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
1991年-2000年间统治车臣的政权
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Chechen Republic of Ichkeria,1991年—2000年)是1991年苏联解体至2000年期间,由高加索穆斯林在俄罗斯联邦车臣地区建立的伊斯兰共和国,首都格罗兹尼,其政府自称为车臣伊斯兰政府。
简介
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由1991年10月27日正式成立至2007年10月31日正式灭亡,维持了16年。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的成立发生在苏联解体前后各国独立运动高涨之时,是1991年苏联境内宣告独立的20个国家之一,同时也是20国当中不被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5个国家之一。
历史沿革
历史渊源
17至18世纪之交,车臣开始成为波斯、奥斯曼、俄罗斯三大帝国争夺的对象,此后车臣经历了长达两个多世纪的血腥残酷的战争。1895年,车臣被并入俄国版图,但由于在种族及宗教文化等方面与俄罗斯都有所不同,车臣的独立运动一直未能得到解决。
1922年11月30日,车臣自治州成立。1934年1月15日,车臣自治州与印古什自治州合并。1936年12月5日,改成车臣-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苏联卫国战争期间,车臣地区成立了一个地下组织“高加索兄弟特别党”,同德国侵略者建立了联系。1944年2月,自治共和国建制被撤销,斯大林以车臣人同德国侵略者合作为由,把38.7万多车臣人和9.1万多印古什人驱逐到哈萨克斯坦中亚西伯利亚。在赫鲁晓夫掌权的20世纪50年代中期,远离故土的车臣人和印古什人开始陆续返回故里。这时,车臣人和印古什人久别的家园已迁入了不少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北奥塞梯人和达吉斯坦人,民族关系变得纷繁复杂,民族矛盾日趋激烈。1957年1月9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决定恢复车臣建制,归俄罗斯联邦管辖。
走向独立
20世纪80年代末,车臣的社会政治形势开始趋于尖锐。在这一期间,车臣公然提出了分离口号及民族主义性质的要求。1990年11月,经当时的车臣和最高苏维埃的同意,成立了车臣人全国大会。大会很快变成了一个政治组织,没多久就摆脱了官方领导。
1991年6月,在车臣人全国大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苏联空军少将、车臣人杜达耶夫当选执委会主席,将原车臣领导人赶下台;“八一九事件”后的9月6日,杜达耶夫以武力推翻了当地的苏维埃政权,经俄罗斯议会领导人同意,成立了由车臣最高苏维埃和车臣人全国大会的一些代表所组成的临时最高委员会;三周后,车臣人全国大会执委会自行通过了关于解散临时最高委员会的决定,并将其所有权力收归自己;10月27日,车臣举行了共和国总统和议会选举,杜达耶夫当选车臣总统。为了遏制杜达耶夫的分离倾向,俄当局最初在宣布杜达耶夫政权非法的同时,在财政上冻结对其预算补贴,在政治上则致力于扶植车臣反对派。但由于车臣宣布独立之初俄正处于政治经济体制转轨期,上层争斗不断,社会经济形势动荡,使得俄当局无暇顾及车臣问题,对杜达耶夫政权实际上采取了一种放任自流的态度;11月1日,即在苏联解体的前夕,杜达耶夫颁令成立主权国家——车臣共和国,并很快组织了车臣国民卫队。以杜达耶夫为总统的车臣既不签署1992年的俄联邦条约,也不参加1993年的俄罗斯议会选举。
1994年,经历了“炮打白宫事件”后的俄政局开始趋向相对稳定,叶利钦开始把解决车臣问题提上日程。在试图与杜达耶夫通过谈判解决分歧,以及武装车臣反对派,甚至暗中派遣俄军士兵参加旨在推翻杜达耶夫政权的军事行动的尝试先后碰壁后,俄当局最终决定使用武力迫使杜达耶夫政权就范。为除掉杜达耶夫,俄罗斯动用了飞机轰炸、伏击、暗杀等手段,但杜达耶夫每次都侥幸逃脱;10月,俄罗斯对杜达耶夫进行了战前的最后一次突袭,行动遭到惨败;两个月后的12月11日,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
1995年1月5日,俄罗斯成立的民族复兴政府进入车臣开始工作,由车臣的印古什人哈吉耶夫担任政府总理;1月9日,俄军占领车臣总统府;3月23日,叶利钦签署命令在车臣成立共和国民族和睦委员会;12月8日,俄罗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车臣共和国总理扎夫加耶夫和俄罗斯总统驻车臣全权代表洛博夫签署了车臣在俄联邦内特殊地位的协定,规定车臣共和国有权参加国际交往和对外经济联系,并可以制定自己的宪法和法律;在12月14日至17日举行的选举中,扎夫加耶夫当选为共和国元首。
