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
1983年成立的货币金融国有企业
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China Everbright Group),简称光大集团,于1983年8月18日在香港创办并正式营业,总部位于北京。光大集团是中国香港主要的中资企业集团之一,是直属于中国国务院的部级综合性企业集团,以金融业为主业、以特色实业为辅业。金融聚焦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商业保险、资产管理四大核心业务,特色实业聚焦环保、文旅、康养三大重点产业。法定代表人为吴利军。
发展历程
成立背景
1981年秋,全国工商联代表团成员王光英赴港澳进行出访调研。次年回国之后,他向提交了一份书面报告——《港澳见闻和八点建议》。在该报告中,王光英指出“有必要在香港成立一家综合性公司,破除官商习气,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资金”。1983年,继深圳、珠海等特区成立后,国务院根据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光英的建议,决定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再打开一扇窗口,光大应运而生。
创立初期
1983年8月18日,光大集团在香港创办并正式营业,成立之初注册名为“紫光实业有限公司”,营运资金为1亿美元,由王光英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主要以贸易实业发展为主,一方面引进国内短缺物资,另一方面则以中外合作方式引进资金做大项目建设。1984年7月,更名为“中国光大集团有限公司”。
到20世纪80年代末,光大集团累计共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设备约10余亿美元,投资的项目有40多个,总资产达3亿美元,比创办时增长两倍;参与投资建设了外海大桥、星级酒店、出租公司以及北京标志性建筑——53层的京广中心。期间有部分投资项目失误,亏损严重。
1990年,国家对光大集团的业务调整逐渐倾向于金融,金控的雏形逐渐形成。同年3月,邱晴接替王光英出任集团董事长及总经理。同年9月,光大在北京成立中国光大(集团)有限公司,并设立总部,实行“两个总部,一个系统”的架构,主导业务逐渐转向金融业。
1991年,光大集团联合中国人民保险、中国海外贸易总公司、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等合资成立了中国光大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光大国际信托成立初期,以经营信贷、存款、租赁、证券等银行传统业务为主,其后拓展至投资银行的业务,包括收购股权及资产重组。
1992年8月,光大集团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光大銀行,该行先后在哈尔滨、上海、深圳等地开设分行。 该银行资产总值已经从15亿人民币增加到约70亿元人民币。
1993年初,光大国际信托进行重大调整,依靠光大集团在香港的渠道发展,增添对外融资的途径。公司的资产总值从成立初期的9亿元人民币增加到70亿元人民币。同年3月,光大集团收购香港上市公司宁发国际51%股权,易名中国光大国际,作为集团在香港的上市旗舰企业。其后又购入20%港基国际银行股权、恒华集团45%股权、明辉发展27.8%股权,投资总额达14亿元。光大集团计划以上述上市公司为基础拓展香港业务。
1996年,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截至1996年,光大还收购改组了光大控股、光大科技和光大亚太等上市公司。1996年至1999年7月,光大集团原有的贸易业务收缩,实行全方位资产经营。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东南亚诸多国家和地区在金融风暴中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身为国际化都市的香港也未能幸免,光大在港业务也受到了较大冲击。受子公司拖累和投资失利,光大一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1999年7月开始,光大集团根据中央的要求,重点发展金融业务,调整实业企业和项目。
重组壮大
2003年,光大集团进行了第一轮改革重组。2007年,光大集团因资不抵债濒临破产,再次进行改革重组;同年8月,国务院批准了光大集团改革重组方案,改革重组工作正式启动。同年11月30日,中国光大实业集团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2009年,光大集团在北京设立了光大金控资产。同年8月18日,光大证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601788)。
2010年7月20日,中国保监会正式批复同意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增资及变更股权结构,光大集团以50%的股份获得光大永明人寿的控股权。同年8月18日,光大银行登陆A股市场,全额执行“绿鞋”后,募集资金总额达到217亿元。光大银行IPO成为全中国股份制银行A股最大的IPO,同时也是2010年以来A股第二大IPO。
2012年12月,国务院批准对光大集团重组改革方案进行完善,完善后的方案理顺并强化了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北京总部)与中国光大集团有限公司(香港总部),以及光大集团总公司(北京总部)与光大银行以及其他子公司的股权关系。
