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技术(attending)是心理咨询的重要技术和咨询过程的基础,是指在接纳的基础上,认真、积极、关注的倾听,并主动引导、积极思考、澄清问题、建立关系、参与帮助的过程。
概念
倾听一词的英文是attending,有参与、专注、注意之意,译成汉语“倾听”虽比较贴近原意,但易误解为聆听(listening),倾听不仅是为了明了情况,也是为了建立咨访关系,同时还有助人效果。倾听是咨询过程的基础,是一个主动引导、积极思考、澄清问题、建立关系、参与帮助的过程。
倾听是指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
语言与非语言行为反映出,咨询师正全神贯注聆听当事人的语言表达,细读当事人的非语言行为,关切、疼惜和重视当事人的遭遇,愿意伴随当事人上天下海窥视问题的始末(陈金定,2001)。
倾听指咨询师要学会认真聆听来访者的讲话,认同其内心体验,接纳其思维方式,以便设身处地的理解,得到来访者的信任与沟通(车文博,2001)。
类型
1、身体倾听和心理倾听
身体倾听是指在
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全身姿势传递出他对来访者的关切,愿意聆听与陪伴。艾根在1994年提出,咨询者身体的专注与倾听包括如下五个基本的要素,简称为SOLER(由每个词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组成)。
(1)面对来访者(squarely)。咨询师与来访者坐在茶几两旁,呈90°角。借助茶几的缓冲,给来访者安全的人际空间。来访者有前攻后退的足够空间,才会愿意敞开心怀。
(2)身体姿势开放(open)。代表无条件的包容与接纳,消除来访者的焦虑、不安。此外,咨询师开放的身体姿势会带动来访者身体与心理的开放。咨询师的身体若萎缩封闭,就会让来访者慌乱、退缩而无力。
(3)身体稍微倾向来访者(lean)。这种姿势传递出咨询者对来访者的关心,让来访者感动之余愿意开放自己,剖析内在。如果咨询者身体后仰,紧贴椅背,会散发出对来访者的冷漠与傲气,扼杀来访者的勇气,使来访者因气馁心生畏惧而无力再谈。
(4)良好的目光接触(eye)。咨询师与来访者的眼神接触,传达出他对来访者的重视。来访者感受到咨询者散发的温暖与支持,就会有勇气,愿意勇敢地面对任何问题。如果咨询师的眼光闪烁不定,就会让来访者的眼神无法凝聚,心思涣散,会觉得咨询师虽身与自己同在,而心另有所属。
(5)身体放松(relaxed)。咨询师放松的身体姿势传达出其心境平静,来访者受到咨询师这种姿态的感染,自然能够放松。如果咨询师表现得很紧张,紧握拳头,双眉紧锁,将会使当事人更加紧张。
心理倾听是指咨询师不仅倾听来访者的语言内容,而且也注意来访者语言叙述中语调的抑扬顿挫、声音的高低强弱,以及伴随来访者的非语言行为。非语言行为蕴藏的信息,往往比语言行为来得丰富、真实。语言行为是来访者可以觉察的习惯模式,非语言行为则是来访者没有觉察的习惯模式。可以觉察的习惯模式是一种任由来访者操控的适应性反应,让人舒服但带有虚假成分;没有觉察的习惯模式无法由来访者操控,虽毫无修饰、令人难堪但真实自然,是来访者内在的真实声音和真实告白。有些来访者心口不一,在谈到对某事的感受时反复强调自己一点儿也不生气,却满脸通红、拳头紧握,一副要打架的姿势;有些来访者语言高昂有力,身体却后退萎缩。咨询者在聆听来访者的叙述时,要仔细观察来访者的身体动作,才能真正看透来访者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感同身受,让来访者感动于咨询者的理解与陪伴,自愿地卸下面具,呈现本来的面目,倾吐心声。
2、非选择性倾听和选择性倾听
非选择性倾听意味着咨询者对会谈内容很少发挥影响,而是让来访者掌握主动权,给来访者充分时机述说,咨询者给予注意并作出反应,其目的是鼓励和激发来访者自由地述说,以便最终搞清他的问题是什么。主要适用于尚未搞清来访者问题的咨询阶段。
选择性倾听是指咨询师从来访者述说的内容中选择他认为重要的方面。选择性倾听以非选择性倾听为前提和基础。
由于咨询师拥有巨大的潜在影响力,即使是非选择性倾听反应也可以用来指导和引导来访者谈出特定信息。非选择性倾听成为选择性倾听有两个重要原因:第一,咨询师可能在讨论某些问题时会有意或无意地更加关注来访者所谈的某一方面;第二,来访者在咨询中谈论的内容相当广泛,咨询师不可能对每一话题都给予同样的关注,一些选择是必要的。
