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舍道边(拼音:zuò shě dào biān)是一个
成语,最早出自于先秦《诗经·小雅·小是》。
成语出处
先秦《诗经·小雅·小是》:“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
南朝宋·范晔《
后汉书·曹褒传》:“谚言‘作舍道边,三年不成’。会礼之家,名为聚讼,互生疑异,笔不得下。昔尧作《大章》,一夔足矣。”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作舍道边”。
成语故事
东汉时期,汉章帝
刘炟于公元85年下诏制定礼乐。博士曹褒再三请求承担这项工作,于是章帝拜他为侍中,专门负责礼乐的修订工作。
曹褒,字叔通,鲁国薛人,他对礼仪方面很有兴趣,很有研究。班固建议召集京城儒生,让大家共同研究改订礼乐的事。章帝不同意这种做法,他说:“俗话说得好,‘作舍道边,三年不成’,让懂礼的儒生聚集一起,人多嘴杂,众说纷纭,很难取得一致意见,影响修订工作。”最后决定由曹褒负责,修订了礼乐,写出各种礼乐制度,共一百五十篇,被章帝采纳。
汉章帝引用“作舍道边,三年不成”这句谚语,讲的是从前有一个没有主张的人在大路旁边造一间住宅。房子快要造好,路人甲从那里经过,对他的房子端详了好一阵,大发议论说:“要是我是住宅的主人,我就不这样造?”那没主张的人连忙请教:“依先生的意思该怎样造?”“你应该把门窗的方向全都朝东,太阳一出来就射进你的卧房,这样就可以养成早起的习惯,岂不很好!”“对对,你的意见真宝贵,我马上照办。”于是房子拆毁了。
房屋第二次快要落成的时候,路人乙又来发表意见:“住宅要紧的是冬暖夏凉,而只有向南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现在你的住宅向东,这怎么妥当呢?”“对对,你的说话很对!”房屋又被拆毁,第三次重建。
出主意的人愈来愈多,每一个出主意的人都有理由,没主张的人觉得他们的意见都是对的;于是他的住宅拆了又砌,砌了又拆,三年过去了,没主张的人还没有把他的住宅造好。
成语寓意
“作舍道边,三年不成”,汉章帝用了这句老百姓的谚语来阐述这个道理。在路边盖屋,来往的人多,各种说法都有,有人说这样好,有人说那样好,保不准还有人说你占了红线,有碍观瞻,妨碍交通,影响市容等,让你盖不成。成语告诉人们,集思广益是必要的,多听听不同的意见是必须的,发挥集体的力量,靠群策群力干成一件事情是最好的,但是前提是要齐心合力,才能把事情办成,如果谁的意见都听,自己不加以分辨取舍,那么主意多了,就变成了没主意,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作舍道边,三年不成”。
成语运用
“作舍道边”指在路边建房子,与过往路人商量。比喻自己没有主见,一味听取别人的意见,事情终究难以成功。偏正式结构,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定语。
宋·
薛居正、卢多逊《
旧五代史·唐书·郭祟韬传》:“臣闻“作舍道边,三年不成’。帝王应运。必有天命,成败天也在陛下独断。”
宋·
薛居正、卢多逊《旧五代史·庄宗纪三》:“且今秋不稔,兵粮才支数月,粮尽兵故,坐见不堪。决计则成败未知,端坐则今年不济,力屈势穷,税驾无所。臣闻作舍道边,三年不成,采浮言故也。”
宋·
欧阳修《为君难论上》:“臣闻“作舍道边,三年不成’。此事断在陛下,何必更问群臣。”
明·
罗懋登《西洋记》第十八回:“作舍道边,三年不成。这如今事在呼吸存亡之顷,那顾得这些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