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松村,是西藏山南市的一个村庄,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
乃东区以南7公里处。
行政区划
西藏
山南市乃东区
昌珠镇辖行政村,2002年改为克松居委会。
是全区第一个进行民主改革的村子,1959年7月成立了西藏第一个农民协会。
地理环境
自然资源
据2009年统计数据,全村有耕地总面积4163亩(其中:田1583亩,地2580亩),人均耕地1.43亩,主要种植水稻、甘蔗、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664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216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42亩,主要种植经济林果;荒山荒地2200亩,其他面积113亩。
村情概况
2001年6月,全村人均年收入2300多元,有电视机的人家有70户,老百姓家庭中还拥有1辆桑塔纳轿车、1辆中巴、7辆东风牌卡车、25台拖拉机、95台
手扶拖拉机,大多数家庭都有一套农业机械,田间劳动除了除草以外,已实现机械化,收割和晾晒、脱粒只用一两天就可完成。农闲时节,50%的劳动力外出打工,赚取现金收入。
至2001年6月,由于
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科学种田,克松村连续多年获得粮食丰收。农民的粮食吃不完,就用剩余的粮食养猪养鸡,发展
养殖业。克松村有12座
塑料大棚,种植多种蔬菜,改变了过去只有
萝卜、土豆和大白菜的历史。人们的饮食结构也有了改变,过去主要吃糌粑,现在爱吃米饭、炒菜和面粉做的饼子和馒头。索朗顿珠说,现在想吃什么就去街上买,花色品种很多。
基础设施
截至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91户通自来水,有361户饮用井水,有308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85%)。有699户通电,有449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533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64%和76%);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47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51户(分别占总数的64%和50%)。
该村到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8公里,距离集贸市场18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6辆,拖拉机45辆,摩托车252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 849亩,有效灌溉率为89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464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16亩。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35户;装有太阳能农户53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235 户。全村有5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7个自然村已通电;有7个自然村已通路;有7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7个自然村已通电话。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4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681户居住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6年
农村经济总收入432.3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77.7 万元,占总收入的64.23 %;畜牧业收入126.1万元,占总收入的29%(出栏肉猪2380头,肉牛3头,肉羊240头);林业收入28.5万元,占总收入的6.5%;第工资性收入36.6万元,占总收入的8.4%。农民人均纯收入145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畜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31.9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9人(占劳动力的2%),在省内务工25人,到省外务工4人。
文化教育
该村建有小学1所,校舍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拥有教师11人,在校学生181人,距离新城中学3公里。据2009年统计数据,全村
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88人,其中小学生181人,中学生107人。
至2001年6月,克松村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出了中专毕业生和在读生40人,大学本科毕业生和在读生17人。一些农户家门口还挂上了县、镇两级“五好文明户”的牌匾。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和畜牧业,主要在鹤庆县内销售。2006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75万元,占
农村经济总收入40%。据2009年统计数据,该村有专业合作组织1个,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人数160人。
人口卫生
据2009年统计数据,该村有农户705户,共有乡村人口2920人,其中男性1586人,女性1334人。其中农业人口2908人,劳动力1390人。该村以汉族为主,是汉族、白族、彝族混居地。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618人,参合率89.6%;享受低保143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12平方米,有乡村医生2人,该村距离黄坪镇卫生院18公里。该村建有公厕1个。
基层组织
据2009年统计数据,该村建有党支部1个,下设7个党小组,共有党员46人,其中男党员40人、女党6人。
村委会由支书、主任、副主任组成,下设7个村民小组。
发展重点
主要困难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农田水利、交通道路设施落后;
2、人畜饮水困难;
3、医疗卫生、教育设施落后;
4、集体经济薄弱。
发展重点
发展的思路及发展产业:
1、逐步解决人畜饮水困难;
2、申请农田水利交通道路维修工程;
3、提高文教卫生质量;
4、促进经济林果的快速发展和以牛羊为主的畜牧业养殖规模,壮大集体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