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坪县(Foping County),隶属陕西省
汉中市,位于汉中市东北部,东接安康市
宁陕县、
石泉县,北临西安市
周至县、宝鸡市
太白县,西南接
洋县,区域面积1279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佛坪县辖1个街道、6个镇。2022年末,佛坪县常住人口2.61万人。佛坪县方言均属北方方言中的西南官话区,方言常有浓厚的川、楚口音。
名称衍变
历史沿革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秦更元十三年(前312年),属汉中郡成固县(今城固县)地。
西汉时,属汉中郡安阳县地。王莽建立新朝后,属新成郡安阳县辖。东汉时,属汉中郡安阳县地。
三国时,属蜀汉黄金县、蒲池县。
西晋时,佛坪西部属黄金县,东部属蒲池县。
成汉时,永和三年(347年),成汉灭亡,归东晋。废兴道、蒲池县,属黄金县。
南北朝时,萧梁天监二至四年(503~505年),为兴道县地。北魏,属晋昌郡龙亭县辖地。西魏大统十二年(546年),属洋川郡黄金县地,后复归蒲池县。北周,废蒲池县,属黄金县。
隋唐至宋元时期
隋代,地属黄金县地,归洋州(今西乡县丰宁)辖;大业三年(607年),黄金县改属汉川郡辖。
唐代,归属洋州黄金县。
五代十国时,归属后蜀源州黄金县辖。
北宋乾德四年(966年),黄金县撤销,并入真符县,归利州路洋州辖。南宋,仍为真符县地,属洋州辖。
元代,归属洋州东部,兴元(汉中)路辖。
明清时期
明时,属汉中府洋州(后改为洋县)辖。
清嘉庆以前,地属洋县东部,归汉中府辖;清道光元年(1821年),设周洋县丞于袁家庄,属西安府辖。清道光四年(1824年),设立佛坪厅。清道光五年(1825年),废周洋县丞,割洋县东北部和周至县西南部,在原周至县厚畛子乡佛爷坪始设佛坪厅,属汉中府辖。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佛坪厅仍属汉中府。
民国二年(1913年)2月,佛坪厅改为佛坪县(为三等县),仍属汉中府辖。
民国三年(1914年),陕西废府设道,佛坪隶汉中道辖。
民国十七年(1928年),省撤销道建制,佛坪县属省直辖。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陕西省政府下设行政督察区,佛坪县属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今汉中市)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10月17日,陕西省特设十一、十二两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佛坪县属十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专署设宁陕县),尚未实施,已解放。
1949年12月8日。佛坪县解放,属陕甘宁边区汉中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
1950年,属陕南行政公署辖。洋县椒溪区所辖大河坝、石墩河、十亩地、磨石沟四乡划入佛坪县。
1951年,属陕西省南郑区专员公署辖。
1952年,佛坪县大古坪乡的姚窝子村,督都门乡的苍耳子村划入洋县;洋县石冠乡的朱家坝村划入佛坪县。
1953年,佛坪的黄柏原、二郎坝划入太白县。
1954年,属陕西省汉中专区专员公署辖。洋县沙梁子乡狮子坝村划入佛坪县。
1956年,将洋县桑溪乡东沟河村划入佛坪县;佛坪县岳坝乡九池坝村划入洋县。
1958年11月4日,佛坪县撤销。所属公社分别由洋县、石泉县、周至县辖。
1961年9月,恢复佛坪县建置,仍属汉中专区专员公署辖。洋县栗子坝地区划入佛坪县。
1962年,板房子、厚畛子、老水磨、小王涧、沙梁子、双庙子等地,划入周至县。
1968年7月31日,佛坪县革命委员会(简称革委会)成立,县革命委员会隶属汉中地区革命委员会。
1981年1月,县革委会更名为佛坪县人民政府。
1996年2月,汉中地区改设地级汉中市,佛坪县隶属汉中市。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宁陕县、
石泉县,北临西安市
周至县、宝鸡市
太白县,西南接
洋县。南北长54.05千米,东西宽约50.25千米,区域面积1279平方千米。
气候
佛坪县境内山清水秀,气候温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1.6℃,年平均降雨量938mm。四季习惯划分期为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2月为冬季。根据气温划分四季的标准日平均10℃~22℃为春季和秋季,22℃以上为夏季,10℃以下为冬季。佛坪县四季具有冬春长、夏秋短的特点。夏季随海拔的升高而缩短,冬季随海拔的升高而增长。三河口以下夏季较长,白马坪以北地区全年无夏季。
地质
南秦岭海西褶皱带分布于大河坝以北的广大地区,约占全县面积的99.9%以上。出露地层由老至新有震旦系、寒武~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系。佛坪县出露震旦系下统跃岭河群,上统陡山沱组、灯影组。寒武~奥陶系为尚未划分的跨系地层单元,分布于长角坝乡的两河口~龙草坪一带。周(至)城(固)公路的两侧及陈家坝~杨家坝~龙潭子一线和秦岭梁等地。下部为石墨石英岩、石墨长英变粒岩及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二长片麻岩、石墨透闪透辉岩;上部为石墨百云岩夹大理岩、白云岩及角闪片麻岩、石英片石等。厚约136米。志留系下统仅出露下统地层。主要分布于两河口的东、南侧至岳坝一带,以及十亩地、大河坝、界树梁等地。泥盆系中统分布于十亩地案板沟及雄黄沟口以西、界树梁以北地区,不整合覆于志留系下统之上。米汉元台凸分布面积仅占县境的0.1%,基底层主要为晋宁期基性岩和花岗岩侵居,地层分布零星;盖层仅见震旦系下统南沱组和石炭系下统分布。
