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有丁因为生于
嘉靖丁亥年(1527),故名有丁。刚满一岁,博记善问,父母大奇之。长大后,日诵数千言,冠绝
诸生,声名鹊起。后其父任
江苏昆山知县,余有丁随其父居于昆山。父亲去世后,由于父亲一生清廉,余有丁家境窘迫,
广陵郝姓富人慕名邀请他去教私塾,三年后,又资助他进入
太学深造。
嘉靖四十年(1561),在
顺天府乡试考中
举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考中
进士第三人(
探花),名列
申时行、
王锡爵之后,授
翰林院编修。当时的惯例是接受皇帝诏书敕文的官员预先写好初稿,让编修修改润色,同时馈赠丰厚礼物,以期美言
奖掖。当余有丁接到初稿和礼物时,由惊愕而震怒,于是断然拒绝。拒绝赠礼使余有丁能毫无约束,而以公允的观点起草诏敕,受诏的人也随之钦服。此后,贿赂编修写诏敕的陈规陋习就被革除了,写诏敕不受“润笔”之风自此而开。
嘉靖四十四年(1565)、隆庆二年(1568),分校
会试,考中的进士中有
归有光。
隆庆初年,充
实录纂修官,又充
经筵讲官。按例
司礼监太监转呈
敕文时要向大臣作揖,但明中期后由于太监弄权,专横跋扈,既不下阶,也不作揖。对此众大臣敢怒不敢言。待到余有丁领敕,他疾声大呼太监下来,慑于他的正气,司礼监太监只得捧敕下阶作揖,恢复了旧制,也恢复了官员的尊严。年轻的余有丁威望大增。
万历二年(1574),升为南京
国子监祭酒。余有丁严整学风,南京城向为治游之地,流风所及,
太学生们也沉湎游乐,废时失学。为此余有丁将学生分成班组,互相监督,学风自此大正。他还亲自校订二十一史,并重新刻印,使后学者有所遵循,得益良多。
万历十年(1582)三月,
杭州发生兵变。驻浙士兵
哗变起哄,攻打衙门,把
浙江巡抚吴善言殴打致伤,事态极为严峻。消息传到京城,首辅
张居正立即命令
兵部侍郎张佳胤代替吴善言为浙江巡抚,到杭州平定兵变。忐忑不安的张佳胤临行前向余有丁求教。余有丁分析了杭州兵变中参加者的心态和目的,建议他将因过闲居
蓟门的原杭州部队将领徐景星请出同去杭州。张佳胤依余有丁之计而行。果然徐景星一到杭州,兵士悦服,将9名首领捉住送来,兵变随之平息。余有丁的谋略也由于此显功,为此,
内阁首辅张居正在重病间力荐余有丁。就在张居正去世前一天,朝廷任命余有丁为
礼部尚书兼
文渊阁大学士,参与中枢机务。余有丁入阁后,与张四维、申时行同为阁臣,同事之间相互支持,共同辅政,一改嘉靖年间的倾轧之风。这其中,余有丁以淳厚的人格、磊落的胸襟,从中斡旋,调解矛盾,使帝臣能互相理解,其功尤大。九月,皇子生,加
太子太保、礼部尚书、
武英殿大学士,荫一子秘书。
万历八年(1580)、万历十一年(1583),两次主考会试。从
明神宗定
寿宫,加
少保,改
户部尚书,他官如故。
余有丁生平性阔,尤喜宾客,不设城府。十一月十七日,卒,享年五十八岁。追赠
太保,谥文敏,仍荫一子秘书。明神宗
辍朝一日,以
部郎护丧营葬,葬于
东钱湖之隐学山。
袁炜靠写
青词入相,是余有丁那年
会试的主考官。所取一甲申时行、王锡爵、余有丁皆在翰林供职,每有应酬文字或皇上所派撰事玄诸
醮章,以至翰林馆中重要文章,都要叫这三位门生到他的私宅,代他起草,稍有不如意,先是厉声呵叱,继而恶语相向。余有丁本与袁炜同郡,一次袁炜竟大骂道:你怎么得名“有丁”,当呼为“余白丁”。其傲慢无礼到了如此之地步。有时入直
西苑,为皇上准备
笔札,袁炜竟将房门反锁而去,屋内连饭食酒菜也不备,三个人从早至晚都饿着肚子,每每以菜色而归。
昆山有一位大学者
归有光,人称震川先生,在35岁时获
乡试第二名。但以后
会试屡次不第,此时在家读书论道,从者数百人。余有丁慕名想拜其为师,归有光也闻知知县之子是位有为青年,聪明多才,很愿意教他。然世事无常,人意常违,最终两人未成师生。但归有光简洁朴素的文风给余有丁以极深刻的印象,他也因此常将归有光的文章细加研读,取其章法,形成一段书缘。
嘉靖四十四年(1565),余有丁任礼部考官,阅卷时,看到有一份试卷文辞古朴、议论精辟,断定必是归有光的试卷。他想:“我年轻时曾想拜他为师却未成,如今我为考官,他为考生,如不举荐,这位老先生将终老于举人了。”为此,他力荐此卷为上等,并对其他考官说:“这份试卷文风古朴,必定是昆山归有光先生的!”人们在疑惑中折封一看,果然是归有光的。考官们佩服于他的眼光和见识,却不知有余有丁与归有光的那一段书缘。这一年,归有光在八次会试不第后终于高中进士,却又成了余有丁的“
门生”了。而这时归有光已69岁,余有丁仅39岁,门生倒长30岁。
父:余永麟,举人出身,由
学官历任
浦江、
昆山知县,擢
苏州通判,未启行而卒。赠光禄大夫、少傅兼太子太傅、户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
东钱湖石刻群位于浙江省鄞县东钱湖北岸
郭家峙至天童公路沿线。于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前后至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前后建成。主要是指
南宋史氏望族(包括
史诏之母叶氏、史诏等)和明代余有丁墓葬神道的地面石刻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