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凤山(1901年9月10日—1997年9月28日),字久经,男,汉族,湖南
益阳人,德国
慕尼黑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外交官。著有回忆录《
外交生涯四十年》。
人物生平
1901年9月10日,出生于中国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龙光桥镇叶家河村一农户家庭。
1926年,考取德国
慕尼黑大学公费留学生,1932年获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
1935年,参加外交工作。
1938—1940年,任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其间,最少向4000名犹太人发放了到上海的签证,继后又出任中国政府驻
埃及、
土耳其、
墨西哥、
玻利维亚、
哥伦比亚等国大使。
1940年5月,离开维也纳,回国到重庆参加对日作战。
1973年,何凤山退休后定居美国旧金山,以写作自娱,著有《
外交生涯四十年》一书。书中提及救助犹太人事迹时他平静地写到:“富有同情心,愿意帮助别人是很自然的事,从人性的角度看,这也是应该的。”
80年代后,何凤山曾多次回国观光,盛赞改革开放后中国发生的巨变。
1986年11月,何凤山应邀回湖南,参加母校
长沙市雅礼中学80周年校庆,发表了题为《怀念雅礼》的长篇讲话。何凤山向亲友表示,希望百年之后魂归故里,长眠在家乡的土地上。
1995年,在上海犹太人研究中心的学者和美国“犹太人救命签证组织”的联合努力下,何凤山的事迹被发掘出来。
1997年9月28日,在美国旧金山去世,享年96岁。
个人生活
何凤山其子
何曼德博士(1927年3月18日-2013年12月9日),前中研院院士,美国匹兹堡大学公卫学院教授。
何凤山其女
何曼礼(Manli Ho,1951-),
新闻工作者,现居美国旧金山。在何凤山过世后,将父亲的相关史料编整出版,让世人看见一段中国人解救犹太人的二战事迹。
人物事迹
救助过程
何凤山上任时,欧洲上空已战云密布,
纳粹德国肆虐横行,掀起反犹恶浪。1938年3月,德国吞并了奥地利。不久,
希特勒命各国驻奥使馆,一律改为总领事馆。5月,南京国民政府委任原使馆代办何凤山为总领事。
纳粹分子大肆煽动反犹狂潮,犹太店铺被捣毁,大批犹太人送入集中营。面对灭顶之灾,欧洲犹太人决计出走,希望借此躲避纳粹魔爪。但是,取得一张出国签证难若登天。
奥是欧洲第三大犹太人聚居地,总数约18.5万人。纳粹欲将这里的犹太人赶尽杀绝,规定集中营的犹太人只要能离开奥地利就可以释放,赶不走的则在集中营里成批屠杀。因此,对奥地利的犹太人来说,离开就是生存,不能离开就意味着死亡。于是,犹太人纷纷想方设法离开奥地利。
要离开首先要有目的地国家的签证,求生的欲望使成千上万的犹太人每天奔走于各国领事馆之间,但大都没有结果。
1938年7月13日,在法国埃维昂召开了讨论犹太难民问题国际会议,与会32个国家都强调种种困难,相继对犹太人签证亮起了红灯,拒绝伸出援手。于是,素有世界自由港之称的上海,成为各国犹太人首选目的地。奥地利中国总领事馆就成了犹太人获取“生死签证”的最后希望。
中国外交官何凤山不忍看着犹太人在维也纳等死,向走投无路的奥地利犹太人伸出了援手,勇敢地打开了向犹太人发放签证之门。
17岁的犹太少年高德斯陶伯,曾先后奔走把除中国以外的驻维也纳的近50个国家驻维也纳总领馆都跑遍了而一无所获。绝望中的他,最后来到中国总领馆。出乎他意料的是,20份签证在很短的时间里拿到了。捧着这一大叠生死攸关的生命签证,想到全家逃离虎口美梦成真,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同月20日,高德斯陶伯一次就从中国总领事馆拿到了20份前往中国上海的签证。这消息在犹太人中迅速传开,中国总领事馆门前每天从早到晚排着长龙,许多求助无门的犹太人在这里拿到了去上海的“生命签证”,从而逃离欧洲去了中国,或转道上海去了
美国、
巴勒斯坦、