2013年12月,光大银行登陆香港市场,成为当年H股市场“融资王”。截至2013年底,光大集团管理的资产总额约2.6万亿元,全年合计实现税前利润约370亿元,员工总数近5万人。
2014年7月,光大集团正式完成了对甘肃信托的收购,并更名为“光大兴陇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至此,由于资不抵债而被强制清算、撤销信托牌照12年之后,光大集团终于又拿回了信托牌照,成为中国三家金融全牌照集团企业之一。
2014年1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光大集团由国有独资企业改制为股份制公司,并正式更名为“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光大通过长达11年的重组历程摆脱了历史包袱。新成立的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由国家财政部和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发起,财政部持股比例44.33%,汇金公司持股比例55.67%。重组改制后,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将承继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包括境外分支机构)全部资产、负债、机构和人员。
2015年,光大跻身世界500强。2016年8月18日,光大证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SH/06178.HK)。
迎来新征程
2017年底,光大迎来新征程。在对标先进同业的过程中,确立了用十年分两步建设敏捷、科技、生态的世界一流金融控股集团战略目标,以“做精金融,做优实业、做强集团”作为总体产业战略,着力打造“四、三、三”工程,即培育出“四个全球领先”、“三个中国一流”、“三个国内特色”企业。
2019年2月,光大集团与河南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光大集团计划在五年里在豫投融资规模翻一番,由2500亿元发展到5000亿元,在豫各类机构由63家发展到100家。
2020年4月,财政部批复同意光大集团向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增发股份,汇金公司将其持有的光大银行102.51亿股A股股份转让给光大集团。5月,光大集团和中央汇金已经签署股份转让协议,股权变更之后,汇金不再直接持有光大银行股权,而光大集团将直接持股光大银行股权接近45%,再加上通过光大控股间接持股的3%,其持股比例达到48.53%。此次股权转让尚需等待中国银保监会核准。
2020年8月18日,光大集团在北京对外发布了全新品牌形象和家族体系品牌,光大各子品牌汇聚在统一的母品牌家族体系中。
2021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受理了光大集团关于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的行政许可申请。
2022年3月,中央组织部宣布:王江任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免去李晓鹏同志的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职务。同5月,光大集团2022年第三期可续期公司债券公布发行结果,该期可续期公司债券“22光大Y3”的发行规模为30亿元,在3.0%-4.0%的询价区间下,最终确定票面利率为3.40%,比此前已发行的4只可续期债券的票面利率都低。
2023年11月17日,光大银行发布公告称,董事长王江因工作调整提交辞呈,辞去该行董事长、非执行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及委员、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王江的辞任自辞呈送达光大银行董事会时生效。另据公告,光大银行董事会同意选举吴利军为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长。吴利军的董事长职务自其任职资格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之日起生效。
2024年8月20日,深交所债券项目信息平台显示“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项目状态更新为“通过”。9月3日,深交所债券项目信息平台显示“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项目状态更新为“提交注册”。
2025年1月,光大银行首批64家“养老金融服务中心”集中揭牌,遍布北京、太原、沈阳、上海、福州、重庆等地。同月,光大集团在光大中心举行光大金融研究院揭牌仪式。
企业治理
组织结构
光大集团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及监事会。董事会下设战略与投资委员会、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提名委员会、新酬委员会。
主要股东
高管人员
主要成员企业
