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绳伎》:“
伎女以绳端
蹑足而上,往来
倏忽之间,望之如仙。有中路相遇侧身而过者,有著屐而行之从容俯仰者。”
②宋
洪适 《隶续·建平郫县碑跋》:“隶法虽自 秦 始,盖取其简易,施之徒隶,以便文书之用,未有点画俯仰之势。”
③
吴组缃 《山洪》十:“ 二官 挤在什物堆里摇着桨,胖敦敦的身体慢慢俯仰着。”
①《史记·
范雎蔡泽列传》:“ 范雎 恐,未敢言内,先言外事,以观
秦王 之俯仰。”
④《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十四年》:“选用之法,三科而已:曰德也,才也,劳也。今选曹皆不及焉;考校之法,皆在
书判、
簿历,言词、俯仰而已。”
①《北史·李密传》:“ ﹝宇文﹞化及 默然,俯仰良久,乃
瞋目大言曰:‘共你论相杀事,何须作书传雅语!’”
③明 刘若愚 《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俯仰今昔,不觉泪下
沾襟。”
①晋
王羲之 《序》:“夫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③宋
王安石 《送李屯田守桂阳》诗之一:“追思少时事,俯仰如一夕。”
⑤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俯仰之顷,天已将曙。”
③清
戴名世 《先君序略》:“频年旱荒,终岁佣书,不足以给朝夕为俯仰之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