佛坪县地跨秦岭梁褶皱带、佛坪褶皱带和米汉元台凸3个次级构造单元。
地形地貌
佛坪县地处秦岭腹地,总体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县境北界秦岭主脊自西而东有黄桶梁、光头山,为南北坡分水岭,亦为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东有天花山、老庵子;西有烂店子梁、观音山;中部有鳌山、文观庙梁蜿蜒伸展,接连娘娘山主峰,构成倒挂的“山”字型骨架,形成低山和中山的高程差异,县东西两半以山相隔,汇集为金水、椒溪两个水系。蒲河系过境水,与椒溪交于三河口。三条河道纵贯佛坪县。山体多呈中切峡谷,沟壑纵横,群峰四起。河沟两岸分布大小不等的洪积、冲积、淤积台地,地势较平坦,为基本农田的分布区。
水文水利
佛坪县的河流属长江水系汉水支流,河流总长984.2公里,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71公里。县境内共有大小河溪24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47条,100平方公里以上的5条。主要有汉水一级支流金水河、子午河(椒溪河、蒲河、汶水河交汇后三河口至大河坝段),汉水二级支流椒溪河和蒲河。
截至2023年,佛坪县有3个水库,其中三河口水库位于佛坪县与宁陕县交界的子午河峡谷段,水库拦水大坝高145米,库容7.1亿立方米,是“引汉济渭”最重要的水利枢纽工程之一。该项目2014年开始建设,2019年大坝主体完工开始下闸蓄水。
土壤
佛坪县全县土壤分5个土类,15个亚类,27个二属,11个土种。各类土壤的分布,随海拔高程高低有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由于地处过渡性生物气候带,存在着水平地带分布的过渡性土壤,还有部分不规则的区域性分布。水稻土占土壤总面积的0.8%,分布在蒲河、椒溪、金水海拔1000米以下的河两岸阶地、浅山沟谷、平缓坡麓等地,大部分为两季田。黄棕壤占土地总面积的47.6%,是本县主要土壤类型之一。棕壤分布在海拔1500米~2300米,气候温凉、湿度较大的中山地带。暗棕壤在佛坪县分布较少,仅在秦岭梁顶一带。潮土主要分布在县城附近的低阶地上,为近代河流冲积物上发育,经人为耕种熟化而成。是潮土一个亚类和潮土土属,分两个土种,以石低潮土为代表土种。
自然灾害
佛坪县自有记载以来,自然灾害频繁,春季多旱,夏季多暴雨、冰雹,秋季多淋易洪,农作物多发生低温秋封,冬季偶有大雪。建国前,人、畜易发瘟疫,禾稼多虫害。建国后,由于人、畜医疗卫生保健和疾病防治,加强农作物保护,人、畜疾病及禾稼病虫害减少;60年代起,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使农业小旱小淋不成灾,大旱大淋少灾害。1958年“大炼钢铁”,以及70~80年代因砍伐树木较多,水旱灾害加剧。
佛坪县主要灾害是:连阴雨、低温、暴雨、山洪、冰雹、大风。1988年5月6日2时,龙草坪、长角坝、袁家庄地区降暴雨,椒溪河猛涨,冲走河堤施工设备。中旬至6月下旬,境内干旱,80多条沟溪干涸。7月22~24日,全县连续大风、暴雨。22日晚,风力8级至10级,23~24日晨8时,降雨38毫米。袁家庄镇、东岳殿、西岔河、十亩地、大河坝、石墩河等乡2074亩农田受灾,吹断树木多根,倒塌房屋300多间,损坏冲坏渠道210处,公路36处,长2800米,河堤18处、长1600米。西岔河乡磨石沟村10级大风。8月4日,境内暴雨40分钟,降水63毫米,受灾农田1281亩,冲毁河堤长1500米,公路陷塌18.55公里,毁坏堰渠长2100米,334间房屋进水。
自然资源
水资源
佛坪县水资源年平均总流量11.76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5.95亿立方米。所有河流88%是靠大气降水补给,因此,丰、枯变幅大。
土地资源
截至2022年,佛坪县主要地类数据如下:
(一)耕地1334.19公顷(20012.85亩)。
其中:水田509.49公顷(7642.35亩),占耕地面积的38.19%;旱地817.49公顷(12262.35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1.27%;水浇地7.21公顷(108.15亩),占耕地总面积的0.54%。大河坝镇、岳坝镇和陈家坝镇耕地面积较大,占全县耕地的60.65%。
位于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34.14公顷(512.1亩),占全县耕地的2.56%;位于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106.79公顷(1601.85亩),占8.0%;位于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473.96公顷(7109.4亩),占35.52%;位于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386.83公顷(5802.45亩),占29.0%;位于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332.47公顷(4987.05亩),占24.92%。
(二)园地1104.68公顷(16570.2亩)。
其中:果园57.2公顷(858.0亩),占5.18%;其他园地1047.48公顷(15712.2亩),占94.82%。园地主要分布在岳坝镇和长角坝镇、西岔河镇,占全县园地的65.4%。
(三)林地120782.66公顷(1811739.9亩)。
其中:乔木林地118916.67公顷(1783750.05亩),占98.46%;竹林地198.97公顷(2984.55亩),占0.16%;灌木林地42.18公顷(632.7亩),占0.03%;其他林地1624.84公顷(24372.6亩),占1.35%。岳坝镇和长角坝镇林地面积较大,共占全县林地的66.49%。
(四)草地114.03公顷(1710.45亩)。
