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葆三,族名侯鸿鉴,号梦狮、铁梅、病骥、沧一,清同治十一年(1872 年)十月十九日生,无锡人。5岁入塾,14岁读毕四书五经。16岁时因生活困难,即在家设帐授课。17岁自号“病骥老人”,结诗文社于西溪。
个人生平
前期
他目睹清政府腐败,作《落花篇》,抒发悲愤情怀,为时人传诵,有“侯落花”之称。光绪十六年至二十二年(1890--1896年),他4 次应科举考试,均落榜,愤而转向新学,自学数、理、化,并组织西溪算学研究会,编辑《积志学会月报》等。光绪二十三年秋考入上海南洋公学师范院,半日读书,半日教书。是年12月离校。光绪二十四年应岁试,中秀才。后担任上海《时务晚报》主笔。翌年应己亥科试,补廪膳生。后创办务本学堂。光绪二十八年再赴南京秋试,又落榜。
光绪二十九年得杨涵修的资助,与顾述之等赴日留学,入弘文学院师范科,研究东西方教育学说,并积极参加中国留学生的革命活动,为《江苏》杂志写稿。一年后回无锡,后继杨模出任校长。光绪三十一年出资兴办竞志女学,第二年又增设幼稚园。他仿效日本办学模式,结合自己劳苦勤学的精神,以“勤、肃、朴、洁”和“真、实、劳、苦”作为竞志的校训。开办时学生仅64人,后扩充为小学、中学、师范3部,办学成绩卓著,与上海的务本、爱国和苏州的振华等女校齐名,为我国近代最早创办的有影响的女校之一。同时,他还先后组织理科研究会和女子理科研究会,并与锡地同仁合办商余补习学校、西城速成师范学校,撰著《教育丛书》3 册。
光绪三十二年,应江苏提学使的聘请,任省视学,以各校褒贬实例及视察所见写成《视学报告》和《教育镜》。宣统元年(1909年)暑期,为筹建竞志新校舍,孤身赴武汉、洛阳、开封、北京、天津等地募集经费,并写出《鄂汴京津旅行记》。宣统三年任江西省视学。辛亥革命兴起,他赶回无锡,发动竞志师生策应秦毓鎏等光复无锡。无锡县议会成立时,被推为副议长;继而江苏省县议会联合会成立,被推为会长。但他无意从政,仍以献身教育为宗旨。民国建立后,他携所著《民国教育制度》2册,赴南京调教育总长蔡元培,建议改革教育。后返任江苏省视学。他3次当选无锡县教育会会长,主编《无锡教育》杂志,发起创办无锡县图书馆、县通俗教育馆,编写《无锡乡土史地教材》,辑《无锡金匮县志补遗》等。
中期
从民国元年(1912年)起,他先后担任江苏、江西、河南、福建各省教育厅视学,又以教育部视察名义,到东三省及河南、陕西、甘肃、山西、内蒙古等地视察。民国2 年再赴日本,参观大正博览会,游东、西京及名古屋。民国7年7月,从厦门渡海到台湾参观学校,又南游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写出《南洋旅行记》。民国13年,他为探究世界教育情况和国家兴衰强弱之由,只身作环球9.1万余里之游。4月15日从上海启程,经过日、美、英、法、比、德、意、瑞士、埃及、印度、越南等11国,遍及亚、美、欧、非四大洲,于同年9月29日回到无锡,写成《环球旅行记》问世。
这一时期,他还兼任过苏州浒墅关蚕业学校、厦门集美师范、泉州明德师范等学校校长;先后应邀赴北平、天津、福建、安徽、浙江等地讲学,并结合考察各地风土民俗,写了不少旅行日记。民国17年秋,他出任
福建省教育厅秘书。民国19年9月返锡,被聘任
江苏省教育厅秘书。民国21年至
抗日战争爆发,改任第四科科长。这期间,他继续为考察教育漫游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诸省,出越南,再到香港,写出《西南漫游记》。
后期
日军侵占无锡后,在他主持下,竞志女子中学(由竞志女学改名)于民国27年4 月迁上海租界复课,后日军进驻租界,学校被迫停课。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迂回无锡。他以73岁高龄继任校长。 1949年4月无锡解放,他仍任竞志校务委员会主任。1953年,竟志改为无锡市第二女子中学,他年老退居,任名誉校长。1950年,应邀出席苏南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后又被选为无锡市人大代表及政协特邀委员。1961年6月19日因病逝世,享年89岁。
个人作品
著有《病骥文存》以及各种游记。他工诗词,曾参加柳亚子等组织的进步文学团体南社,诗集有《沧一堂诗文钞》、《骥鹤唱和集》、《藏经阁诗钞》等。出版的各种著述共有57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