短暂合法
1996年4月21日,逃亡中的杜达耶夫被俄军发射的导弹炸死,其任命的副总统扬达尔比耶夫接替了他的职务;8月31日,车臣武装力量总参谋长马斯哈多夫与俄总统安全顾问列别德经过谈判,达成了关于确定俄联邦和车臣共和国相互关系基础原则的声明(哈萨维尤尔特协议),同意在五年内政治解决车臣主权的定位,给车臣留下了实际上的非正式独立地位。此后,车臣共和国联合政府成立,马斯哈多夫被任命为车臣政府总理。
1997年1月,车臣举行总统选举,马斯哈多夫当选,俄联邦部队全部撤出车臣;5月,叶利钦会见马斯哈多夫,俄联邦与车臣签署和平与相互关系原则条约。
为了安抚在大选中落败的巴萨耶夫,马斯哈多夫先后任命他为武装部队副总司令和代总理。1998年1月,巴萨耶夫辞去代总理职务,与其他的军事派别结成反对派联盟,很快演变成穷兵黩武的军阀。依靠绑架人质所得赎金、贩毒和贩卖军火所得的“利润”,在军阀势力最强盛的时候,车臣大部分地区都掌握在巴萨耶夫手中。除了首府格罗兹尼,马斯哈多夫能控制的地方已是微乎其微。
自取灭亡
1999年7月至8月间,巴萨耶夫率领他控制的车臣武装入侵俄罗斯联邦达吉斯坦共和国,占领了博特利赫地区,并宣布达吉斯坦“独立”;10月1日,在时任俄罗斯总理普京的总调度下,俄军战机对车臣开始了日常性的轰炸,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
2000年1月26日,俄罗斯宣布马斯哈多夫为非法总统,对其展开通缉,马斯哈多夫躲藏到车臣南部山区;2月6日,俄联邦军队攻下车臣首府格罗兹尼。
负隅顽抗
2004年9月1日,车臣武装分子在俄罗斯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中学劫持刚刚参加完开学典礼的学生、家长和教师1200多人,最终造成335人死亡(其中186人为未成年人)、958人受伤(其中639人为未成年人),26名儿童父母双亡。“别斯兰人质事件”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残暴、最大规模的人质劫持事件之一,巴萨耶夫事后宣称对这起事件负责。马斯哈多夫发表网上声明否认自己与该起事件有关,并对巴萨耶夫的非法行为进行了谴责,但俄罗斯政府认为是马斯哈多夫和巴萨耶夫共同参与制造了别斯兰人质惨案,并悬赏3亿卢布捉拿两人。
2005年3月8日,马斯哈多夫在车臣托尔斯泰-尤尔特村被俄军击毙;两天后,阿卜杜勒·哈利姆·萨杜拉耶夫被推举为“总统”。
2006年6月17日,萨杜拉耶夫在车臣警方和俄罗斯情报部门的一次联合行动中被击毙;6月21日,多库·乌马罗夫成为“总统”,其上任后任命巴萨耶夫为“副总统”;7月9日,巴萨耶夫在印古什被俄罗斯安全部队击毙。
2007年10月31日,乌马罗夫成立了“高加索酋长国”并自任“酋长”。
2009年4月16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宣布俄罗斯联邦军队在车臣共和国的反恐行动正式结束,意即宣布长达10年的第二次车臣战争的结束。
2014年3月18日,车臣叛军在其网站“高加索中心”上宣布乌马罗夫已经死亡。
成立
1991年10月27日,杜达耶夫车臣首府格罗兹尼正式宣告退出苏联共产党,并正式宣告车臣独立。不久后,车臣战争爆发。
终结
2007年10月31日,乌马洛夫不敌俄罗斯政府军队的镇压,逃离车臣地区首都格罗兹尼普京正式宣告取消车臣地区独立,车臣战争结束,卡德罗夫克里姆林宫任命为新任车臣总统。
政治
政府
1999年春,马斯哈多夫在车臣建立“沙里亚政府”,成立国家宗教委员会“苏鲁”,解散议会。
司法
马斯哈多夫担任总统时设立了由5名成员组成的车臣伊斯兰教法法院,萨杜拉耶夫担任院长。
外交
1992年1月,格鲁吉亚首任总统兹维亚德·加姆萨胡尔季阿被反对派推翻,杜达耶夫派飞机将他和妻子以及两个子女接到了车臣。
2000年1月,在与车臣代表团举行会谈之后,阿富汗塔利班当局(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宣布承认车臣为主权独立国家。阿富汗执政的伊斯兰运动是第一个承认车臣独立的政府,车臣政府被获准在喀布尔开设使馆。
该国在国际上是完全孤立的,在它存在的十六年中没有得到任何国家的公开承认或支持。同时俄罗斯联邦政府也在外交上施压,要求各国不要对车臣伊斯兰政府给予接洽和承认,因而在2001年阿富汗战争结束后,各国都表示不会接洽该政权。但由于其他国家多持不干涉政策,实际上在车臣地区宣布独立后,来自俄罗斯联邦以外的压力一直都很小。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5 19:16
目录
概述
简介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