均为其他草地;全县无天然牧草地和人工牧草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大河坝镇和西岔河镇,共占全县草地的49.1%。
(五)湿地80.07公顷(1201.05亩)。
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包括7个二级地类。全县湿地均为内陆滩涂。湿地主要分布在大河坝镇和岳坝镇,共占全县湿地的67.57%。
(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780.14公顷(11702.1亩)。
其中:建制镇用地158.79公顷(2381.85亩),占20.35%;村庄用地495.95公顷(7439.25亩),占63.57%;采矿用地111.79公顷(1676.85亩),占14.33%;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13.61公顷(204.15亩),占1.75%。
(七)交通运输用地585.62公顷(8784.3亩)。
其中:铁路用地6.68公顷(100.2亩),占1.14%;公路用地312.65公顷(4689.75亩),占53.39%;农村道路266.29公顷(3994.35亩),占45.47%。
(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644.94公顷(24674.1亩)
其中:河流水面1504.19公顷(22562.85亩),占91.44%;水库水面72.11公顷(1081.65亩),占4.38%;坑塘水面9.04公顷(135.6亩),占0.55%;沟渠6.38公顷(95.7亩),占0.39%;水工建筑用地53.22公顷(798.3亩),占3.24%。岳坝镇、长角坝水域面积相对较大,占全县水域的61.31%。
矿产资源
截至2024年,佛坪县已发现矿产资源23种,金属矿产有金、铁、铜、锰、铅、锌、铌、稀土元素等,磁铁矿探明矿产地一处;非金属矿产有大理石、石英、石灰岩、石墨、白云母、刚玉、电气石、绿柱石、花岗岩、煤、地热等,大都为矿化点。上表储量3处,分别是:大河坝云母矿、石墩河花岗岩、东沟河铁矿。2000年以来,开采的矿种主要有大理石、石英、建筑石料等。
生物资源
佛坪县主要保护植物有23种,其中二类保护植物10种,三类保护植物13种。总共有植物5门180科1603种,其中地衣类5科12种,苔藓类20科30种,蕨类24科71种,裸子类6科20种,被子类125科1470种。这些植物中,药用植物904种,纤维类植物98种,糖及淀粉类植物130种,油脂及芳香油类植物248种,鞣料植物100种,观赏类植物370种,其他资源植物136种。已发现
红豆杉、
庙台槭、
独叶草等珍稀濒危保护野生植物23种。已发现野生中药材10大类1000余种,是名贵中药材
山茱萸的地道产区。
截至2024年,全县林地总面积180.1万亩。按林地权属划分,其中集体林地106.3万亩,陕西省龙草坪林业局所属国有林地31.0万亩,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属国有林地40.5万亩,县国有林场所属国有林地2.3万亩。按森林类别划分,全县共计有公益林地149.8万亩,其中:国家级公益林地127.5万亩(属于国有林地72.9万亩,属于集体林地54.6万亩);省级地方公益林地22.3万亩(属于国有林地0.8万亩,属于集体林地21.5万亩)。有商品林地30.3万亩,全部为一般商品林。其中:属于国有林地0.1万亩,属于集体林地30.2万亩。按林分起源划分,全县共计有天然林154.7万亩,其中:国有林66.5万亩,集体林88.2万亩。有人工林18.6万亩,其中:国有林6.2万亩,集体林12.4万亩。全县仅有其他草地,图斑400个,面积1993.60亩。
佛坪县已发现的野生脊椎动物433种(其中:鱼类55种,两栖类15种,爬行类27种,鸟类239种,兽类103种),其中
大熊猫、
羚牛、
金丝猴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13种,二级保护动物39种;大熊猫野外分布密度居中国之首,被认定为秦岭亚种。
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以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位于佛坪县西北部,距县城38公里。保护区面积2924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拥有秦岭最后的原始森林,是大熊猫繁衍生息的乐土,是世界上第一只棕色大熊猫的发现地,也是全国大熊猫分布密度最大、可遇见率最高的地区,境内生物资源极其丰富,生态系统保存完整,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之一。保护区对游客开放区域为凉风垭—草坪(7公里简易公路)—黑龙潭生态旅游小区(4公里沿溪小径,为保护区实验区),主要有羚牛潭、天板桥、黑龙潭、擎天柱、鲤鱼潭等自然景观。
行政区划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10月,佛坪县辖1个街道、6个镇:
袁家庄街道、
陈家坝镇、
大河坝镇、
西岔河镇、
岳坝镇、
长角坝镇、
石墩河镇。佛坪县人民政府驻地袁家庄街道。
政治
县委书记、县长:王晴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新平
县政协主席:杨蜀莹
人口
人口数量
2021年,佛坪县户籍总人口32360人,同比减少35人。其中,男性17297人,占总人口53%;女性15063人,占47%。乡村人口18206人,占总人口的56.3%;城镇人口14154人,占总人口的43.7%。出生人口94人,死亡人口61人。常住人口2.62万人,城镇化率53.79%。
截至2022年末,佛坪县常住人口2.61万人。
民族
佛坪人口以汉族为主,其他民族人口极少。1953年,全县有汉族25493人,回族2人,苗族1人。1964年,人口普查中,全县有汉族24850人,占总人口的99.98%,回族1人、苗族1人、满族3人。1982年,人口普查中,全县有汉族33813人,占总人口99.96%,回族15人,占0.4%。