重要意义
治疗功能
艾维和西梅克-摩根( Simek-Morgan )注意到,倾听能够引导求助者讲出自己的故事,这种倾诉本身具有宣泄作用,因而它具有治疗功能。在来访者讲述自己的故事、叙述自己经历和现在体验的过程中,他们就能够建构自己的身份地位,并为自己的生活赋予意义和目的。好的咨询者倾听他们的故事,以便帮助来访者认识到这些故事所包含的意义,解释这些故事对于他们自我发展的促进或妨碍作用。讲述故事能让曾经遭受过精神创伤的来访者缓解情绪,无论这些来访者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当来访者的故事中包含了背后隐藏着的“困难”或“羞耻”时,倾听的治疗作用就更加明显。
建立良好咨询关系
咨询师全神贯注地倾听,表现出对来访者的话题感兴趣,来访者感到被了解、被重视和被关心,获得了自尊,就会对咨询师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愿意与咨询师建立良好咨询关系。
了解问题
通过耐心倾听,咨询师才能了解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及其根源,才能同来访者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倾听是了解问题的主要途径,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通过耐心倾听,咨询师才能在咨询后期有较大的机会给来访者正确的判断和干预。没有倾听作基础,会忽略了根本的问题,或提出不恰当的建议、作出时机不对的咨询行为。
提供自我成长的机会
来访者之所以来咨询往往都是因为被问题所困,不知怎么解决,不但心智混乱,而且对自己失去信心,不能接纳别人,甚至不能接纳自己、不敢面对自己。
倾听给来访者一个整理自己思绪的机会,帮助来访者理清自己问题所在。咨询师的倾听能把关切和重视传递给来访者,增强来访者的力量和信心,使他有勇气去面对困难、面对自己。良好的倾听也为来访者提供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示范。通过亲身感受后,来访者学会了倾听的艺术,改善了他们的人际关系。
技巧
良好的态度和习惯
实际上,咨询师倾听的态度和习惯比具体技巧更重要。因为我们许多人在社会生活中养成了愿意“说”而不愿意“听”,习惯“说”而不习惯“听”的倾向。人们“听话”的能力比“说话”的能力要差。造成这种情况有以下几种原因。首先是人们容易带着评判倾向来听,他们注意对方所说的与自己的价值观或看法是否一致,以此来把对方分成潜在的朋友或外人。这对于我们平时的人际关系或许是有意义的,但这种主观倾向很强的“听”的习惯在咨询中就会有妨碍作用,使我们带着偏见进入来访者的世界。其次,真正的倾听是一件相当耗精力的事,需要全神贯注,不能分心走神。再次,有时说者的话中含有激起情绪反应或引发联想的作用,容易引起听者对说者内容的分心。最后,由于信息传递中“噪音”的影响,导致错听、错解。以上种种情况需要咨询者高度重视,尽可能避免,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听的态度和习惯。
设身处地地感受
咨询师不但要听懂来访者通过言语、行为所表达出来的东西,还要听出弦外之音,听出来访者在交谈中所省略的和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比如,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性是许多人极为敏感的问题,来访者常常只谈些皮毛或打“擦边球”,有时他们希望咨询者能听出问题,主动地向他们询问。有时来访者说的和实际并不一致,或者来访者避重就轻,自觉和不自觉地回避更本质性的问题。有的来访者会拼命地说他一点儿烦恼都没有,也没什么大问题,而事实上可能是准备向你倾诉他内心认为很重要的问题。有时来访者所谈的很多事情我们未曾切身经历过,这时需要咨询者尽量设想其处境,切身体会,才能了解来访者所经历的心理反应与体验,才能知道如何帮助他脱离困境。
察其言观其行