光大集团主要成员企业有: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光大金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光大兴陇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光大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光大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公司。
光大银行是经国务院批复并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部设在北京。截至2021年6月末,中国光大银行已在境内设立分支机构1299家,实现境内省级行政区域服务网络的全覆盖,机构网点辐射全国149个经济中心城市;紧跟“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国际化布局,香港分行、光银国际、首尔分行、光银欧洲、卢森堡分行、悉尼分行、东京代表处相继开业运营,澳门分行筹建申请获银保监会批准。
光大证券,总部位于上海,是中国证监会批准的首批三家创新试点证券公司之一,也是光大集团的核心金融服务平台之一,是一家A+H股上市券商。截至2021年二季度,光大证券共有分公司14家、证券营业部253家,分布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25个城市(含县级市)。
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4月,由中国光大集团和加拿大永明金融集团联合组建。为了实现更快的发展,2010年7月,光大永明人寿引进战略股东,股东包括中国光大集团(50%)、加拿大永明金融集团(24.99%)、中兵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12.505%)和鞍山钢铁集团公司(12.505%),注册资本金为54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光大集团控股的国有保险企业。
光大金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是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30亿元。业务范围主要包括股权投资基金、并购夹层基金、证券投资基金等管理业务;集团产业布局的产业投资基金;与股权交易、债权融资、股权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及投资咨询业务。
光大信托是由光大集团在原甘肃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中国光大集团为控股股东占比51%,甘肃方股东占比49%,公司是中国光大集团金融板块中与银行、保险、证券并列的核心子公司之一。截至2020年末,公司主动管理类业务规模7396.18亿元,占全部业务比重73.97%。
光大控股(股份代号:165.HK)于1997年在香港成立,是一家以另类资产管理为核心业务的在港上市公司,母公司为中国光大集团。光大控股通过所管理的多个私募基金、创投基金、产业基金、夹层基金、母基金、固定收益和股票基金等,,为中国及海外投资者提供了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截至2021年6月30日,光大控股共管理79只基金, 已完成募资规模港币1,865亿元。
光大环境为光大集团实业投资旗舰企业,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公司(257.HK)。下辖两家上市企业: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及联交所主板上市之中国光大水务有限公司(U9E.SG及1857.HK)以及联交所主板上市之中国光大绿色环保有限公司(1257.HK)。主营业务包括垃圾发电及协同处理、生物质综合利用、危废及固废处置、环境修复、水环境综合治理、装备制造、垃圾分类、环卫一体化、资源循环利用、无废城市建设、节能照明、分析检测、绿色技术研发、生态环境规划设计、环保产业园等。
光大实业(集团)下属光大生态技术有限公司是主营生态厕所的企业,整合了再生材料、一体化污水处理、微生物自分解、真空负压、智能除臭等生态环保技术,实现了系统集成生态化,已在崂山、五台山和黄山等国家级著名风景名胜区,以及北京、西安、深圳、成都、毕节、绵阳等市区完成多批次厕所建设。
2017年底,中青旅从共青团中央整体划转至中国光大集团,列入光大集团一级直属企业序列。旗下拥有中青旅、乌镇、古北水镇、遨游网、中青博联、山水时尚酒店、耀悦、中青旅联科、中青旅博汇等一系列企业和业务品牌,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河北、杭州、武汉、郑州、南京、重庆、西安、乌鲁木齐、厦门、青岛、太原、南宁、香港、东京、大阪、温哥华、亚的斯亚贝巴等海内外核心城市设有分支机构。
嘉事堂药业为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下属企业。是光大集团大健康产业主要实体和平台。嘉事堂业务板块主要包括医药和医疗器械商业、药械物流、连锁药店、互联网等创新业务。
光大养老于2016年4月14日在香港设立。2019年5月,光大养老在北京设立“光大养老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境内总部,全面负责境内的养老资产管理、投资、运营等业务。光大养老建设以机构养老为体系支撑,机构、社区、居家养老全覆盖的三级联动养老服务模式,以康复医疗、护理医疗为服务核心,以及旅居服务为产品补充。以并购基金资产管理为驱动抓手的长者健康服务产业集团。
