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粒子说又称光的微粒说,这种理论认为光的本质与通过它反射而可见的实体物质一样,是一种粒子。1638年,法国数学家皮埃尔·伽森荻(Pierre Gassendi)提出物体是由大量坚硬粒子组成的。并在1660年出版的他所著的书中涉及到了他对于光的观点。他认为光也是有大量坚硬粒子组成的。牛顿随后对于伽森荻的这种观点进行研究,他根据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最终于1675年提出假设,认为光是从光源发出的一种物质微粒,在均匀媒质中以一定的速度传播。微粒说很容易解释光的直进性,也很容易解释光的反射,因为粒子与光滑平面发生碰撞的反射定律与光的反射定律相同。然而微粒说在解释一束光射到两种介质分界面处会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以及几束光交叉相遇后彼此毫不妨碍的继续向前传播等现象时,却发生了很大困难。
相关理论
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透明
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1、光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折射光线、法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直线上),传播方向不变,但光的传播速度改变。
2、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性的。
3、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本领是不同的。空气>水>玻璃(折射角度){介质密度大的角度小于介质密度小的角度}
4、光从一种透明均匀物质斜射到另一种透明物质中时,折射的程度与后者分析的
折射率有关。
5、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
6、入射角的
正弦值与折射角的正弦值的比等于光在两种介质中的速度比、
波长比。
即sin i /sin r =v1/v2=n=λ1╱λ2(n为折射率,λ为波长)
光的反射
一种光学现象,指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
平面内(反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决定的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就是
光的反射定律(reflection law)。简称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光的折射与光的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反射光光速与
入射光相同 ,折射光光速与入射光不同。
以太
17世纪的笛卡儿是一个对科学思想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
哲学家,他最先将以太引入科学,并赋予它某种力学性质。
在
笛卡儿看来,物体之间的所有作用力都必须通过某种中间
媒介物质来传递,不存在任何
超距作用。因此,空间不可能是空无所有的,它被以太这种媒介物质所充满。以太虽然不能为人的感官所感觉,但却能传递力的作用,如磁力和月球对潮汐的作用力。
后来,以太又在很大程度上作为光波的荷载物同光的波动学说相联系。光的波动说是由胡克首先提出的,并为惠更斯所进一步发展。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直到20世纪初),人们对波的理解只局限于某种媒介物质的力学振动。这种媒介物质就称为波的荷载物,如空气就是声波的荷载物。
由于光可以在
真空中传播,因此惠更斯提出,荷载光波的媒介物质(以太)应该充满包括真空在内的全部空间,并能渗透到通常的物质之中。除了作为光波的荷载物以外,惠更斯也用以太来说明引力的现象。
牛顿虽然不同意胡克的光波动学说,但他也像笛卡儿一样反对超距作用,并承认以太的存在。在他看来,以太不一定是单一的物质,因而能传递各种作用,如产生电、磁和引力等不同的现象。牛顿也认为以太可以传播振动,但以太的振动不是光,因为当时光的波动学说不能解释光为什么会直线传播。
以太首先是个哲学概念,而物理学家总是期望将它变成物理学概念。当一切寻找以太粒子的努力失败后,他们抛弃了以太。但是事实上,他们抛弃的仅是发现以太粒子的希望,而以太这个哲学概念在他们的头脑中反而变得更加根深蒂固了,几乎所有人认可了更微观结构存在可能性,努力发现其运动规律,并取得了令人兴奋的结果,更多的微观运动规律被提出验证,
微观物理学进入了黄金时代。
相关证明
爱因斯坦在建立广义相对论时,就提出了三个实验,并很快就得到了验证:(1)引力红移(2)光线偏折(3)水星近日点进动。其中光线偏折实验有力证明了光的粒子说。
普朗克公式E=hv和质能公式E=Mc^2 求出光子的质量,再用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得到的太阳附近的光的偏折角是0.87秒,按广义相对论计算的偏折角是1.75秒,为上述角度的两倍。1919年,一战刚结束,英国科学家爱丁顿派出两支考察队,利用日食的机会观测,观测的结果约为1.7秒,刚好在相对论实验误差范围之内。引起误差的主要原因是太阳大气对光线的偏折。最近依靠
射电望远镜可以观测类星体的电波在太阳引力场中的偏折,不必等待日食这种稀有机会。精密测量进一步证实了相对论的结论。
光折射的原理(光折射的新理论)
光和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光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即折射。我们平时所说的光是一种质量和体积非常小运动速度比较高的物质。光和其它物质有相同的性质。
1.光在宏观领域的折射:
在宇宙中,光经过天体附近区域时,光和天体间的相互引力作用使光运动路线向天体方向较显著弯曲(折射)。
2.光在微观领域的折射:
如图1中图一所示:该图是光折射实况缩小了约10倍图,
光在介质内外各有一秒钟的行程,绿色长方体示
绝对折射率n=1.5的透明介质,黑线L示法线,红线示光由A点以90度入射角射至点O,经O点折射至B,蓝线示光的余速度V余,黄线Vs示光在介质中平行于界面的速度,Vh示光垂直于界面的速度。光在O点附近和介质间有两种较明显的相互作用力效应。
2.1.其中一种相互作用力是“动斥力”作用:无论光以何种角度射入介质都会和介质发生同样大小的“动斥力”相互作用(都须要做同样大小的入射功),光射入介质后速度都要降低。由图1中图一看出光进入介质后平行于界面的速度仅剩下V余=C/n。光进入介质与磁体进入闭合的电磁线圈的过程相似,它们都要和对方发生“动斥力”相互作用,都要做入射功,都要降低入射速度。
2.2.光在O点和介质的另一种相互作用力是光和界面间的相互引力:如图1中图二所示:该图是约放大10倍的示意图,OC线距离界面设为h=10米。光原来没有垂直于界面的运动速度,光在介质中垂直于界面的速度Vh是由它们间的相互引力作用产生的。
3用“光和物质间相互作用力理论”计算光折射的方法比用“光折射定律”计算更快捷。
以图2中图三为例,图三是光折射实况缩小约10倍示意图,光在介质内外各有一秒钟的射程,设:光以入射角a=60射入折射率n=1.5的介质,求光在介质中平行于界面和垂直于界面的速度各是多少?
