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道安(?-1121年),永嘉楠溪人。是北宋末年响应
方腊起义的温州农民军领袖。
俞道安(?—1121),永嘉楠溪人。北宋宣和二年(1120)冬,
方腊起义于睦州青溪(今淳安),连克睦、歙、杭三州。次年正月,方腊又克婺州,继克处州,东南震动。三月十日,仙居县
吕师囊在白塔寨村举旗响应,当日破仙居县城,宣布以方腊年号“永乐”纪年。三月中旬和四月初,
吕师囊连续三次进攻台州,未克。四月十三日转攻天台、黄岩县城。正值此时,道安在楠溪山底揭竿举义,巡检陈萃率官兵前往菰田镇压,当即被义军击杀。义军声势大振。五月,道安率部进占乐清县城,屯驻白鹤寺。
吕师囊部因官军姚平仲主力进逼,节节失利。闰五月初三日,仙居县城陷落。七月十六日,道安率部撤出乐清县城,渡过瓯江进驻龙湾,击毙乡兵首领
丁仲修,侦知南城无备,即从南门猛攻。统制郭仲荀,先锋张理、李振迎战。农民军锐不可当,张理溺死,李振败退。二十一日,道安下令攻温州城,“荷长梯,负车炮,秉火万炬,直叩城下”。因官兵防守严密,义军受阻。二十二日,“再集攻城”仍然失利。至二十三日,姚平仲、张思正率增援官军从乐清琯头来温,道安遂下令撤退,由荆溪入处州境内,再转至永宁山中。八月,官军大兵四合,吕部在黄岩县断头山被围,多数战死,
吕师囊被俘遇害。十月,道安部被围困于永宁山中,义军最后全部战死。
温州俞道安起义的爆发,并不是偶然的。北宋末年,东南地区一直是全国范围内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阶级矛盾极为尖锐的地区。宋王朝大量的财赋收入,主要来自东南。
蔡京、童贯、朱面力等人又在苏杭设应章、造作局和置
花石纲,进行大肆搜刮和勒索,更激起饿广大农民的愤慨。同时,温州又是两浙农民的秘密反抗组织
摩尼教(明教)的活动中心。教徒各在其所居乡村,建立斋堂。温州共有斋堂四十余处。每年正月内,取历中密日,聚信徒,设道场,“鼓扇愚民男女,夜聚晓散”。俞道安是否是
摩尼教的一个首领,虽无记载可考,但他又称“大翁”,这不能不使人联想到秘密教派中的“魔翁”、“魔母”,作为“魔王”的辅佐。故俞道安很可能是温州
摩尼教秘密教派的一个首领。因为有
摩尼教的活动,为起义的爆发作好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俞道安起义又是在方腊首义以后,浙东农民运动迅速发展的革命形势的推动下爆发起来的。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十月七日,方腊领导的农民起义军首先在青溪(今浙江淳安县)爆发。随后,攻下睦州(今浙江建德县城东)及歙州(今安徽歙县)等地,旋又回师占领杭州。起义军占领杭州后,于次年(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一月,又作出了分兵并进的决定。一路北上取秀州(今浙江嘉兴);一路回师睦州,向婺州、衢州、处州开辟南线战场。南线的主力占领婺州。衢州后,再次分兵,一路由衢州出发,进攻信州(今江西上饶);一路洪载率领取道松阳,进驻处州,又沿瓯江东下,很快占领青田,并向温州进军,因温州的统治阶级组织拦击,农民军甩开敌人,绕道越过白沙岭,到达岙,逼近城郊。于四月十九日进抵温州城下,猛攻思远楼,与守兵发生了短兵相接的激烈困境战斗。方腊领导的起义军各路告捷,农民军如暴雨骤雨,席卷江浙,浙东各地起义军亦纷纷响应。如湖州的陆行几、苏州的石生、处州缙云的陈植桶、霍成富;婺州兰溪灵山的朱言、吴邦;永康方岩的陈十四及越州刻县的裘日新等等均相继起义。当洪载率领义军处州时,三月七日
吕师囊也在仙居白塔寨扯旗起义响应,并占领了仙居、天台和黄言三县,队伍发展到十万人。这时,洪载所率的义部已逼近温州。为了配合温州的攻城,