语言
佛坪置县较晚,且人口稀少。居民多来自四川、湖北、湖南、安徽、河南等省及本县安康地区紫阳等县,其方言常有浓厚的川、楚口音。又因佛坪大部地区历代为洋县所辖,故本地方言又受洋县话影响,形成两种方言并存且相互渗透的局面。按照语言分区,佛坪县方言均属北方方言中的西南官话区。佛坪话共有23个声母,包括零声母在内。 佛坪话与普通话相比,大部分声韵相同,不同者亦有较一致的对应规律。佛坪方言的语法,绝大多数与现代汉语相同,但在民间方言交流中,也有许多与现代汉语语法存在差异:构词灵活多变、组句形式特异、特殊表达形式等。
宗教信仰
清代至民国时期,境内居民多信奉鬼神,打猎、灾祸、节令、生产、疾病、丧葬等,多祈求鬼神保佑,禳灾避难。境内有寺庙多处,较大者有回龙寺、红花寺、石堰寺、东岳殿、三教殿、关帝庙、文昌庙、观音庙等。清末信奉天主教者有谢姓一家,设教堂于厅城东门内。民国17年(1928),全县有佛教徒44人(男25人,女19人),道教徒34人(男23人,女11人)。27年(1938)英籍天主教传教士美生由洋县来佛坪传教,发展教徒,无人参加。1964年,全县有佛教徒7人(男2人,女5人),道教徒47人(男46人,女1人)。据50年代清理,全县自民国起,先后有一贯道、归根道等组织活动,因建国后从事反动宣传破坏活动,均被取缔。自60年代起,县内无宗教组织,亦无宗教活动场所,只有个别佛教、基督教徒。至80年代,民间尚有部分群众相信鬼神。
经济
综述
2021年,佛坪县地区生产总值13.05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0亿元,同比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2.45亿元,同比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8.28亿元,同比增长9.1%。
生产总值中,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17.7%、18.8%和63.5%。与2020年相比,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下降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2.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64100万元,占生产总值比重49.12%。
2021年,佛坪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61元,同比增长9.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762元,同比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63元,同比增长10.9%。
2021年,佛坪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2.8%,其中,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7.1%,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2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70.4%,第二产业投资同比下降40.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84.2%,三次产业投资占比分别为6.8%,6.8%,86.4%。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12.17亿元,增长53.1%。
2021年,佛坪县财政总收入4476.1万元,同比下降3.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002万元,同比下降9.3%。财政支出91759万元,同比下降1.6%。
2022年,佛坪县实现生产总值142756万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626万元,同比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677万元,同比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90453万元,同比增长5.0%。
生产总值中,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17.25%、19.39%和63.36%。与2021年相比,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下降0.4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0.5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下降0.14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71770万元,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28%。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32元,增长6.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639元,增长5.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21元,增长7.4%。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8.1%,其中,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9%,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21.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48.5%;第二产业投资同比下降0.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4.8%。
