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琉球录》,明
陈侃等撰,为现存第一部册封琉球使的“使录”类著作,筚路蓝缕,弥足珍贵。其二卷(
浙江巡抚采进本),不仅记录了册封使在琉球的所见所闻,同时记录了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属于中国版图的
历史事实。
四库提要:明郭世霖撰。据《浙江遗书目录》称,世霖,永丰人,官吏科给事中。而《类姓登科考》载,嘉靖癸丑进士
郭汝霖,永丰人,官至南京太仆寺卿。当即其人,特讹“世”为“汝”耳。万历中,萧崇业《使琉球录》,称陈侃、郭世霖二《录》,其明证也。初,嘉靖十一年,命吏科左给事中陈侃、行人高澄册封
中山王尚清。侃述其事为《琉球录》,自为之序。至嘉靖三十七年,又遣世霖与行人司行人
李际春册封中山王
尚元。世霖因取侃旧本,缀续成编。所言大略与《明史·琉球传》合。惟每条列原录於前,而附所续於后,皆以“霖按”二字冠之。似乎考订旧闻,实则铺叙新事,於体例殊未协也。
1534年,陈侃上呈的《使琉球录》中,这样记载了其出使航程:“四月十八日,舟先发于南台,二十六日,余等启行。三司诸君送至南台。五月朔,余等至广石,大舟亦始至。九日,隐隐见一小山,乃小琉球也。十日,南风甚迅,舟行如飞;然顺流而下,亦不甚动。过平嘉山,过钓鱼屿,过黄毛屿,过赤屿,目不暇接,一昼夜兼三日之程。夷舟帆小不能及,矣在后,十一日夕,见古米山,乃属琉球者;夷人歌舞于舟,喜达于家。”
《使琉球录》中所说的钓鱼屿、黄毛屿、赤屿就是现在的钓鱼岛、黄尾屿和赤尾屿。陈侃一行从福州出发,经过了作为航标的钓鱼岛、黄尾屿以及赤尾屿等岛屿后进入了琉球海域,其标志是见到了乃属琉球的古米山。古米山又作姑米山,现为久米山。文中清楚地表示,无论是使者陈侃还是同舟的琉球人都是以久米山作为抵达琉球的标志。《使琉球录》还记述了中国对琉球管辖由来:“琉球国,在福建泉州之东海岛中,其朝贡,由福建以达于京师……本朝洪武中,其国分为三:曰中山王、山南王、山北王;皆遣使朝贡。”而日本方面所称最早发现钓鱼岛,是日本吞并琉球后的1884年。其时,相距陈侃所著《使琉球录》已晚了3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