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国云,1952 年 5月生,河南镇平人。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复员军人,1982年毕业于
西南政法大学,1983年从全国铁路检察院调入
中国政法大学,1998年9月获得教授任职资格。
教学情况
为本科生、研究生、
双学士、大专生等学生
讲授中国刑法学和证据学。
科研情况
(一)代表性论文
在各种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学术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各篇:
1.论刑法中的
偶然因果关系《江海学刊》1982年第5期
2.完善过失犯罪立法的三点思考,《法学研究》1990年1期
3.一个科学的抉择,《政法论坛》1991年3期
4.论将反命罪易名为危害国家安全罪,《中国法学》1991年2期
5.现代科技与过失犯罪,《法律科学》,1993年3期
7.论过失犯罪向故意犯罪的转化,《政法论坛》1994年5期
8.市场经济下罪刑法定与刑事类推的价值取向,《法学研究》1995年3期
9.论因果关系在刑法中的地位,《政法论坛》1996年6期
10.修改刑法第11条之我见,《中国法学》1996年3期
11.关于强奸罪直接客体的理论思辨,《现代法学》1997年6期
12.犯罪对象新探,《法学家》1997年6期
13.对传统犯罪既遂定义的异议,《法律科学》1997年3期
14.对过失犯罪法定刑的思考,《法学研究》1997年2期
15.论确定罪名的原则和方法,《中国法学》1997年5期
16.也谈刑法典应力求垂范久远,《法学》19*98年5期
17.论新刑法的进步与失误,《政法论坛》1999年2期
18.儿抢爹钱不构成抢劫罪《法制日报》2001年1月12日第3版
19.
交通肇事罪司法解释缺陷分析 上海《法学》2002年第7期
20.死刑犯没有生育权 法制日报2002年3月31日3版
21.有关交通肇事罪的几个疑难问题《中国法学》1期
22.当今犯罪构成理论的八大矛盾 《政法论坛》2004年第4期
23.辨认控制能力不等于刑事责任能力,《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5年6期
24.析贝卡利亚废除死刑的理由 上海《政治与法律》2005年2期
25.论正当防卫立法的再完善与再修改 《法学评论》2005年2期
26.死刑存废的理论根据及其评价《刑事法学》2007年2期
27.数罪并罚具体方法的错误与矫正,《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4期
28.论网络虚拟财产刑事保护的不当性《
公安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学术论著
1.《过失犯罪论》,人民出版社,1993年4月第1版,1996年12月第2版。16万字
2.《新刑法疑难问题解析与适用》
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年2月出版。
3.《
刑法因果新论》,
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4.《经济往来的法定方式》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
5.《企业家的刑事风险与防范》
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8.《刑法的修改与完善》(主编兼主要撰稿人),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精解》(主编兼主要撰稿人);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97年出版
10.《刑法执行问题研究》(主编兼主要撰稿人),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主编教科书
1.《中国刑法学》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76万字
2.《刑法学》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3.《高等教育法学应用教材-刑法》,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21世纪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法学精品教材《刑法学》,
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四)主持科研项目
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过失犯罪论》,2004年结项。
2.司法部科研项目《刑事执行问题研究》,2005年结项。
科研获奖情况
1.1995年获《法学研究》优秀论文奖。成果:“简化不适用数数并罚的犯罪形态及其处罚原则”原载《法学研究》1991年6期。与阮齐林合作。
2.1998年获教育部第二届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成果:《过失犯罪论》。
3.2000年获北京市第六届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成果:《新刑法疑难问题解析与适用》。
4.2000年获中国法学会刑法学会世纪优秀论文二等奖。成果:“关于破坏金融秩序罪的几个问题”,载《警官学报》96年2期
5.2001年获中南五省(区)优秀图书奖。成果:《
刑法因果新论》。
6.2003年获司法部人文社科成果二等奖。成果:《刑法因果新论》。
出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