财政总收入3087.2万元,同比下降3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482万元,同比下降17.3%。财政支出105544万元,同比增长15%。
第一产业
2021年,佛坪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355万元,同比增长6.3%。其中,农业产值26669万元,同比增长7.5%;林业产值1349万元,同比增长5.5%;牧业产值10211万元,同比增长4.1%;渔业产值1208万元,同比增长8.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18万元,同比增长1.8%。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23568万元,同比增长5.9%。其中,农业增加值16020万元,同比增长6.5%;林业增加值867万元,同比增长5.5%;牧业增加值5419万元,同比增长4.3%;渔业增加值776万元,同比增长8.4%;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486万元,同比增长1.7%。
2021年,佛坪县粮食播种面积39604亩(稻谷8572亩,小麦1403亩,玉米12480亩,豆类3828亩,薯类13218亩,其它谷物103亩);油料种植面积3038亩;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7760亩;园林水果面积7402亩。
2021年,佛坪县农业耕地面积34394亩,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604吨,农药使用量3428公斤,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18.3吨,地膜覆盖面积2642亩。
2022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42814万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农业产值28553万元,增长3.7%;林业产值1268万元,增长5.5%;牧业产值10788万元,增长5.2%;渔业产值1238万元,增长5.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67万元,增长1.9%。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25149万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农业增加值17101万元,增长3.1%;林业增加值813万元,增长5.5%;牧业增加值5904万元,增长6.5%;渔业增加值808万元,增长6.1%;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523万元,增长2.7%。
粮食播种面积40001亩(稻谷8566亩,小麦2242亩,玉米11684亩,豆类4759亩,薯类12651亩,其他谷物99亩);油料种植面积2513亩;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8103亩;中药材种植面积83851亩;园林水果面积7402亩。
第二产业
2021年,佛坪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8393万元,同比增长14.1%。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9.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7%,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2021年,佛坪县全社会用电量6836.6万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量1981.5万千瓦时,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799.8万千瓦时。
2021年,佛坪县建筑业增加值15830万元,同比增长24.5%,占生产总值比重为12.13%,较上年提高2.03个百分点。其中,资质以上建筑施工企业总产值6066万元,同比增长124.2%。
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0577.5万元,同比增长14.1%。全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2%。
全社会用电量5997.7万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量671.9万千瓦时,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148.3万千瓦时。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8858万元,同比增长19.1%,占生产总值比重为13.2%。其中,资质以上建筑施工企业完成总产值7620万元,同比增长25.6%。
第三产业
