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整合是指对在不同区域、管理单元中分散存储和
管理的各类
信息资源,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将其联结成一个结构有序、管理一体化、配置合理的有机整体的过程。
背景介绍
人类
社会即将进入
信息需求快速增长的
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为在
竞争中确立优势必须重新审视与
价值链上其他相关企业的联系,掌握充分相关的
信息以做出正确的分析和
决策,信息将在
企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
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信息需求的增长,人们的信息需求不断的膨胀,除了对已发生事项的了解外,人们更需要与未来发展相关的
信息,这些都需要有一套新的能提供增值性有效信息的
系统来辅助实现。
①
信息经济学的
研究与发展。信息经济学揭示了
信息活动自身的
经济规律、信息与
经济的相互作用机制,认识了
信息与经济行为的关系,使人们意识到信息在
经济活动中的
价值,并为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开发利用信息的价值,提高信息利用
效率提供了理论和方法。
②新的
管理方法和理论成果的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系统性和关联性成为
企业管理活动的主要特征。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企业管理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
管理思想和方法,如
价值链管理、立体管理[2](P38)、
作业管理等,这些管理思想都强调重视与企业相关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运用。
特点
信息资源整合可以实现信息需求者和
信息提供者的
互动,由“要我提供”变为“我要提供”。
信息资源整合要求
企业尽可能的扩大
信息源,利用一切可以动员利用的相关人员随时随地的利用各种方式收集各种各样的信息。
信息资源整合运用各种
信息加工处理手段动态的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
信息资源整合要综合考虑企业内部、外部的相关信息使用者的
需求,针对各方面的需要对信息进行整理合成,这就要求信息资源整合部门具有系统性、整体性的思想,要对企业的发展战略、环境等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
信息资源整合的多样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在进行信息资源整合时要运用各种信息处理手段,另一方面,
整合好的信息会以各种输出形式提供给相关的信息使用者。
原则
共建共享是信息资源宏观优化与整合的思想基础,是图书馆事业整体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从第一次
科学技术大会后,我国图书馆就提出了
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整体化建设的设想,直到今天已经40多年,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共建共享只是在各系统图书馆逐步推行,而没有形成一个若干个
信息管理系统与检索中心,致使共建共享滞后。网络环境为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了
技术保障,目前三大系统相应建立了自己的
信息资源保障与服务体系,省内各
系统也建立相应的信息资源服务,如各省的电子图书馆,但未形成统一的信息资源保障与服务体系,如教育部的高校
文献资源保障(Calis)系统,中国科技部建立的国家科技文献中心和中国数字图书馆。共建共享的原则必须打破管理系统的概念,在三大系统目前的基础上主动联合,走信息资源建设与
服务一体化之路,形成
国家和省(区)两级保障与中等城市和实体图书馆四级服务体系。
共建共享必须遵循经费节约的理念,按照节约的原则,在国家和各省中心的统一安排下进行分工收藏。要充分认识
网络的优势和节约经费的重要性,从全局出发考虑,从满足用户需要出发考虑,打破资源本馆拥有的界限。现代技术条件下,信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信息的发布和传播方式具有多、快、广、散的特点,个体图书馆的经费难以满足本馆用户需要,更难满足网络用户的需求,需要对各馆的
资金进行
重组,形成合力,提高文献信息的保障率。实现经费与信息资源的
宏观调控与优化整合。
分工协作的原则是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和节约经费共识的基础上,在资源建设与信息开发方面采取的一种方式,也是信息资源宏观整合的一条原则,该原则在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建设中得以落实,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是在国家科技部的
领导下,以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等八家图书情报单位组成联盟。要使分工协作的原则得以较好的贯彻落实,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联盟形式的领导班子,由上级部门领导直接管理,实行统一领导、统一
协调,保证各馆分工学科任务的落实,形成统一资源、统一报导和统一服务的平台。
信息资源的宏观整合必须坚持资源与利用相统一的原则。分工协作收藏体现在收藏方面形成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体系,但分头收藏与分头服务,并不是信息资源的优化整合。资源与利用相统一的原则体现了宏观整合目的。在
信息网络化时代,无论信息资源处于何处何地,都能实现
远程服务,网络化的这种优势通过联盟集团进行
整合,使其形成统一的
服务方式,向用户提供一站式的
服务,这种一站式服务能够充分发挥联盟的信息优势,扩大了图书馆联盟集团的影响,不仅极大地方便了
信息用户的检索和利用,同时从营销角度,也能取得较大的
社会效益和
经济效益,是未来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模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