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又称“跳尸”、“移尸”,源于明清时代,属于中国古代
民间传说,特指因为尸体而变成的。与僵尸相似的怪物有
丧尸等。
僵尸作为妖怪的定义,可见于
清朝袁枚的《
子不语》以及同时期的
纪晓岚的《
阅微草堂笔记》。而在更早之前,中国古籍中对僵尸的解释,只是单纯的僵死之尸的意思;而
旱魃为僵尸的这一说法,也和早期传说有非常大的差距,有后世的嫌疑。早期古典文学中所描述的僵尸,与现今影视作品所演绎的跳尸完全不同。
在
袁枚所著的《
子不语》中,记载了大量关于僵尸鬼怪的故事,比如《僵尸抱韦陀》《僵尸求食》《秦中墓道》等等 ,不仅把僵尸变成鬼怪,甚至还如生物学那般系统化的进行了分类,比如僵尸“夜肥昼瘦”、“两眼深黑,中有绿眼,遍身白毛,食人小儿”等等,随着《子不语》中对僵尸的描述,同期很多作品包括《阅微草堂笔记》、《鹂砭轩质言》中进一步的对僵尸进行了系统化的描述,就好像这些清朝老前辈曾经多次实地考察过僵尸一样。这些僵尸在清朝以前的笔记小说中是从未出现过的,而到了清朝,还有等级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