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质彬,1939年出生于广东
兴宁市永和镇,1962年毕业于
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何质彬当选为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曾参与“
两弹一星”研发工作,荣获国家“两弹一星”一等奖、二等奖等。发起并主持了海南航天发射中心项目,被誉为“海南文昌航天之父”。
个人简介
何质彬,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文昌华宏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知名航天专家,曾参与“
两弹一星”的研发工作,并荣立一等功和二等功,在航天科技相关领域取得卓著成绩,退休后发起并主持了海南航天发射中心项目,被誉为“海南文昌航天之父”,是中国航天梦的见证者、参与者和践行者。退休后,何质彬院士为青少年航天科普倾注了大量心血,从2016年起,他在全国陆续开展了上百场青少年航空航天科普教育活动,为我国航天知识科普作出重要贡献。
2024年10月,在广州举行的第五届世界客属青年大会开幕式上受聘为
世界客属青年博士智库联盟荣誉顾问。
人物生平
自从1962年进入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工作以后,何质彬的一生就一直和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
50多年来,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三代航天专家,何质彬曾参与了“两弹一星”的研发工作,担任过多种卫星型号工程的副总经济师,发起并主持了海南航天发射中心项目,成为一名中国航天梦的见证者、参与者和践行者。
因为在航天科技相关领域中所取得的卓著成绩,2014年,何质彬当选为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艰苦年代,玉汝于成
那是一个艰难困苦的年代,也是一个激情澎湃的年代:1964年,
原子弹爆炸;1967年,
氢弹爆炸;1970年,“
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成功发射……
1962年,刚刚从
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的何质彬,被分派到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二部工作,参与原子弹项目的研发。“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当年的情景何质彬至今历历在目。那时,不仅吃饭经常吃不饱,工作环境也很恶劣:苏联援建的研究所是在废墟里建起来的,连接工作区和宿舍区的道路没有硬化,“西北风一刮就黄沙滚滚,每次上下班都灌了满嘴的沙,眼睛也睁不开,鼻子里也都是土。”
“当时提倡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大家的精神状态很高昂,都有一种哪怕再困难都要把项目攻下来的决心。”何质彬说,凭着这种精神,大家把所有困难都置之度外。作为“两弹一星”研发工作的“螺丝钉”,大学生们被安排做基础性的计算工作。通过运用当时水平较低的
电子模拟计算机,年轻人整理出了大量的基础数据,为专家们进行技术选择、方案论证和参数审计提供了详实的参考资料。
1957年10月,苏联发射了第一颗
人造卫星。1958年1月,美国也成功发射了人造卫星,“那时
毛主席就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中国的航天梦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1967年,何质彬被分派参与人造卫星的研发工作。
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到国防科工委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再到航天部第五研究院五○二研究所,在此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何质彬的工作总是与航天事业密不可分。
参加“两弹一星”的研发;全程参与科学探测卫星等控制系统的方案论证,技术设计等的组织计划、指挥调度;担任过
核反应堆、导弹系统和卫星可靠性工程组长,卫星系统主管总工程师,可靠性工程主管设计师,主管总检验师……从当年参与研发工作的年轻大学生,何质彬逐渐成长为国家的科研中坚力量,并获得航天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获“通信卫星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一箭三星”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航天可靠性与质量保证航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国防科工委颁发的“为航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荣誉证书、证章等。
