星属于“掠日彗星”,它们的轨道近日点太靠近太阳,因此在最接近太阳的几小时内它们就会被蒸发摧毁。但是也有很多SOHO彗星安全绕过太阳,并周期性回归。已发现的SOHO彗星中约有85%属于同一族,称为“克鲁兹族彗星”(Kreutz family)。克鲁兹族彗星据信是大约数百年前一颗较大彗星分裂后的产物。
著名彗星
不少克鲁兹族彗星均为历史上出现过的大彗星,甚至日间在太阳隔邻也能看到。其中最著名的三颗分别为1843年大彗星,1882年大彗星及池谷·关彗星(20世纪最亮的彗星之一),另外,1882年的日食彗星也比较著名。
1843年大彗星
该彗星于1843年2月初被发现,距离掠日尚有三星期。2月27日,它在晴朗的白天也能看见,观测者描述其彗尾在掠长达2-3度;它在太阳背面掠日后再度出现,其彗尾长达50度,实际长度达3亿里,成为了当时最长的彗尾纪录。到了2000年,该纪3月仍能看到,从4月开始转暗,肉眼已无法看见,而对其最后的观测则为4月20日。不少公众对该彗星的出现感到恐慌,以为末日审判将至。
1882年日食彗星
1882年5月17日,埃及部分地区上空出现日食,不少观测者慕名而来。当太阳全被月球遮盖时,他们看到太阳隔邻有一道强光,一颗克鲁兹族彗星正于日全食时掠日。
1882年大彗星
该彗星由不少观测者发现,于1882年9月出现时就已可用肉眼看到,在16至17日间掠日,在日间有薄云的天空也能看到。它在掠日后仍于数星期间保持较亮的光度,并于10月间分裂成两块碎片,后分裂成四块。
池谷·关彗星
池谷·关彗星是20世纪最壮观的克鲁兹族彗星,于1965年9月18日由日本中国两名业余天文学家发现,很快被认定为克鲁兹族。它在之后四星期接近太阳,其光度于10月15日达到2等,10月21日掠日,全球观测者均能于白天清楚看到,掠日时最大光度达-17等,比满月及1106年以来出现的彗星还要亮。
日本天文学家以日冕仪观测后发现,它在掠30分钟分裂成三块碎片,在11月初再次出现时可看到其中两块,而第三块则不知去向。它们的彗尾长达25度,并于1966年1月转暗。
历史沿革
1887年又有一颗克鲁兹族彗星出现,但这已是19世纪的最后一颗。到了20世纪,1945年曾出现过一颗;20世纪60年代出现两颗,分别为1963年的Pereyra彗星和1965年出现的池谷·关彗星,其中后者极为壮观,并于掠日后分裂成三块碎片。
历史记载
图1为画家笔下的1843年大彗星,地点为澳大利亚塔斯曼尼亚。
1680年出现的大彗星是首颗有记录的掠日彗星,其近日点距离太阳中心为1.3个太阳半径,离太阳表面仅20万公里(0.0013天文单位),相等于地球与月球距离的一半。
一众天文学家包括爱德蒙·哈雷在内,指出该颗彗星为1106年出现的掠日大彗星之回归。在163年后,即1843年,再有壮观的大彗星出现,而且也是掠日的,不少天文学家雀跃不已,认为是1680年的彗星之回归,及后计算出该彗星的公转周期为多个世纪。到了1880年,再有掠日彗星出现,而轨道与1843年的相同,两年后又再有一颗被观测到,名为1882年大彗星。一些天文学家提出它们原是同一颗彗星。
另有说法指出,它们全是同一颗大彗星掠日时分裂而成的。1888年,天文学家克鲁兹发表论文,指出1843年、1880年及1882年出现的掠日彗星全是许多年前一颗大彗星解体后的碎片,它们全属于同一族,即“克鲁兹族”,而1680年出现的掠日彗星其后证实并非克鲁兹族。
1887年再有克鲁兹族彗星出现,这是19世纪的最后一颗。到了20世纪,1945年曾出现一颗,到了1960年代出现两颗,分别为1963年的Pereyra彗星和1965年出现的池谷·关彗星,当中后者极为壮观及光亮,并于掠日后分裂成三块碎片。它们的出现使人们对研究克鲁兹族的动态得到鼓动。
最新修订时间:2022-11-14 22:11
目录
概述
简介
彗星规模
研究发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