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罗人(英语:
Sinhalese,僧伽罗语:සිංහල ජාතිය)亦作Singhalese或Cingalese,
南亚国家
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人口占多数的民族。 斯里兰卡人口总数2167万(2018年),僧伽罗族占全国人口的74.9%,约有1600万人。主要聚居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西部、西南部和中部山区。属欧罗巴――尼格罗混合人种,与
南亚次大陆北部各民族血缘相近。使用
僧伽罗语,属
印欧语系印度语族。文字以
巴利文为基础,深受南印度格兰塔文影响。“
僧伽罗”一词源于梵文,意为“狮子”,故斯里兰卡古有“师(狮)子国”之称。
僧伽罗人大多信奉佛教,自公元前3世纪佛教传入后,斯里兰卡逐渐成为上座部佛教的大本营,是东南亚
上座部佛教的导源,东南亚各国佛教多属斯里兰卡
大寺派法统。上座部佛教
三藏于公元前 1世纪左右在斯里兰卡记录成书,并保留至今,是僧伽罗人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
印度教在居民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大影响。僧伽罗人迷信运星,虔信兆头,乡间广泛流行巫术,并发展出一种“魔鬼舞”。
史家对僧伽罗先民的原居地众说纷纭,有来自孟加拉、巴基斯坦西北边境及
古吉拉特等不同说法,甚至有人认为来自马来西亚。较为可靠的说法是:主要来自
次大陆北部,系由多处多批移民融合,并吸收部分土著
维达人,逐渐形成僧伽罗人。
僧伽罗人分为低地僧伽罗人(又称沿海僧伽罗人)和高地僧伽罗人(又称康提僧伽罗人)。前者居住在沿海平原,自16世纪起遭受殖民统治;后者生活在中部山区,在外强占据沿海平原时曾保持独立,坚持斗争达300多年,故保留较多的古风遗俗。
种姓制度具有世俗性质,最高为
瞿维种姓(耕种者),最低为罗陀种姓(洗衣人)。
僧伽罗人有2000多年文字记载的历史,创造了可以引以自豪的物质文明,在水利灌溉方面尤为突出。有悠久的文学艺术传统,诗歌、绘画、建筑和雕刻有很高成就。教育普及,成人受教育率达85%。
社会以小家庭为单位。实行种姓内婚,多为父母包办。人死后火化,余烬盛陶罐安放。男子着白色长袖紧口短褂,下穿条格纱龙;妇女上穿浅色前襟短袖
紧身衣,下裹长达5~6米的彩色
纱丽,一端围绕下身,一端搭在肩上。
16世纪后,僧伽罗人历受
葡萄牙、
荷兰、
英国等国的殖民统治达440多年。为摆脱外国殖民统治和压迫,他们和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坚持长期斗争,于1948年获得独立。早在公元前后,僧伽罗人就与中国人民有往来。5世纪中国高僧法显曾游学其地,带回重要佛经典籍。中国史籍称其地为“已程不”、“狮子”、“
楞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