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臣刘安世(1048—1125),因新旧党争而遭到权相
章惇、
蔡京迫害,于宋哲宗元符元年(1098)被贬至梅州,后在梅城东南隅创设书院(后被称为“元城书院”,又改名为“铁汉祠”),亲自招集士人讲学,将中原兴办教育的做法引入岭南,开启了梅州文教的先河。
元城书院建起后,书院的创立者刘元城便参照宋代的《
白鹿洞书院学规》,为元城书院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以山长为书院最高负责人,其他教职管理人员都要服从其领导;规定了各个职务的固定岗位职责,分别管理学生的授课、考核、生活和书院的经费、祭祀、安全保卫等;建立了生员定额、课程设置、学生考核等方面的制度;制定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教条、学约、学训等。
为保障其持续办学,就必须解决经费来源与保障的问题。因为学院的经费开支巨大,名目繁多。主要有学生膏火费、祭祀费、山长及教授的俸禄、房屋维修费、图书购置费、讲义出版费、学生奖励费,还有“学士大夫远方游士往来供应”费(通俗地讲就是学者接待费)等等。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力量的支持,长期而稳定的教学活动是不可能维持的。后刘元城建立了以学田为中心的教育经费体系,充分调动民间办学的积极性,发动民间学人、宗族、乡邑名流捐献田产,作为学田,其出产作为办学经费之来源。通过一系列的建规立制,解决长期的办学经费和教授科目,这样一个在梅州的元城书院便诞生了,它的诞生使梅城(今梅江区)成为当时岭南的人文荟萃之地。
从教师队伍的实力来说,元城书院可能是当时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书院之一,因为在其讲坛上,有一位当时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文化大师——
刘元城。他的被同时代学者
王绚评价为“是书乃言官之楷模,辅弼之龟鉴,卿士大夫之药石”的《语录》二卷、《元城尽言集》十三卷以及现已遗失的《文集》二十卷里,其思想精华,其政治理念,其人生感悟,都在梅州这个书院大舞台得以施展、激荡与升华。
书院的教授科目主要以《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五经”作为首选。同时各种通俗教材也纷纷问世,可选择的余地很大。当时的北宋许多硕学鸿儒都致力于下层社会教育的勃兴,热心于文化和学术的普及,编辑出版了大量的通俗童蒙读物及教材,内容涉及识字、道德、历史。广泛流传的《百家姓》《三字经》都是当时童蒙所乐读的通俗教材。在远离庙堂之后,在这里,刘元城又真正找到了文化人的感觉。
元城书院不乏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文化大师。如
苏轼兄弟的好友
巢谷先生便曾在书院开坛讲学。元城书院教授课目除了
四书五经,还有各种通俗教材,内容涉及识字、道德、历史、诗歌、名物等类,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的教育。其倡导自由讲学、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相结合,明确提出书院独特教育宗旨,自觉地把书院与官学区别开来,反对书院成为科学的附庸,使书院成为培养能传道济民之有用人才的场所。
元城书院建立,聚集了一大批对文化如饥似渴的梅州市民汇聚。因为那些讲坛上的名师大家,将给他们以知识的普及,文化的熏陶,哲理的思辨,人生的提示,道德的评判。南宋方渐描述的:“梅人无殖产,恃以为生者,读书一事耳,所至以书相随。”接受过元城教育的人的后代,他们从各自的祖先那里学到了对知识的期待,对人才的尊重。
元城书院建立,引起了当时朝内文人学士的关注与支持。与
刘元城同期被贬至
循州(
龙川)的大文学家
苏辙,是离他最近的文化知音,虽然仅一山之隔,却因处于监视居住而不能谋面相见,书信的往来应是最好的支持。正是由于苏辙将元城逆境中不忘文人使命的“先进事迹”及时告知了远在天涯海角的哥哥,苏轼才有“元城乃真铁汉也”的感慨。
元符二年春正月(1099年),来梅州的第二个年头,四川眉州的元城的朋友
巢谷,当听到苏轼远贬岭南后,不惧政治迫害,决然徒步万里来探视。渡过长江之后,听到元城在梅州办学的消息,使他改变了原来过小梅关、穿
珠玑巷入粤的计划,决定先赴
梅州,向元城表示支持与问候。元城深为感动,请巢谷在梅州多住一些时日,将其非凡的才学传授给梅州学子。巢谷改变计划,在梅州开坛讲学,并写信给苏辙道:“我万里步行见公,不自意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见,死无恨矣。”
后世的梅州人民始终不忘记办学兴教的重要性。以“元城书院”为起点,书院、社学、义学、私塾等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河北通州王之正出任嘉应州官时,特置“人文秀区”墙,立于衙门正门,以示梅州文风之盛。由此而形成的崇文重教的社会风尚,影响了梅州每一个学子的前途与命运,造就了一个文化内涵十分丰厚的文化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