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州
辽代保州(今朝鲜新义州)
保州。辽国东京道辖境节度州,号宣义军。下属一州、二军、一县:宣州(刺史州,级别低于节度州)定远军、怀州军(下等刺史军)、来远县。
历史纠纷
契丹高丽交恶
916年以后,耶律阿保机建国称帝,是为辽太祖,建元神策,并在中国东北部迅速崛起后发生的战争。
随着公元926年辽国渤海国的战争以辽国胜利结束,伴随着大量渤海难民逃亡进入并不同文同种的朝鲜半岛。辽国与高丽的关系开始交恶。高丽只认为中原王朝的分封王,也觉得契丹的崛起影响了其北部扩张的脚步,不断支持渤海国移民开展各种反对辽国的活动。战争于公元985年爆发,先后经历三次大的武装冲突,并于1019年停火,定边界与清川江中上游至鸭绿江下游一线。
契丹征讨高丽
993年,80万契丹大军从辽出发,越过鸭绿江大举入侵高丽西北部。高丽军队与契丹在蓬山郡展开激烈的斗争,第二年,蓬山郡被攻破。高丽意识到的反侵战争代价高昂,于是请求同契丹和谈,契丹接受了和谈。条件是高丽同意成为辽的藩属国,并每年朝贡
契丹高丽谈判
契丹的要求在高丽宫中引起争论。一些高丽大臣认为,答应契丹的要求可以避免更大规模战争的发生。但大多与契丹交过锋的武将都纷纷反对。正当高丽宫廷为是否答应契丹的要求相互争论的时候,契丹大军穿过清川江,直达高丽军队大本营——安州。朝鲜国王放弃王都逃亡到江华岛,契丹的凶猛攻击,引起高丽宫廷的大恐慌。高丽宰相请命与契丹谈判,认为应当割让大同江流域给辽国以平息战争,但也有主战派认为示高丽自称为高句丽的继承者,对高句丽部分故土也有一定的继承权。
赐高丽江东地
辽国第六位皇帝辽圣宗耶律隆绪跟高丽展开了有关与南方的宋朝断绝藩属关系,转而向辽国称臣纳贡的谈判。 谈判的结果是辽国将“鸭绿江东数百里地”赐给高丽,高丽向辽称藩纳贡。
高丽屠杀难民
鸭绿江东岸旧历史上首次进入朝鲜半岛政权的控制之下,高丽诱骗渤海国移民过境并倾注全国之力建立了六个城镇,妄图可以减缓辽国高丽的压力。在被辽国发现高丽背信弃义,仍然暗中与宋朝的外交往来并且也对宋朝称臣后,辽国出兵以高丽违背条约,要求高丽归还鸭绿江东六城,并在辽朝控制的鸭绿江东南岸修筑战略城堡保州(今朝鲜平安北道义州),作为进攻和控制朝鲜半岛的军事重镇,而在契丹屯兵的威胁之下,高丽王怕逃亡的渤海人又被辽国控制,且自己国家弱小无力养活大量难民,下令大规模屠杀渤海难民。
辽国保州边疆
在长达数年的辽与高丽的战争结束后,辽国一直牢牢的控制保州,保护幸存的渤海各族人民与辽国的边疆。
赐予江东争议
金朝建立以后,高丽仍然谎称对鸭绿江东拥有主权,并以女真,高丽(高句丽)本一家骗取女真贵族的好感。双方经过反复交涉,金朝仍以高丽称臣纳贡为条件,封高丽王号,并将鸭绿江东之地赐给高丽。高丽最终在这次领土交涉中取得实惠。虽然在当时成为了附属政权,却影响了后来的中朝边界。
金国对于保州仍然有较大的领土分歧,女真人对于长白山的控制也长达千年之久,高丽也有长白山为高句丽的历史源头试图索要领土。
中朝边界的领土分歧一直带到后来的明朝与朝鲜国的外交当中。
辽史记载
辽史·地理志·东京道》:保州,宣义军,节度。高丽置州(注:契丹灭渤海国,高丽遂占渤海国鸭绿江东岸之地,置州镇),故县一,曰来远。圣宗以高丽王询擅立,问罪不服,统和末,高丽降,开泰三年取其保、定二州,于此置榷场。隶东京统军司。统州、军二,县一:
来远县。初徙辽西诸县民实之,又徙奚、汉兵七百防戍焉。户一千。
宣州。定远军,刺史。开泰三年徙汉户置。隶名保州。
怀州军。下,刺史。开泰三年置。隶保州。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0 18:19
目录
概述
历史纠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