3.1设光在介质中平行于界面的速度为Vs,无须求折射角即可直接求出该值,因为
Vs=sina V余=sinaC/n=sin601.333X10米/秒
Vs =1.155X10米/秒。
3.2设光在介质中垂直于界面的速度为Vh:
Vh=(V- Vs)=1.633X10米/秒
4“用光和物质间相互作用力理论”计算光在介质中垂直于界面速度的另一种求法更精确:
如图2中图四所示,
4.1.求V余垂直于界面的分矢量Vh1
Vh1=cosa V余=0.66667X10米/秒
4.2.求引力作用产生的速度Vh2
A=C(n-1)/2hn=1.111X10米/秒
由作用距离得平均引力加速度作用的时间T,设H=10米
H= Vh1T+AT∫dT
解得T=0.869693845X10秒
Vh2=AT=0.966326495X10米/秒
4.3.最后求出光垂直于界面的总速度Vh
Vh= Vh1+ Vh2=1.63299316X10米/秒
通过以上运算我们看到:用“光和物质间相互作用力理论”,计算光折射的数据比用“
光的折射定律”计算的更准确。不论在宏观领域观测或是在微观领域观察;不论是在光现象中或是理论计算,均可看出光和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光折射的主要因素。
相关现象
光电效应
1905年,
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
诺贝尔物理奖。
光照射到金属上,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这类光变致电的现象被人们统称为光电效应(Photoelectric effect)。光电效应分为光电子发射、光电导效应和阻挡层光电效应,又称光生伏特效应。前一种现象发生在物体表面,又称
外光电效应。后两种现象发生在物体内部,称为
内光电效应。赫兹于1887年发现光电效应,爱因斯坦第一个成功的解释了光电效应(金属表面在光辐照作用下发射电子的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做
光电子)。光波长小于某一临界值时方能发射电子,即极限波长,对应的光的频率叫做
极限频率。临界值取决于
金属材料,而发射电子的能量取决于光的波长而与光强度无关,这一点无法用光的波动性解释。还有一点与光的波动性相矛盾,即光电效应的瞬时性,按波动性理论,如果入射光较弱,照射的时间要长一些,金属中的电子才能积累住足够的能量,飞出金属表面。可事实是,只要光的频率高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光的亮度无论强弱,光子的产生都几乎是瞬时的,不超过十的负九次方秒。正确的解释是光必定是由与波长有关的严格规定的能量单位(即光子或
光量子)所组成。
光电效应里电子的射出方向不是完全定向的,只是大部分都垂直于金属表面射出,与
光照方向无关。光是
电磁波,但是光是高频震荡的正交
电磁场,
振幅很小,不会对电子射出方向产生影响。
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说明了光具有
粒子性。相对应的,光具有波动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
光的干涉和
衍射。
只要光的频率超过某一极限频率,受光照射的金属表面立即就会逸出光电子,发生
光电效应。当在金属外面加一个闭合
电路,加上正向电源,这些逸出的光电子全部到达阳极便形成所谓的光电流。在入射光一定时,增大光电管两极的
正向电压,提高光电子的动能,光电流会随之增大。但光电流不会无限增大,要受到光电子数量的
约束,有一个最大值,这个值就是
饱和电流。所以,当入射光强度增大时,根据光子假设,入射光的强度(即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垂直面积的
光能)决定于单位时间里通过单位垂直面积的光子数,单位时间里通过金属表面的光子数也就增多,于是,光子与金属中的电子碰撞次数也增多,因而单位时间里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也增多,饱和电流也随之增大。
正负电子对撞湮没重现
反粒子最早是1928年P.A.M.
狄拉克理论上预言正电子而提出的,1932年被C.D.安德森实验发现而证实;1956年美国物理学家张伯伦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发现了反质子,他用玻璃管中的被
粒子加速器加速过的
高能粒子对相撞,发现在突然间成对出现了几道轨迹,又在短时间内相撞而互相泯灭,这是人们第一次直接观测到反粒子。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狄拉克的空穴理论对玻色子不适用,因而不能解释所有的粒子和反粒子。根据
量子场论,粒子被看作是场的激发态,而反粒子就是这种激发态对应的复共轭激发态。
正反粒子是从
场论的观点来认识的,场的激发态表现为粒子,与之对应,场的复共轭激发态表现为反粒子。当γ光子的能量大于某种粒子静能的两倍,在一定的条件下就可以产生
正反粒子对;反之,正反粒子相遇可湮灭并产生两个光子或 3 个光子,遵从质量-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
总结
微粒说和波动说的完美结合爱因斯坦运用光量子说——全新意义上的微粒说,把光电效应解释得一清二楚.但是,爱因斯坦并没有抛弃波动说,而是把二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并辨证地指出:“光——同时又是波,又是粒子,是连续的,又是不连续的.自然界喜欢矛盾……”,这一思想充分体现在他的光量子理论的两个基本方程E=hν和p=(h/λ)中,把粒子和波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微粒说和波动说都缺乏足够证据,所以最终人类对光的认识变成
波粒二象性。真正理解微观世界需要加入相对论、量子论、甚至目前最新的宇宙弦理论、膜理论,才有可能真正揭示出光的本质。对它的深入研究,甚至会进一步发现新的科学规律,发现宇宙的本质,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