正确的倾听要求咨询师以机警和通情达理的态度深入到来访者的烦恼中去,细心地注意其所言所行,注意对方如何表达自己的问题,如何谈论自己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如何对所遇到问题作出反应。还要注意来访者在叙述时的犹豫停顿、语调变化及伴随言语出现的各种表情、姿势、动作等,从而对言语作出更完整的判断。例如,来访者说自己原谅了妻子的过错,可是说的时候情绪是激动的,表情是生气的,拳头是紧握的。我们从这些非言语线索中可以判断来访者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原谅妻子的过错。
适当地参与和反应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可采用的倾听反应有以下五种
(1)鼓励。咨询师运用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使来访者介绍更多信息。此技巧包括点头、张开手,运用像“嗯哼”等肯定性短语,以及重复来访者话中的关键词等。复述是更深一层的鼓励方式,是指准确地重复来访者使用的两个或更多词。此外,适当的微笑和关心是两种主要的鼓励手段,能使来访者在会谈中感觉更轻松,从而更能表达自己。许多研究者已经发现,微笑“很有用”,它是表达热情和开朗的基本方式。
(2)澄清。它是在来访者发出模棱两可的信息后向来访者提出问题的反应。它开始于“你的意思是……”或“你是说……”这样的问句,然后重复来访者先前的信息,目的是鼓励来访者更详细地叙述,检查咨询者所听到内容的准确性。
(3)释义。咨询师将来访者信息中与情境、事件、人物和想法有关的内容进行重新解释,目的是帮助来访者注意自己信息的内容。
(4)情感反映。它是指对来访者的感受或来访者信息中的情感内容重新加以解释,目的是鼓励来访者更多地倾诉他的感受,帮助来访者意识到自己的情感,帮助来访者认识和管理情绪。
(5)归纳总结。它是将信息的不同内容或多个不同信息联系起来,并重新编排,目的是把来访者信息的多个元素连接在一起,确定一个共同的主题或模式,清除多余的陈述,回顾整个过程。
注意事项
不耐心倾听,过早下判断、作解释、提忠告和不恰当的赞扬与道德谴责,是导致交流和咨询失败的主要原因。夸夸其谈的说教式咨询不可能获得成功。初学者往往不重视倾听,不愿意倾听,常常犯一些错误。
1、急于下结论:初学者往往没有耐心充分地倾听,常会有迫使自己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倾向。因为太想帮助来访者,以至初学者会向来访者提出大量的问题以便找到一个快捷的解决办法,他们通常试图在会谈开始5分钟之内解决来访者的问题。这会将咨询会谈引入歧途,弄错来访者的主要问题。来访者在最应当得到理解的地方被人误解了,最终只有结束咨询关系。
2、轻视问题:初学者在听到来访者谈到一个问题时产生类似经验的联想(“这个问题我以前遇到过”),并按照自己的既定思路去询问、推测和过早无根据地作出解释。
3、转移话题:初学者进行倾听时,实际更多地是关注自己。经常会出现以下情况:在咨询过程中过多无关动作等“噪音”对来访者产生干扰,或不耐心听来访者述说而谈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通过提问了解咨询师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转移来访者的话题。
4、过多的价值判断:不成熟的咨询师会对来访者的行为作过多的价值判断。如“你这样是不对的”,“你就应该这样”等,不仅是倾听的忌讳,而且也是咨询的大忌。
5、运用不适当的咨询技巧:初学者在咨询中常会运用一些不适当的技巧,如询问过多、概述过多等。因此,倾听过程的参与技巧是“可问可不问时,不问;可说可不说时,不说”。
有些咨询师可以很清楚地讲出倾听的道理,在实际会谈中却难以践行,这是因为存在某些障碍阻碍他们进行倾听。有三类咨询师似乎很难对来访者的信息进行倾听,具体如下。
(1)狂热型咨询师。这些咨询师(心理上和躯体上的)活动过度,以至他们极难安静地坐下来倾听来访者的故事。
(2)自我中心型咨询师。这些咨询者虽然也关心来访者,但总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一意孤行,以至来访者很少有机会讲述自己的故事。
(3)自我专注型咨询师。这些咨询师外表看起来在关注来访者,然而他们的内心却存在着许多“内部噪音”,以至他们并没有真正从情感上倾听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