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不肯
旁不肯
旁边容不得其它虫子,所以是读páng,但不是通假字。
简介
傍不肯:虫名,即步行虫鞘翅目步甲科昆虫的别名,全世界大约有2万多种。它们的特点是腿长,有闪光的黑色或者褐色的翅鞘,有许多种后面的翅膀已经退化或完全没有。意谓这虫的旁边容不得害虫。傍,即旁 ,沈括的《梦溪笔谈》中也曾提及过它,主要以子方虫为食,是一种益虫
家庭
步行虫 是一个大家庭(Carabidae) 通常和普遍甲虫
家庭是在最大动物王国之中, 以大约40,000 个种类和可观的变异在他们之中。共同的特点包括一次一般黑暗的出现, 可能呈虹彩, 大头和下颚骨, 一个发出音的少量的土坎在pronotum, 和上条纹elytra 。大小范围从0.7 毫米(0.03 英寸) 66 毫米(2.6 英寸) 。
身体
成虫体长1—60mm,以黑色为多,部分类群色泽鲜艳;头稍窄于前胸背板;唇基窄于触角基部;触角11节,丝状;上颚基部外侧具凹槽。鞘翅一般隆凸,表面多具刻点行或瘤突;后翅一般发达,土栖种类的后翅退化,随之带来的是左右鞘翅愈合。足多细长,适于行走,部分类群前、中足演化成适宜挖掘的特征,跗节5-5-5。雌、雄腹部多为6可见节,少数8节。 幼虫为典型的蛃型(除Lebia属和Brachinus属的晚期幼虫),足长有6节,第9腹节有1对尾叉。本科容易与虎甲科和拟步甲科混淆。但是虎甲科唇基的宽度大于触角窝之间距,幼虫腹部第5节背面有钩;而拟步甲科的区别是:拟步甲后足跗节只有4节,幼虫第9腹节无尾叉。
步行虫被发现在所有栖所和在5,300 m (17,400 ft) 在喜马拉雅山。多数是夜的掠食性动物和净化剂, 但一些, 譬如老虎甲虫是活跃的自白天, 使用他们的眼力夺取小节肢动物。
几类型步行虫, 特别是投炸弹者甲虫, 是著名的为能喷热的foul-smelling 液体喷气机从他们的腹部。
梦溪笔谈
一种“步行虫”的俗称。是农作物害虫的天敌。 北宋 沈括 《梦溪笔谈·杂志一》:“ 元丰中, 庆州 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1、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学家、改革家。晚年以平生见闻,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笔记体巨著《梦溪笔谈》。一位非常博学多才、成就显著的科学家,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他还是卓越的工程师、出色的外交家
人物简介
沈括(公元1031~1095年),字存中,号梦溪丈人,北宋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
汉族。1岁时南迁至福建的武夷山、建阳一带,后隐居于福建的尤溪一带。仁宗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进士。神宗时参与王安石变法运动。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提举司天监,次年赴两浙考察水利、差役。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出使辽国,驳斥辽的争地要求。次年任翰林学士,权三司使,整顿陕西盐政。后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元丰五年(1082年)以宋军于永乐城之战中为西夏所败,连累被贬。晚年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梦溪笔谈》。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1-12 21:38
目录
概述
简介
家庭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