转战海南,再续梦想
1988年,
海南建省。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从四面八方,像百川归海一样涌向海南。
这一年,在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长期搞导弹、卫星、飞船研究的何质彬,刚刚结束了到巴西、阿根廷等地进行航天科技相关工作回国。在内地探亲时,何质彬偶遇时任海南省省长
梁湘,他劝说何质彬到海南工作。“我一个搞航天的,到海南能干啥?”后来,在伯父的劝说下,何质彬决定加入“十万人才下海南”的大军,到海南参与建设海南航空公司。
1989年,对于一直怀揣航天梦的何质彬来说,梦想被点燃。当年,日本科技厅宇宙研究所率六大财团组成的考察团访问海南省,何质彬全程陪同。海南得天独厚的航天发射条件,让当时到琼考察的日本专家当即提出投资400亿美元,在海南建一个亚洲最大的
航天港。在日本考察团离开后,何质彬就立即向国防科工委和航天部汇报请示,提出建设海南航天港的设想。但是后来由于考虑到我国的航空尚未进行国际合作,航天的国际合作似乎更遥不可及,而且海南刚刚建省,基础设施不足,何质彬的设想未获通过,海南的“航天梦”就此“搁浅”。
然而,命运使然,海南迎来了第二次机会。
1996年,中国运载火箭在
地球静止轨道上对商用卫星的运载能力只有5吨左右,而同期世界水平已经达到8吨—16吨,这就意味着中国必须考虑修建一个新的火箭发射场,这也让何质彬又看到了海南航天事业发展的希望。当时在海南省科技厅工作的他马上去北京请航天专家,对在海南建设航天港进行了概念性论证、初步可行性论证以及可行性研究论证。
“在北京,我见到了上世纪60年代初我在中科院研究所工作时的老所长、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钱伟长。”对这一次极具意义的见面,何质彬仍记忆犹新,“钱老当即对我的想法表示支持,并于1997年初亲率一个阵容强大的专家组赴海南考察。”
此后,何质彬主持完成了海南新世纪国际商用航天港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建议书,正式向国家申报。1999年和2000年,他又联合多位同仁先后在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会上提交议案,随后国务院授命国防科工委对该项目实施论证。
10年论证终圆航天梦。2007年9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我国将在海南省
文昌市建设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射场。
为解决建设资金问题,他不厌其烦,成百次找开发商洽谈;为论证大型火箭发射,他与卫星推进器专家、地面试验专家、发射场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反反复复开会、论证、收集数据,现场勘察;为考察选择首区测控站址,多次出海考察……为推动海南建设航天港,何质彬矢志不移,不畏艰难。他的同事,把他10多年的经历,概括成一句话:吃尽千辛万苦,经历千难万险,走遍千家万户。
何质彬全身心的付出,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有人称他为海南文昌卫星发射的创始人,也有人称他为海南文昌航天之父。2014年,何质彬入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在很多人的眼里,随着海南航天发射中心心愿的实现,何质彬已经功成名就,应该乐享天伦,颐养天年了。
但是,如今已70多岁的何质彬仍然经常到处奔波,他在为实现文昌航天城的第二战略——国家级文昌航天科技产业园奔忙着。
早在规划之初,何质彬就把文昌发射场定名为“海南国际商用航天港”。他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发射场,而是以此为龙头核心,牵动发展航天文化旅游、航天科技产业化的发展。为此,他曾先后率团出访新加坡、泰国和西欧八国,进行国际科学合作项目洽谈;另一方面,他又组织航天专家团队,制定五年、十年建设计划和二十年发展规划。
2014年10月,
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基本竣工,这将是中国首个滨海发射基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低纬度发射场之一。2015年,中国新一代大型运输火箭“
长征五号”计划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首次发射。
随着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投入使用,何质彬的航天梦,还在不断延续。在他看来,不仅要让自己圆航天梦,也要让每个普通人都能圆航天梦。
他预计,不久的将来火箭从文昌发射,把月球车送上月球,建立中国的月球基地;把飞船送上太空轨道,建立中国永久的空间站;把载人登月飞船送上月球,升起五星红旗,奏响国歌,让嘹亮的国歌声响彻浩瀚的太空。
文昌航天发射中心的顺利落成,意示着文昌大规模建设高潮即将到来。何质彬的另外一大梦想就是为航天科技产业化,航天文化旅游大众化,航天农业(太空庄园)观光化,航天食品商品化等等,打下长效而又坚实的支撑平台。他相信,建成国家级、具有世界水平的文昌航天科技产业园,继而建成国际航天科技产业中心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古稀之年,壮心不已。以“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老黄牛精神,何质彬带着航天梦想,继续前行。