2021年,佛坪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479.4万元,同比增长14.3%。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9754.9万元,同比增长15.4%。从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7869.7万元,同比增长14.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1609.7万元,增长14.9%。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14298.1万元,同比增长15.0%;商品零售25181.3万元,同比增长13.9%。
2021年,佛坪县接待游客228.41万人次,同比增长28.01%;旅游总收入8.14亿元,同比增长30.45%。
2021年,佛坪县固定电话用户2300户,移动电话用户数30267户,宽带接入用户13663户。
2021年,佛坪县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257186万元,同比增长10.3%,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60002万元,增长10.8%;各项贷款余额91687万元,同比增长8.4%。
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243.8万元,同比增长9.5%。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完成零售额22261.4万元,同比增长8.9%。从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0618.6万元,同比增长9.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2625.2万元,同比增长8.7%。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15108.3万元,同比增长5.7%;商品零售28135.5万元,同比增长11.7%。
全年接待游客225.07万人次,同比下降1.46%;旅游总收入9.5亿元,同比增长16.71%。
2022年末,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293660万元,同比增长14.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85892万元,同比增长16.2%;各项贷款余额99190万元,同比增长8.2%。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2200户,移动电话用户数31137户,宽带接入用户数14600户。
社会事业
教育
2021年,佛坪县共有普通中学2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13人,在校学生数1020人,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学10所,小学专任教师159人,在校学生1609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幼儿园数量10所,专任教师47人,在校学生962人,惠普性幼儿园占比100%。
2022年,佛坪县普通中学2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10人,在校学生数1019人,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学10所,小学专任教师172人,在校学生1618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幼儿园数量10所,专任教师47人,在校学生944人,普惠性幼儿园占比为100%。
医疗
2021年,佛坪县共有各类卫生、计生机构70个,实有床位数157张。卫生技术人员287人,其中执业(含助理)医师85人,注册护士92人,药师(士)16人,技师(士)20人。
2022年,佛坪县拥有各类卫生、计生机构64家,实有床位数162张。卫生技术人员290人,其中执业(含助理)医师87人,注册护士92人,药师(士)16人,技师(士)20人。
文化事业
2021年,佛坪县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12.2万册(含4万册电子书);文化馆1个,文化站7个,博物馆2个。
2022年,佛坪县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14.7万册(含电子书);文化馆1个,文化站7个,博物馆2个。
体育
截至2021年,佛坪县已实施了1个社区体育健身器材,覆盖率达100%。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应实施7个,已实施5个,覆盖率达71.43%。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应实施44个,已实施38个,覆盖率达86.36%。实施了移民搬迁安置点工程11个,已实施村及移民搬迁安置点开放率均达100%。
社会保障
2021年,佛坪县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4127人,失业保险参保1921人,工伤保险参保3326人,生育保险参保2831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7097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18298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人数3001人。
