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劳修斯定理(英语:Clausius theorem)也称为
克劳修斯不等式(英语:Clausius Inequality),全称
克劳修斯积分不等式。是德国科学家
鲁道夫·克劳修斯在1855年提出的热力学不等式,描述在
热力学循环中,系统热的变化及温度之间的关系。
这个公式称克劳修斯不等式,其中取“=”时,即克劳修斯等式,取“<”号时即克劳修斯不等式,它是
热力学第二定律最普遍的数学表达式。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热力学最基本定律之一,叙述方法有很多种,经典的提法有:(1) 1850年克劳修斯(Clausius)提出:热不能自动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2) 1851年开尔文(Kelvin)提出: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全部变为功而没有其它变化,也可表示为:第二类永动机是不能制成的。(1)、(2)两种说法是等价的,可从其中任意一个推论出另一个。
克劳修斯定理(英语:Clausius theorem)也称为
克劳修斯不等式(英语:Clausius Inequality),全称
克劳修斯积分不等式。是德国科学家
鲁道夫·克劳修斯在1855年提出的热力学不等式,描述在
热力学循环中,系统热的变化及温度之间的关系:
其中,δQ是系统热的变化,吸热为正,放热为负。若是在
可逆过程中,上式中的等号成立,其中小于符号则是对应不可逆过程。克劳修斯定理可用来定义
状态函数熵。
此不等式表明:所有可逆循环的
克劳修斯积分值都等于零,所有不可逆循环的克劳修斯积分值都小于零。故本不等式可作为判断一热力学循环是否可逆的方法。 克劳修斯定理以数学的方式说明
热力学第二定律,
鲁道夫·克劳修斯提出此定理的目的在解释系统中热的流动及系统和环境的
熵之间的关系,以定理可以解释
熵并提供其量化的定义,还可推出另一个重要结论,即任何系统经历一个不可逆的绝热过程之后,其熵值必将有所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