2016年5月9日,梅州市委书记黄强在梅城会见了回梅考察的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文昌华宏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何质彬,双方围绕在梅州合作建设航天文化旅游产业项目进行了深入探讨。
2016年5月10日,回梅考察的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文昌华宏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何质彬应邀到嘉应学院,为该校250多名师生作了一场题为“筑梦航天,实现理想”的航天航空知识讲座。
2017年9月15日,梅州市政协委员学习讲坛专题报告会在梅州市委礼堂举行,邀请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何质彬来梅作“航天梦·中国梦”专题辅导报告。
2018年10月1日至3日,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何质彬应邀回梅调研红色旅游产业。
2021年10月25日至28日,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何质彬应邀来到梅州五华,走进山区学校开展“中国航天梦”的主题演讲,期间,何质彬接受梅州日报记者专访,为梅州市教育振兴、乡村振兴、人才振兴等事业积极建言献策。
2022年5月11日,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何质彬来到广东梅县东山中学的东山大讲堂,为该校师生作“中国梦航天梦”专题讲座,将爱科学爱学习的种子播撒在学生们的心田。
人物轶事
何质彬不但是历史的见证者与参与者,更是一名实现中国航天梦的践行者,正是在他的推动下海南航天城项目得以通过。如今,何质彬又在为航天科技产业化奔忙着。
人生七十古来稀。按理说到了这个年纪的老人,应该过着含饴弄孙轻松悠闲的生活。但是,74岁的何质彬经常是北京海南两地跑,他在为实现文昌航天城的第二战略———国家级文昌航天科技产业园奔忙着。自1962年进入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工作以后,何质彬就一直和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5月21日在海南展览的《毛泽东和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又勾起了何老对往昔参与践行中国航天梦那段岁月的记忆。
激情燃烧的青春
“两弹一星”是中华民族的史诗,也是民族精神的传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无论是国力、工业基础、科技水平,按理说搞不起“两弹一星”,可结果就搞成了。凭什么?
“凭的就是我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何质彬说。
1962年,刚刚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的何质彬,被分派到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二部工作,参与原子弹项目的研发。
“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当年的情景何质彬至今历历在目,他笑说,“可以用‘饥寒交迫’来形容。”何质彬还记得,刚分配到北京时是10月份,天气已经变冷。刚刚报到的前两个月,又要买棉袄、棉被、棉裤,又要吃饭,钱不够用,不到月底钱就花完了。大学生们都是年轻人,饭量大,而且分配的粮食中有55%是玉米面,对于何质彬这个南方人来说是一大“难关”,“研究所就甲乙丙三种菜,荤菜里肉很少,饭又难入口,每餐都感觉吃不饱。”
何质彬笑着说:“当年吃饭吃不饱,工作时还要吃沙。”当年苏联援建的研究所是在废墟里建起来的,连接工作区和宿舍区的道路没有硬化,“西北风一刮就黄沙滚滚,每次上下班都灌了满嘴的沙,眼睛也张不开,鼻子里也都是土。”
“当时提倡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大家的精神状态很高昂,都有一种哪怕再困难都要把项目攻下来的决心。”何质彬说,凭着这种精神,大家把所有困难都置之度外。“数学研究所的陈景润就是典型。”何质彬说,当时陈景润每天都书不离手,只要看懂的书他就撕掉,没看懂的就留下来钻研,每天都坚持看书到深夜,累了皮鞋都没脱就钻到被窝里休息一会,醒了继续看。“大家都向他学习。”年轻人白天搞科学研究,晚上下班还继续留在办公室里,整理数据,看资料学习,“每天都要到11点才回宿舍休息。”
“螺丝钉”助力两弹一星研发
1964年,原子弹爆炸;1967年,氢弹爆炸;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成功发射……
“我们这群新来的大学生是两弹一星研发工作的‘螺丝钉’。”何质彬说,大学生们被安排做基础性的计算工作。