2021年,佛坪县共有社会福利性收养单位1个,床位430张,在院人数327人。城镇低保人数370人,累计发放保障金238.33万元;农村低保人数1581人,累计发放保障金740.15万元;特困供养对象415人;优抚补助人数104人,发放抚恤金128.38万元。
2021年,佛坪县城镇新增就业31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31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23万元。劳务输出8198人,职业技能培训176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2%。
2022年,全县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4168人,失业保险参保1951人,工伤保险参保3418人,生育保险参保2836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6501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8100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101人。
全县共有社会福利性收养单位1个,床位350张,年末在院人数286人。城镇低保人数278人,累计发放保障金208.49万元;农村低保人数1548人,累计发放保障金797.44万元;特困供养对象390人;优抚补助人数113人,发放抚恤金136.44万元。
城镇新增再就业357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83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96万元。劳务输出8256人,职业技能培训51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0%。
交通
综述
佛坪地处陕西南部、汉中东北部,距西安200公里、汉中140公里。佛坪县境内有108国道、345国道和西汉高速公路,西安至成都高速铁路在佛坪县设站。2021年,佛坪县的铁路运输总周转量,同比增长12.2%,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同比下降0.2%。
公路
建国前,佛坪县无公路。1965年始建公路。至1974年底,全县各乡通公路,县境内有国家、省、县、专用和乡村5种公路。截至2024年,佛坪县拥有农村公路205条,总里程达657.163公里。
铁路
2012年12月9日,西成客运专线朝阳隧道在佛坪县举行开工仪式,全长509公里,其中汉中境内208.7公里,占陕西段总里程的61%,新建佛坪、洋县西、城固北、汉中、新集、宁强南等6个车站。佛坪县内有佛坪站,是西成高铁上的一个四等客运站,2017年12月6日随西成高铁开通运营投用。佛坪站的开通运营结束了秦岭腹地国家级贫困县佛坪不通火车的历史,助力佛坪融入西安“一小时经济圈”。佛坪站是一座正线下式站房车站,即候车大厅及站房综合楼设于桥下,站台整体上也是西成高铁椒溪河铁路大桥的一部分。站台距离地面高度约15米,以高架方式设置进出站通道,旅客采用下进下出方式进出车站。
人文
综述
佛坪文化悠久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雷锲”先民活动,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秦汉时期傥骆古道、子午古道蔓境而过,佛坪成为商贾云集、多元文化荟萃之地,北方秦梁、南方楚蜀文化熏陶孕育了质朴阳刚、灵秀柔美的佛坪人民。栈道、石桥、驿站遗址见证着川陕经济、文化交流的记忆。革命战争时期,红二十五军,徐海东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战斗生活,留下光辉足迹,被誉为“革命老区县”。拥有山村人家用天然、绿色、健康食材精心烹饪的佛坪三香、粉皮炒腊肉、红烧野猪肉、板栗焖土鸡、干菜炖腊猪蹄等美味。
饮食
神仙豆腐是用“神仙树”的叶子加工而成的。色泽淡雅、清香味浓,口感舒适有茶叶的韵味。食用有下火、凉血、提神醒脑的功效,适宜夏季食用,可防治因肝火、肺热引起的多种疾病。
灰灰菜又名藜,别名野灰菜等,为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灰灰菜幼苗和嫩茎叶可食用,味道鲜美,口感柔嫩,营养丰富,一般用来凉拌或者包饺子。
佛坪三香,是佛坪的特色菜。也是适合家常烹制的菜肴。材料包含蒸肉卷、木耳和黄花。
佛坪腊肉,肥瘦相间,红白分明,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咸淡适宜,瘦肉不柴,肥肉不腻,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诱人食欲....而且三伏不变质,一年四季不变味。
习俗
二月二日,俗称“龙抬头”。黎明时以簸箕盛草木灰圈撒屋周围,防虫消。毒炒包谷花、米花及黄豆而食,并献于神堂,祈求龙王保佑,风调雨顺。60年代后,仅存炒包谷、糯米、黄豆等习俗。
“惊蛰”后至“清明”前扫墓。建国前习俗为“惊蛰”后上新坟,“清明”前上老坟。先以户族按袭定日,家户男性老少齐集祖坟,族长或长辈主祭,族人齐跪拜叩首,烧纸钱,坟墓周围张挂五色纸条,坟头压纸一张。后分门辈择日上私坟。或在坟地栽松柏。较大宗族于扫墓日设宴,齐集族人聚餐。建国后,一般为各户自行上坟烧纸祭奠,坟头压纸,垒坟头、坟墓培土等。
五月五日。采集菖蒲、艾叶挂房门口,以防病疫。早餐煮食鸡蛋、大蒜、粽子、喝糟、饮雄黄酒;午饭多为酒宴。用艾叶、菖蒲、蒜皮、花椒等熬水,为孩子洗澡,以消毒防病。用雄黄调酒点小孩耳孔,防虫入窍;儿童胸前挂五色香包,式样如鸡心、绣球、菱角等。表兄弟、表姐妹、情侣相互赠送,以寄情意。
艺术
