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保护联盟(IUCN)将保护地定义为:通过法律及其它有效方式用以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自然及文化资源的土地或海洋。在我国,保护地包括自然保护区、
风景名胜区、天然林部分的国家森林公园以及世界自然与文化
遗产地。
历史变迁
自1956年
中国科学院在
广东省鼎湖山建立第一个
自然保护区,已近半个世纪。半个世纪以来,我国保护地的发展建设走过了曲折的道路。我国已建有自然保护区1960个(其中国家级226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77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29处,
森林公园1186个(但其中只有天然林部分的森林公园有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我国保护地在数量上和面积上(约占陆地国土面积15%)均具有一定规模,并形成了涵盖绝大部分各类生态系统、生物物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体系,并跻身于世界保护地大国的行列。在世界的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事业上居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我国面临着世界上最严重的人口压力和快速的经济发展给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的严重挑战。而且,由于保护地经费短缺,管理混乱,有法不依或执法不严以及行政干扰,导致保护地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遗产的丧失仍在继续。特别是当前混乱无序的
水电开发、
旅游开发和矿产开发,使得我国一些重要的保护地的有效性面临空前的损害并有丧失的危险。
中国保护地面临的问题引起了专家学者、
新闻媒体、环保社团和有关政府部门的极大关注。为了推动广大公众参与到对保护地的评估、监督和决策中来,2004年3月,自然之友开始启动“保护地的公众参与”项目。
保护地建设措施
环境
在露地不适于作物生长的季节或地区,采用保护设备,创造适于作物生长的环境,用来获得稳产高产的栽培环境。是摆脱自然灾害影响的一种先进农业技术。简易的保护设备有寒冷季节利用风障、地膜覆盖、冷床、温床,以及塑料大、小棚和温室;夏季采用
遮阳网,防雨棚等。现代的
保护地栽培,是采用计算机模拟最优环境,进行自动调控,如高级温室、植物工厂、宇宙农场等,实现高产、省力、省工栽培。保护地的主要栽培方式有促成栽培、早熟
栽培、延后栽培、软化栽培和无土栽培等。
电源
工作地:把地线作为传输信号的一个电平参考点,如同轴线的外层金属丝网,就是接地的,它就是工作地,早期的广播,只有一根导线的,另一根导线也是工作地;
保护地制度
国外经验
保护地役权是地役权的一种特殊类型,基于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等公益目的,由政府、公益组织 (保护地役权人) 等主体与土地权利人 (供役地人) 签订协议,取得保护地役权, 永久性地限制土地上的一些权利,供役地人负责履行保障实现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开放空间等义务,持有保护地役权的主体支付一定的费用,供役地人收取费用的同时还享有税收上的优惠等政策。
保护地役权制度起源于美国,1981年美国通过了《统一保护地役权法案》,主要应用于保护自然、保护环境和历史文化遗迹,提高水质以及空气质量等方面。此后, 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也通过立法确定了保护地役权,并在自然保护实践中予以应用。
国外实践证明,实施保护地役权制度对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成效显著。中国虽然没有保护地役权的法律制度,但现实中已经有保护地役权的实践经验。
国内应用
民间机构建立和管理公益保护地——四川老河沟保护地。老河沟保护地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东部,面积约110平方公里,,由原老河沟国有林场、山河沟零星国有林和高村乡集体林三片林地组成。老河沟地处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内,毗邻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大熊猫岷山北部种群以及众多珍稀物种一条重要迁徙通道。在2012年之前, 老河沟并没有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国有林场主要使用
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经费进行日常管护,从事最基本的巡山和防火防盗工作, 周边社区的偷猎下套、电鱼毒鱼和林下采集等活动时常发生。
立法实现自然保护地的统一管理
无论是民间机构建立和管理公益保护地,还是国家公园进行的地役权改革,实质上都是运用保护地役权的理念和方法, 实现自然保护地的统一管理。
我国正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根据《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的规定,按照自然资源特征和管理目标,合理划定功能分区,实行差别化保护管理,重点保护区域要逐步实施生态移民搬迁,集体土地在充分征求所有权人、承包权人意见基础上, 有限通过租赁、置换等方式规范流转,由国家公园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其他区域内居民根据实际情况,实施生态移民搬迁或实行相对集中居住,集体土地可通过合作协议等方式实现统一有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