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炎庆
新中国铁画艺术事业创始人
储炎庆(1902—1974),安徽枞阳人(今雨坛乡储家老屋人),新中国铁画艺术事业创始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人物生平
储炎庆12岁在汤沟镇铁匠铺当学徒,3年期满,在安庆一家铁匠铺帮工。19岁到芜湖,在沈义兴铁匠铺帮工,沈老板有制铁画的技艺,但不肯外传,炎庆常找机会,偷看沈老板的运锤、结火方法。并背地里反复模仿操作,久之,居然制成铁画。沈老板得知,大怒,撵其出门。过一段时间,炎庆在亲友的帮助下,于芜湖花津桥开设“储永昌(庆记)铁铺”,以打铁器及制铁画为业。时值军阀混战及后来的日军侵华,市场上一片萧条,永昌铁铺亦濒临倒闭。负有声誉的芜湖铁画,便消失无闻。
新中国成立,永昌铁铺的铁画重新问世。炎庆向安徽师范大学艺术系老师及芜湖的画家请教,深入探讨画理,将国画、铁画的技艺熔于一炉,铁画作品大有提高。
个人作品
1956年,建芜湖铁画恢复组,创作新中国第一幅取材于白蛇传的铁画:《断桥相会》。其后有《黄山莲花峰》,《关山雪霁》,《奔马》,以及梅,兰,竹,菊,松鹰等传统题材作品问世。1959年,作品《松鹰》、《花蝶》、《牛郎织女笑颜开》等参加匈牙利布达佩斯社会主义国家造形艺术展及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主持创作锻制的巨幅《黄山迎客松》长4.5米宽3米,现藏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家领导人接见厅中。 此外人民大会堂亦藏有其它主持创作作品《梅山水库》、铁书法《 沁园春·雪
储少时一字不识,为提高铁画艺术,曾与画家王石岑、黄近玄等交流合作,作品脱离“匠气”、“形似”,与国画、木刻、剪纸、金银镶嵌技艺融于一炉。
储炎庆锻制的《黄山迎客松》,长4.5米,高3米,被选入人民大会堂,挂在国家领导人会客厅;选入人民大会堂的还有毛主席《沁园春·雪》的手迹和《梅山水库》画图。另有《黄山莲花峰》、《关山雪雾》、《牛郎织女》、《松鹰》、《花蝶》等作品,参加1958年巴黎国际展览会,受到国外艺术家的好评。
成就贡献
1957年,出席全国工艺美术艺人座谈会;1958年,参加全国手工业合作社社员代表大会;1959年,参加全国群英会;1964年出席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59年毛泽东视察安徽参观安徽博物馆陈列的铁画时说“很好”并在其创作的“奔马”前与省委书记曾希圣合影。1964年朱德委员长与之两次交谈,鼓励其在铁画艺术上超过汤天池,培养接班人,使铁画源远流长。1964年,郭沫若副委员长来厂参观,他仔细地看了铁画和锻制过程,连声赞说:“是个创造,是个创造!”并当即挥写了“以铁的资料创造优美的图画,以铁的意志创造伟大的中华”题词。
其培养的徒弟杨光辉、吴智祥、颜昌贵、张德才、储金霞(储炎庆之女)等对铁画发展均作出贡献,其中杨光辉,储金霞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致使铁画成为“中华一绝”,“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他巨型代表作品有《绿竹垂荫》、《松鹰图》等传世。
参考资料
储炎庆-历史名人.枞阳县人民政府.
非遗人物志.《小康》杂志社.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12 07:14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个人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