吕师囊率部从黄岩下乐清,于四月下旬攻破乐清,又经楠溪,直擂菰田,形成了对温州鄂城东,西两面夹攻的形势。
浙东农民起义的迅速发展,给温州农民以极大的鼓舞,在永嘉楠溪俞道安的率领下也揭竿而起。逾道安初起时,不满数百人。当
吕师囊部攻下乐清,并楠溪至菰田时,打败了戊守在这里的管界巡检陈率(又作陈莘)带领的三百名官兵。这是,俞道安的力量有了很大的发展。五月间,俞道安率部进驻乐清,屯白鹤寺。正当俞道安起义力量得到了很快发展的时候,整个浙东农民战争的形势却是急转直下了。因农民军的战线拉得太常,兵力过于分塞,而遭到官兵的分路包抄,北线攻打秀州受阻后,折回杭州,童贯统率的官兵尾追向杭州扑来,二月十八日杭州失守。南线攻打信州一路的农民军,也因长驱直入,中敌伏兵,战斗失利,不得不撤回衢州。童贯统率的东、西两路官兵向农民军扑来,方腊所部农民军主力被迫放弃歙州和睦州,被重重围困于青溪。四月十五日青溪又告陷落,方腊退守帮源洞。四月二十六日帮源洞再被攻破,方腊等三十九人力竭被俘。随后,童贯又遣郭仲苟、刘光世,姚平仲等,分路进攻浙东起义军余部。灵山的吴邦、朱言;剡县的裘日新等相继失败。温州自三月戒严,至四月中旬,围城已达四、五十日,也被迫撤出,洪载所部退回滁州。
吕师囊也遭到姚平仲的步步进逼,闺五月初三,仙居陷落。
温州俞道安起义军浙东地区最后的一支响应起义的部队,它是迎着赵宋王朝的血腥镇压揭竿而起的。至七月,郭仲苟统率的官军已开始向温州进逼,驻屯乐清的驻屯乐清的俞道安的起义军于七月十六日撤出乐清,焚白鹤渡瓯江进屯龙湾。儒生
丁仲修带领一伙乡兵,在龙湾企图拦击,被农民军打败,乡兵失据而散,丁仲修仍以余兵继续顽抗,又被起义军杀死。这时,起义军的人数增加到二万余人。俞道安进驻龙湾后,使温州城内的统治阶级大为惊慌。农民军侦知南城无备,首先从南门发起攻击。七月十七日,刚刚进驻温州的郭仲苟命令先锋将张理和李振出南门迎战。越过霸接桥(又作八接桥,今在杨府山附近)与农民军前锋相遇.农民军锐不可挡,张理撤退到 接桥,桥断,马蹶,溺。李振慌忙后退,逃入城中.俞道安乘胜至帆游,又打败了夏祥经主武装,并分兵攻打瑞安县城。瑞安知县王公济据城死守,农民军阻,攻而未下。蹋接桥既断,农民军便屯兵于桥南。这时,温州城的官兵也积极进行部署。郭仲荀守北门;闾丘鄂,江端本守开元寺;正平守宜春门(即东门);刘士英,李振守南门。七月二十一日夜,义军在俞道安的指挥下,荷长梯,负车炮:秉火万炬,直叩城下。而郭仲荀统率的官兵,龟缩城中,不敢出城。
农民军围攻了三十六’至八月二十三日姚平仲,张思正率领的增援官兵已陷乐清,提兵自馆头至郡城。由于大军压境,俞道安遂率部撤出战斗,转移至永宁山(在瓯江北岸,今楠溪一带的山,古称永宁山)中,继续坚持斗争。至十月,宋廷增援部队折可存尾随吕师橐的起义军,吕师橐被迫退到黄岩断头山上,扼险拒守,因遭敌人偷袭,吕师橐奋战力竭,不幸被俘,惨遭杀害。接着,俞道安所部的起义军,也被围困在永宁山中。在敌人的轮番攻击下,起义军宁死不屈,奋力拒敌,最后全部壮烈牺牲。
位于浙江乐清市乐成镇金溪村原白马寺内。东普永和三年 (374),张文君捐宅建寺。北宋宣和三年(1121)五月,永嘉俞道安响应
方腊起义,攻占乐清县城,屯驻此寺两月之久。
辛亥革命时期,
月空和尚(黄飞龙)曾在此创办僧民学校,从事革命活动。该寺民国初年重修,今仅存大雄宝殿,木构建筑。
《宋史·
丁仲修传》记载『丁仲修字敏之,温州人。方腊党【俞道安】陷
乐清,将渡江。巡检陈华往捕,死之。先锋将张理同、李振出南门迎敌,渡八接桥,桥断马蹶,溺死。贼至帆游,夏祥遣辅褒迎战数十合,褒死之。仲修帅乡兵御诸乐湾,乡兵失据而散,仲修以余兵与贼战,力屈乃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