⑦“提携”句:以汉苏武自许。苏武(前140年~前60年),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汉武帝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和爱国英雄、民族英雄。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坚不投降。放逐北海牧羊,吞毡饮雪。匈奴扬言:待公羊生乳,始可释。但苏武手持汉节,历尽艰辛十八年,终不屈志。提携,执持。汉节,汉代使臣手持的节杖,表示使者的身份。
乾道七年(1171)九月九日,范成大到达金国中都。在“会同馆”(金国接待宋朝使臣之所)下榻。次日便听到金国的守卫人员悄悄议论要扣留使臣的消息,于是写下这首绝句。
首句点明此次出使离朝万里,如同身入虎穴。诗人在受命时,已作好了牺牲的准备,他对宋孝宗说:“臣已立后,仍区处家事为不还计,心甚安之。(周必大《资政殿大学土赠银青光禄大夫范公成大神道碑》)”次句紧承上句,谓人生无常,本就像“浮沤”,而今出使万里,金国又要扣留他,安危难测,此身岂是“浮沤”所能比拟。极言处境之艰危。后两句,缅怀古代爱国志土的壮举,来表明诗人誓死报国的决心。“休问羝羊解乳不”,以苏武牧羊十九年手不离汉节的典故与
宋孝宗临行嘱咐相呼应,凸显了诗人以身许国坚贞不屈的豪情壮志。
清代诗文家、文学评论家
潘德舆《
养一斋诗话》:“沉痛不可多读。此则七绝至高之境。超大苏而配老杜者矣。”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又字幼元、友生,号山中居士,又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南宋诗人。绍兴年间(1131—1162)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经略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曾使金,坚强不屈,几被杀。晚年退居故乡石湖,卒谥文穆。其诗题材广泛,与
陆游、
杨万里、
尤袤齐名,称“中兴四大家”或“南宋四大家”。又工词,文赋也享有盛名。著作颇富,传世作品有《
石湖居士诗集》《
石湖词》《
桂海虞衡志》《
吴船录》《
吴郡志》等,存诗1900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