佛坪情歌,是当地人民在数千年岁月中,通过千锤百炼流传下来的集体创作的民间口头音乐文学结晶,诞生于本土,扎根在民间,具有广泛的民众性、传承性、艺术性与生命力,以及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农历正月初五至十五日晚,县城及陈家坝、西岔河、大河坝、长角坝等集镇耍狮子。用竹篾及彩纸糊狮头,以布及麻丝作狮身,制作2~4只狮子,一人持狮头,一人作狮身,另一人扮笑和尚持拂尘在紧锣密鼓声中引逗狮子作各种翻滚腾跃舞姿,如“过天桥”、“上木杆”、“滚绣球”、“翻天印”等。围观者多以花炮燃放助兴,谓“烧狮子”。“狮子”挨户到各机关单位及居民门前祝贺新春,主户则置烟、酒或“红包”(红纸内包钱)相酬谢。同时主户“摆阵”(即出字谜或哑谜、高难动作等),让舞狮主持者“破阵”,破阵之后才能结束耍狮,取得谢品。
彩船亦称“跑旱船”。一般于春节期间与“狮子”同行,也有单独耍彩船者。用竹篾及彩色纸扎制彩船,内一“船姑娘”与“艄公”动作相配合,在鞭炮和欢快的鼓锣声中,作启船、过街、刨沙、圆场、唤风、闯滩、上水等舞蹈动作。舞蹈动作完后,大河坝、陈家坝等地,有笛子、二胡、三弦、小碟、木鱼、碰铃、四页瓦等乐器伴奏,演唱花鼓等小曲小调,如《绣荷包》、《双探妹》、《五更月》等。袁家庄等地只唱花鼓戏、八叉戏,锣鼓伴奏。彩船与牌灯、彩灯相配,船身及彩灯上写有“吉祥如意”、“风调雨顺”、“政通人和”、“国泰民安”、“太平盛世”等字。彩船在县城、陈家坝等地较流行。
一般在春节期间晚上舞龙灯,或与“狮子”、“彩船”同行。龙头用竹篾、彩纸糊成,龙身用竹子编连而成,上裹彩色布,一般编成12节,遇闰年为13节,联结一体,可灵活摆动。一人持龙头,13人以竹杆持龙身,一人持明珠前舞,“龙”在明珠逗引下,翻身、摆头、摇尾,作各种舞姿。龙舞流行于县城袁家庄。
其他文化
截至2022年,佛坪县拥有文物保护单位15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
佛坪厅(县)城遗址
今周至县板房区厚畛乡老县城村。1825年筑城,1825~1826年为佛坪厅、佛坪县城。据1986年考察,城墙及城门部分毁塌,城内仅有老街房3间,有监狱、文庙、厅署等遗址;城内外碑碣、古树、石础、石条、城砖(上刻“佛坪厅城砖道光五年造”)甚多。城外有城隍庙、佛爷庙、佛像、古塔、古钟等遗迹遗物。
秦汉遗址
佛坪县大河坝镇五四村椒溪河西马家沟口二级台地上,北距大河坝街300米,西北距大河坝镇政府约500米。遗址南北长70米,东西宽40米,地面开阔,上为稻田覆盖。灰层长约20米,厚约0.2米,距地表0.3~0.5米。遗址内陶片很多,有凸弦纹红陶片、细绳纹灰陶片、外绳纹内麻点灰筒瓦片、绳纹红板瓦片。1988年11月,汉中地区文物普查队鉴定为秦汉遗址。
截至2024年,佛坪县共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线索36条,并公布了非遗名录项目18项。
佛坪竹编技艺
佛坪竹编技艺,产生于明末清初时期。先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发现竹子具有良好的韧性与耐腐性,是编制生产、生活器物的优良材料,于是,产生了佛坪竹编技艺。于半脱产手工艺人,师徒传艺,代代承袭,使竹编技艺在实践中日益完善、丰富、精细,所编竹器,大至生产用具如晒席、打谷卷席、背篓、箩筐、粪箕、竹篮、炭筛、笆笼、鱼耗子、鱼篮等用具,小至生活用品诸如蒲篮、筛子、菜篮、饭篮、捞篱、锅刷、针线篮、果品篮、竹枕、凉席等物件。
手工弹棉花
佛坪手工弹棉花,延续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弹花匠多是父传其子,承袭技艺,或是师徒传艺,代代相传。工序复杂的手工弹棉花——漫长农耕社会发展中产生的传统技艺,相比于机器加工,它不容易把棉丝切断,棉丝越振越长,做出来的棉絮越柔软细腻。
佛坪杂拌糖制作技艺
佛坪杂拌糖制作技艺,是当地产生的食品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原料产于本地,器具天然无害,纯手工制作,没有任何添加剂,是纯天然绿色食品,老幼可食,有益健康。
风景名胜
综述
佛坪资源优势突出。横亘祖国南北的秦岭,恢宏巍峨,南北交界的特殊区位和地貌,造就了奇美的自然风光,孕育和庇护着众多的生灵,使得秦岭成为南北动植物的荟萃之地,成为许多古老、濒危动植物的庇护所和中国的中央公园。拥有引人注目的佛坪风光二十景:熊猫谷熊猫、狮子崖曦光、箱子岭匪寨、女儿潭碧波、佛光寺大佛、仙果寺古树、光头山石头河、黑龙潭飞瀑、药子梁羚牛群、凉风垭原始森林、天华山草甸、金丝猴谷、纱帽石云雾、沙窝茱萸花海、灯盏窝叠瀑、鲁班寨佛光、秦岭人与自然博物馆、东河台红叶、复兴寺庙会、农家乐美食。佛坪县先后投入1.8亿元,开辟东河台—岳坝、凉风垭—大城壕等旅游环线,初步建成休闲观光、科考探险、宗教礼佛、国际观鸟、森林探秘等8条旅游线路,形成了“保护区有野生熊猫、景区有野化培训熊猫、县城有熊猫主题博物馆”的产品体系。
重要景点
仙果寺,源于三教殿,即佛、道、儒三教合一,位于佛坪县三教殿上坝组千年白果树旁。仙果寺有正殿一座,建筑面积170平方米,内塑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座神像。铺设大理石广场620平方米,修建古树保护围栏,将千年白果树用铁护栏保护在广场中心,成为仙果寺的一道独特风景。
熊猫谷景区,位于佛坪县城20千米处,为国家4A级景区,地处秦岭大熊猫走廊带和观音山自然保护区境内,集秦岭山水之幽、静、秀、奇和珍稀动植物于一谷,是踏青、避暑、养生、摄影、娱乐的好去处。
秦岭人与自然博物馆,又称秦岭人与自然宣教中心,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位于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院内。展馆面积1200平米,共两层,有12个主题展区和1处模拟生境,展出秦岭珍稀野生动物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林麝、金雕、豹等姿态标本350件,展出秦岭海拔515~2904米之间梯次分布的森林景观与多样生态图片450幅,馆藏镇馆之宝为世界上第一只棕色大熊猫“丹丹”的实体标本。
著名人物
参考资料
重要荣誉
2023年10月,被命名为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