原子弹和导弹的研发,需要高速计算机辅助计算才能进行方案论证、技术审计、参数选择等工作。“当时我们中科院已经研制出了609电子模拟计算机,但是水平很落后,使用的是电子管,体积很庞大,就像家里的大衣柜。”何质彬笑说,“当时他们每天都站在一排十几个的大衣柜前进行计算工作。”这种电子模拟计算机容量较小,运算速度不快,误差比较大,只可以做一些基本的验算和粗糙的仿真和模拟试验。尽管如此,年轻人仍然运用这种低水平的计算机,整理出了大量的基础数据,为专家们进行技术选择、方案论证和参数审计提供了详实的参考资料。
“中国的航天梦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何质彬记得,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短短三个月后,美国也成功发射了人造卫星,“那时毛主席就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1967年,何质彬被分派参与人造卫星的研发工作。“1966年发起的
文化大革命,对人造卫星的研究计划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何质彬说,我们有很长一段时间是白天搞革命,晚上才去做工作,研发工作滞后了许多。
尽管如此,研发的脚步仍然向前。1970年,凝聚了许多中国科学家心血的“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终于成功发射,
东方红音乐在太空中响起,我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东方红一号’以后,国家开始研制侦察卫星,也就是测地卫星。1979年,测地卫星成功发射,第三天就拍下了画面返送回来。”何质彬自豪地说,当时除了美国、苏联,只有我们中国拥有这项空间技术。在国际空间技术的‘奥运会’上,我们是季军。”
慢慢地,当年参与研发工作的一批大学生,成长为国家的科研中坚力量。何质彬,后来曾担任卫星系统主管工程师、总检验师,管理系统总设计师,并荣获航天一等功、二等功,还荣获国防科工委授予的荣誉证书和奖章,1987年又在巴西和阿根廷参与国家间的航天科技合作项目。
从航天大国到航天强国
“我搞过原子弹的小课题,搞过导弹的仿真模拟实验,还搞过三种型号的卫星研发,后来主要是搞飞船。”何质彬聊起二十多年的科学研究工作,滔滔不绝。
一直潜心于科研的何质彬,为什么会来到海南并坚持为在海南建设航天项目努力呼吁与奔走?何质彬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完全是机缘巧合。1988年,何质彬在伯父家偶遇时任海南省长的梁湘,他劝说何质彬到海南工作。“我一个搞航天的,到海南能干啥?”何质彬说,当时他心里也摇摆不定。后来,在伯父的劝说下,何质彬决定加入“十万人才下海南”的大军,到海南建设航空公司,成为海航的第一任总裁。
但是,何质彬并未放弃他的“航天梦”。1989年,日本科技厅宇宙研究所率六大财团组成的考察团访问海南,海南得天独厚的条件,让当时来琼考察的日本专家当即提出投资400亿美元,在海南建一个亚洲最大的航天港。“其实在上个世纪70年代我就听航天界的老专家就提起过,海南岛是继西昌、酒泉之后我国最适合建火箭发射场的地方。”何质彬说,日本考察团离开后,他就立即向国防科工委和航天部汇报请示,提出建设海南航天港的设想。但是由于后来考虑到我国的航空尚未进行国际合作,航天的国际合作似乎更遥不可及,而且海南刚刚建省,基础设施不足,何质彬的设想未获通过。
在海南建设航天港的梦想虽受挫,但何质彬一直在等待机会。1996年,中国运载火箭在地球静止轨道上对商用卫星的运载能力只有5吨左右,而同期世界水平已经达到8吨-16吨,这就意味着中国必须考虑修建一个新的火箭发射场。这让他又看到了海南航天事业发展的希望。当时在海南省科技厅工作的何质彬马上去北京请航天专家,对在海南建设航天港进行了概念性论证、初步可行性论证以及可行性研究论证。
之后,他主持完成了海南新世纪国际商用航天港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建议书,正式向国家申报。1999年和2000年,他又联合多位同仁先后在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会上提交议案,随后国务院授命
国防科工委对该项目实施论证。2005年,该论证终于获得了通过。2007年9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我国将在海南省文昌市建设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射场。
如今,文昌航天城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让普通人也能共享航天梦,成为何质彬最新的梦想。何质彬目前正为航天科技产业化奔忙着,他有一个星球乐园项目以及航天产业园项目的计划。体验火箭发射时的感觉,在太空中远望地球,遨游太空拜访8大行星……这些都是“星球乐园”将要带给人们的乐趣,它是一个集科普性、艺术性、专业性、趣味性、观赏性、娱乐性于一体的航天成果场馆。而航天科技产业园是研发、交流、贸易的企业实体,为延伸和扩展航天产业链,使抽象的航天科技进入百姓家庭,规划研发的项目有飞人技术、全天候太阳能技术、卫星探测、预报地震、海啸、洪涝灾害的终端技术等。
什么时候我们普通人才能真正体会到航天乐趣?何老笑呵呵地说:“不久,大概15到20年后,你就可以成为‘飞人’,背着特制的飞人背包飞行上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