光大科技于2016年12月在北京注册成立,是由光大集团发起组建的全资控股金融科技子公司,实缴注册资本2亿元,下设光大云缴费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服务于集团,又向银行等成员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服务与赋能,助力各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同时,开展创新合作和技术输出。光大科技依托集团丰富业务场景,加速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新技术应用,持续扩大服务范围。
光大金瓯是由光大方和温州方共同出资,是中国光大集团唯一逆周期战略布局的一级子公司。2015年12月公司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公司以特殊资产经营主业。
主营业务及产品
光大集团坚持以综合金融和特色实业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服务社会民生为主责,以金融业为主业、以特色实业为辅业。金融聚焦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商业保险、资产管理四大核心业务,特色实业聚焦环保、文旅、康养三大重点产业。
金融板块
投资板块
实业板块
科技板块
经营状况
2018年度,光大集团实现营业收入达到1617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金融板块收入同比增长17%,实业板块收入同比增长26%。
2018至2020三年间,光大集团经营业绩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呈现出质量、效益、规模同步提升的良好局面。集团总资产复合增速达到10%,净资产复合增速达到14%,营业收入复合增速超过22%,拨备前利润复合增速超过18%,净利润复合增速达到6.5%。
2019年上半年,光大银行的净利润达到204亿元,增长13.17%,营收增长26.63%,各项指标在股份行中均位于前列。
2021年度,光大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693.74亿元,净利润578.15亿元;截至2021年末集团资产总额达到65280.80亿元。
2022年度,光大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428.46亿元,拨备前利润1130.16亿元;截至2022年末,资产总额为69680.92亿元。
2023年度,光大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349.33亿元,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9.91。
2024年第一季度,光大集团实现营业收入565.07亿元亿元,资产负债率为89.84%。
社会责任
共建“一带一路”
光大集团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助力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鼓励旗下企业参与国际交流,不断开拓海外市场,提升光大海外影响力。
发展普惠金融
2022年,光大集团下属企业光大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053.17亿元,较年初增加683.16亿元增速28.82%,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1.68个百分点普惠客户数425288户;光大证券服务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股权融资达149.39亿元;光大永明人寿为2234户小微企业,9.4万小微企业员工及家属提供保险保障计划累计保额726亿元。
科技赋能
光大集团坚持以创新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科技赋能,推进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全面提升数字化发展能力与创新能力。光大科技围绕缴费、网络安全等多个业务方向打造“科技赋能构建普惠金融生态系统”。应用全栈分布式、大数据实时处理和即席查询、服务云部署等新兴技术,优化业务模式,降低业务风险,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聚焦民生服务
光大集团以服务人民美好生活为目标,积极开展光大特色民生服务。其中,2022年,光大香港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对租户提供了约3424万元的租金减免,缓解了企业经营风险及大幅裁员压力;光大环境自主研发大容量生活垃圾焚烧技术和烟气净化超低排放技术,实现多种废弃物协同处置和烟气超低排放,守护绿水蓝天;光大实业推广的黏稠固废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的特色产品与服务,不仅消除了煤泥和污泥等黏稠固废对环境的危害,而且利用热值部分替代燃煤发电;青旅集团打造泛文旅垂直电商平台——“学习强国-青旅文化旅游馆”等,通过数字化及融媒体技术,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需求;中青旅开发乌镇乌村项目,打造集生态饮食、田园乡村情趣、互动体验于一体的小批量、个性化、定制化、多元化的田园旅居服务。