澳大利亚等地。顶住压力的何凤山成批地给犹太人发放签证,引起了纳粹当局的不满。纳粹以中国总领事馆的房子是犹太人的财产为借口,没收了房子。何凤山就自己掏腰包,迅速把领事馆搬到了另一处很小的房子里,坚持发放签证。
当时国内政界对向犹太人发放签证意见也不一。
蒋介石对德国有好感,使用
德国军事顾问,购买德国武器,还把儿子
蒋纬国送到德国学军事。这自然对何凤山形成了很大压力,他很快就受到了来自顶头上司——驻德大使
陈介的直接威胁,陈介就不认同何凤山的义举。陈介认为,为维持中德邦交,不能与希特勒唱反调。陈介秉承国内的旨意,想维持同德国的关系,害怕得罪对方,因此多次坚决反对何凤山给犹太人发放签证。
最初,何凤山以外交部的训令并非如此为由,坚持向犹太人大批发放签证。后来,他一面唯诺称是,言称等待国内指示;另一方面,仍不停地发放签证。这当然瞒不过陈介,他知道后大为光火。恰在此时,有人向中国外交部状告何凤山向犹太人出卖签证、贪赃枉法,这给了陈介可乘之机。他立即采取
突然袭击方式,派参事丁文渊前往维也纳调查,但经过一再详细稽核,没发现任何可疑之处,因查不到证据,才
不了了之。但是,何凤山于1940年5月被调离维也纳。
签证救助统计
从1937年5月到任,至1940年5月离职,何凤山到底给犹太人签发过多少拯救生命的签证已难精确考证,如今尚无准确数字,一位犹太幸存者提供的护照原件的签证号码推算表明,他1938年6月得到的签证号为238号,另一份7月20日的护照则显示,签证号已超过1200号,而汉斯·克劳斯的签证日期为1938年10月27日,号码为1906号。
据此计算,何凤山签发的护照至少有数千份。平均每月派发500多份,有时甚至达到900份。当时一艘轮船往返7趟,载着3600名欧洲犹太难民,来到东方避难天堂上海。
那时,持有中国领事馆签证的犹太人,不仅能合法离开维也纳,危急时刻还能将中国签证作为
护身符,拯救自己的生命。上海成为当时世界上向犹太难民敞开大门的国际大都市,顶峰时达3万多人,超过了
加拿大、
澳大利亚、
印度、
南非、
新西兰五国接纳犹太难民的总和。
1938年,纳粹的“11月大屠杀”之后,申请签证的就更多了。到1939年9月,70%的奥地利犹太人已外逃,中国上海收容的犹太人就达1.8 万人。由此推算,所发签证至少是几千份。
古巴等地还有一本书中说,有4000名维也纳犹太人拿着到上海的签证逃到了
巴勒斯坦。
6岁的
海因茨·格林伯格随父母拿着何凤山的签证逃到上海,他在上海接受了音乐启蒙,学会了拉小提琴,后来成为
维也纳爱乐乐团首席小提琴演奏家。
浮出水面
1997年9月28日,何凤山在美国旧金山去世,享年96岁。中国
台湾当局无动于衷,未派代表出席葬礼。中国大陆驻旧金山总领事馆特意送上花圈,以示敬意。女儿何曼礼在《
波士顿环球报》刊出
讣告,提到父亲在任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期间,曾向犹太人发过签证。讣告刊出后,在美国的犹太裔历史学家
艾立克·索尔立即打电话向何曼礼询问此事。接着,这位历史学家找到了何凤山亲笔签证的一些犹太幸存者及其后裔,找到了当年的签证。以后,犹太人在举办纳粹大屠杀展览时,都把何凤山放在显著位置,世界各国不少媒体也相继对他进行了报道。至此,这段尘封一甲子的历史浮出水面,赢得举世关注。
索尔教授说,两年前,在犹太人圈子里,没人知道何博士的名字。现几乎接触到的每一个犹太人,都在讲述何博士的故事。
向来低调的何凤山,很少提起当年救助犹太人
义举。何曼礼深情回忆:“父亲与他同年代的中国同胞一样,为百年来中国曾经饱受外国
帝国主义的羞辱和迫害而深感义愤,立志不让这种羞辱继续下去。所以,父亲特别同情任何受到欺凌和迫害的人们。这也就是他单纯的帮助犹太难民的理由。”
她骄傲地表示:“我父亲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人,非常慷慨、大度,他认为帮助他人是很自然的事,即使从人道主义的观点出发,做这种事也是应该的。”
何凤山从未将救助犹太难民视为壮举,之所以不愿提及,是因为他觉得中国不是有一句“善欲人见,便非真善”谚语吗?“倘若救助在苦难中的人,是人
自然而然该做的事,为什么还需要特别向别人提起或寻求表扬呢?”
救助原因
何凤山救助犹太人的壮举,直到他过世后才
公诸于世,其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从1937年到1939年,上海被日本占领,犹太人进入上海无需签证,研究人员难以想到驻欧洲的中国外交官能有此等壮举;
二是二战结束后中国陷入内战,以后又由于各种政治因素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关于中国人救助犹太难民的研究工作一直没有开展起来。1995年
上海犹太研究中心的学者访问德奥两国时才得知,虽然当年入境上海不需签证,但犹太人没有到上海的签证就不可能离开奥地利;
三是何凤山一生
淡泊名利,并不认为救助犹太人是什么
惊天动地的事情,自己很少对人提起。
所获荣誉
2005年,何凤山被
联合国正式誉为“中国的
辛德勒”。
2001年1月23日,以色列政府授予何凤山“国际正义人士”称号。何凤山的名字被刻入犹太人纪念馆的“国际义人园”里。欧洲历史学家指出,何是解救犹太人最多的“义人”。
2007年9月21日,美国海外遗产保护委员会在首都华盛顿举行系列纪念活动,表彰二战期间中国驻奥地利总领事何凤山博士拯救数千犹太人的英雄主义行动。9月28日,
以色列驻华大使
安泰毅向
何曼礼颁发证书,授予其父亲何凤山以色列“荣誉公民”称号。 这是以色列政府为感谢何凤山在二战期间为数千名遭受纳粹迫害的犹太人发放“生命签证”而追授的荣誉。
2015年9月10日,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
马英九为何凤山颁发褒扬令,由何凤山的女儿何曼礼接受。其间马英九两度脱稿向家属致歉,称“中华民国应该是最早颁发相关奖状给何大使的国家,结果却是最晚颁发”,而且是在何去世后才发,令人感到遗憾。何曼礼表示,马英九的表态是还她父亲公道的一大步。
后世纪念
1997年9月28日,96岁高龄的何凤山在旧金山去世。为纪念这位国际
人道主义的卫士,益阳市决定修建“何凤山先生纪念馆”。何凤山纪念馆位于
益阳市博物馆二楼。
2000年4月2日,以主题为“生命签证——正义的外交官”的图片展在纽约的联合国展厅开展,对71名外交官进行了特别报道,已故的何凤山博士名列其中。同年,以色列政府授予何凤山先生“国际正义人士”称号。
2001年,以色列政府在
耶路撒冷举行了隆重的“国际正义人士——何凤山先生纪念碑”揭碑仪式,石碑上刻着“永远不能忘记的中国人”。
2001年1月,在
瑞典首都
斯德哥尔摩举办的一个名为“生命签证”的展览,介绍二战期间各国外交官救助犹太人免遭纳粹杀害的实物和资料,最先介绍的就是中国外交官何凤山。9月,在何凤山的家乡湖南益阳,召开了纪念何凤山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同年,联合国总部举办了名为《生命签证:正义与高贵的外交官》的纪念展。在这次纪念展上,展出了二战期间拯救犹太难民的各国外交官的英勇事迹,何凤山是其中惟一的一位中国外交官。展场上,因拯救的犹太人最多,何凤山的照片被放在正中央。
2002年3月,“生命签证”图片展在
上海图书馆举行。
2005年8月5日,为庆祝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益阳市博物馆举办了《生命签证—国际正义人士何凤山博士拯救犹太难民事迹展览》基本陈列。
2007年9月25日,何凤山的骨灰运回家乡安葬。黑色的大理石墓碑上,刻着1947年何凤山先生的一首元旦试笔诗: “大造生才非偶然,英雄立志岂徒然.而今愿集精与力,万里前程猛着鞭。” 诗以言志,名以史留。9月28日,何凤山博士纪念墓地在湖南省
益阳市落成揭碑,以色列驻华大使
安泰毅、何凤山女儿何曼礼等均前往益阳深切缅怀何凤山博士。
2008年5月21日,美国海外遗产保护委员会在首都华盛顿举行系列活动,纪念二战期间中国驻奥地利总领事何凤山博士拯救数千犹太人的英雄主义行动。6月11日,美国政府海外遗产保护委员会与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在上海举办纪念何凤山博士的活动。11月6日,维也纳市政府在原中国总领事馆的旧址(Johannesgasse 22, 1010 Wien)前举行了何凤山博士纪念牌揭幕仪式,上面用
德文和
英文镌刻着何凤山博士的动人事迹。2008年美国海外遗产保护委员会和以色列文化协会还分别在中国上海、以色列
特拉维夫和美国旧金山为何凤山博士修建了纪念碑和纪念牌。
2018年3月15日,以中国前外交官何凤山命名的何凤山广场在
意大利城市
米兰正式揭牌。这是意大利首次使用华人姓名,命名城市地名。
社会评价
何凤山,不是
英雄,也不是
天使,他是
上帝。(以色列前总理
沙龙)
何凤山是一位为犹太人的黑夜点燃光亮的人。(以色列驻华大使馆公使莫义澜)
在何凤山的面前,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从而感到了我们自身的渺小。(德国前总理
施罗德)
在犹太人的传统里,人的生命是最神圣的,
至高无上的。我们有一句名言说,救人一命就像拯救了一个世界。而何先生救了成百上千人,我们估计这个数字在两千左右。(以色列驻华大使
安泰毅)
2000年4月中旬,
江泽民主席访问以色列时,以色列总理
埃胡德·巴拉克恳切地向江主席表达了他对何凤山的感激之情。以色列前驻华大使
海逸达感慨道:“是
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接纳了犹太人。”
深入人心的中国
儒家、
道家文化使仁爱、互助超越了民族和宗教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