定点帮扶
2002年起,光大集团先后定点帮扶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娄底市新化县、永州市新田县,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力量和优势,从产业帮扶、消费帮扶等方面持续发力,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光大集团持续加大对新化、新田、古丈帮扶力度,直接投入公益帮扶资金2550万元,支持项目67个。
2015年底至2023年9月,光大集团累计向古丈县投入帮扶资金9400余万元,其中6900余万元用于支持古丈茶叶产业发展,合计支持30多家茶企、合作社新建或扩建加工厂房、购买设备,帮助建成40多条茶叶生产线,助力古丈茶产业从“刀耕火种”迈向现代化、工业化、标准化生产。
公益慈善
2008年5月,在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后,光大集团向灾区捐款1765万元。
2013年,四川省“4·20”芦山强烈地震后,光大集团向灾区捐款500万元。
2020年1月,光大集团先期向湖北疫区捐款3000万元,紧急驰援抗击疫情。同时光大银行主动授信,支持相关企业和个人加快生产抗击疫情的药品、物资等;同时,积极与监管部门沟通,研究减免相关业务的手续费,简化工作流程,确保相关资金及时到账。
2021年7月,河南遭遇特大暴雨灾害以来,光大集团向河南捐款2000万元用于抗洪救灾。
2022年4日,香港暴发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光大集团驻港企业向全港社区抗疫连线捐赠1200万港元,用于香港旧楼消毒清洁、购置快速检测剂、防护服及药品等防疫物资,支持义工、车辆后勤保障工作,支援全港各区前线抗疫人员及有需要人士,特别是基层长者、青少年和低收入困难群体抗疫防疫工作和疫后纾困。
2024年10月11日,光大信托通过公司发起成立的浙江光信公益基金会捐助了92万元支持敦煌莫高窟保护,根据洞窟实际情况安装照明装置、环境监测设备、空气净化装置等。
重要事件
光大“乌龙指”
2013年8月16日11时5分,光大集团成员企业光大证券在进行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申赎套利交易时,因程序错误,其所使用的策略交易系统以234亿元的资金申购180ETF成份股,实际成交72.7亿元。
2013年8月18日,光大证券发布《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重大事项的公告》,对8月16日“乌龙指”一事进行了公告说明。说明指出,按照8月16日的收盘价,异常交易导致公司当日盯市损失约为1.94亿元,其对公司造成的最终损失以及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程度还可能随着市场情况发生变化。该次事件导致8月16日公司“权益类证券及证券衍生品/净资本”指标超过了100%的监管红线,可能影响公司业务拓展和经营业绩,本次事件亦给公司品牌声誉及市场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公司已启动针对包括全资子公司在内的所有交易系统全面排查的工作。
2013年8月30日,中国证监会通报了对光大“乌龙指”事件的处罚决定。证监会认定光大证券异常交易构成内幕交易、信息误导、违法证券公司内控管理规定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证监会对光大证券内幕交易的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杨剑波给予警告,合并罚款60万元;并对其做出市场禁入决定。
违规受罚
2024年,光大集团成员企业光大银行多次因违规行为受到监管部门重罚,凸显出其内控管理的严重失序。该年内光大银行累计被罚款超过2000万元,涉及信贷业务、票据管理等多个方面,信贷业务更成为违规重灾区,包括贷前调查不尽职、资金违规回流、贷后监管不到位等问题。频繁的违规行为不仅导致巨额罚款,也反映出光大银行在基础风控上的严重缺失,已对其整体经营能力造成了重大影响。
企业文化
标识
光大集团的标识是由“光大”英文“EVERBRIGHT”的首字母E和B结合而成,诠释了新时代下光大品牌形象的“生态协同(Ecosphere)、数字驱动(Electronic)、光大特色(Everbright)”。标识在形、色、字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升级,线条化繁为简变为15横。色调从正红到金橙色渐变过渡,传承红色基因当。品牌字体经专属设计,更加现代化与个性化,意喻光大集团以创新为驱动,积极进行国际布局,展示中国品牌力量。
愿景
中国光大,让生活更美好。
Everbright,forever。
战略目标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金融控股集团
文化主旨
家园文化、阳光文化、崇商文化、担当文化。
价值观
有情怀、有质量、有特色、有创新、有底线、有口碑、有活力、有责任。
社会荣誉
所获奖项
榜单排名
参考资料
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中国光大集团.中国光大集团官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24 16:25
目录
概述
发展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