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则吉尔老婆子》(俄语:Старуха Изергиль)是苏联作家
马克西姆·高尔基创作的短篇小说,于1895年首次发表在《萨马拉日报》上。
内容简介
《伊则吉尔老婆子》以作者在
比萨拉比亚海岸遇到伊则吉尔老婆子为背景,聆听了她用干枯的声音讲述的两个民间传说和一个生活故事:
第一个故事流传于高加索地区,是关于腊拉的神话传说。一个美丽的姑娘被鹰抓走了,20年后姑娘带着她和鹰所生的儿子腊拉回到了家乡,腊拉是一个英俊健壮的年轻人,但他高傲、冷酷而自私。一个美丽女孩因拒绝了他的拥抱而被他踩死,人们用让他永远孤独来惩罚他。他想自杀,刀却不能刺进他的胸口,最后变成了一个空虚黑暗的影子。
第二个故事讲述的是伊则吉尔老婆子个人的一生。她年轻时是个美人,从15岁起,爱情就成了她生活的主要内容。但是她没有正确的生活目标,一味纵情享乐。虽然她的一生是快乐的,但她活着只为自己,年老的时候只有凄凉和孤独。
第三个故事是关于勇士丹柯的事迹。古时候地面上生活着一群快乐而勇敢的人。后来被异族赶进了密林的深处。为了活下去,他们必须走出去。丹柯是这个族里的一个正直勇敢的英俊青年,他挺身而出带领大家走出密林。然而半途中雷雨来临,林子一片漆黑。在这危急的时刻,丹柯忽然抓开自己的胸膛,掏出自己像太阳般燃烧的心,照亮了整个树林。最后人们走出密林来到自由的草原,而丹柯却倒下死了。
人物介绍
腊拉一只鹰和一个女人生的孩子,强壮、帅气,但身上又多了一份自以为是的冷淡、高傲。他本性是自私的,信奉“保持一个完整的自己,不愿意分一点给别人”的原则,很显然,他是一个极端的利己主义者,并且残暴、自私。他当着所有人的面杀死了一个女孩,也仅仅是因为他需要这个女孩,而女孩推开了他。腊拉是傲慢的,大家和他说话,他高兴就回答,不高兴就静默不语,和族中的长老说话,就像和平辈说话那样,不尊敬长老。最后,腊拉得到了最残酷的惩罚,他无法死去,在阴影中徘徊,成为草原上孤独的影子。
伊则吉尔是小说中的现实人物,与
俄国传统女性不同,青年时代的伊则吉尔勇敢、大胆地追求爱情。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却经受不住岁月的洗礼,她变成了老婆子:身子弯成了两截,曾经是乌黑的眼睛现在黯淡了,而且整天流着泪。她虽然还活着,却已饱经岁月的沧桑,憔悴不堪,没有了血肉,徒有心灵而没有了欲望,虽有双目却已黯淡无光,几乎也成了一个幽灵。年老的伊则吉尔形象和年轻活跃的伊则吉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年轻时她有无尽的精力去寻求她自己的爱情,正是因为这样,伊则吉尔老婆子最终和腊拉一样的结局——变成了腊拉式的空虚的影子。她本可以让自己的生活更有价值,却由于没有伟大的生活目的,最终落得悲凉下场。
丹柯是一位来自部落的美少年,勇敢、向往光明、渴望战斗。外族的入侵使族人陷入了困境,在生死关头,他们只能逃到黑暗的森林里,前进需要穿过阴森恐怖的森林,后退需要面对强敌、死亡的威胁。在族人无法面对强大的敌人,极度恐慌和绝望的时候,丹柯站了出来,带领大家前进,寻找穿越森林的道路。然而,在森林的恐怖环境下,面对雷电暴雨的袭击,族人对丹柯产生了怨恨和愤怒,丹柯为族人寻找道路的同时,还要忍受着族人的指责。为了给大家照亮前进的道路,丹柯抓开自己的胸膛,高举自己燃烧的心,带领族人走出恐怖的黑森林,走出黑暗。最后,在族人为自由而欢呼时,丹柯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伊则吉尔老婆子》不是用一个故事情节,而是用了三个相对独立的故事来表现主题。其中,两个故事是没有时间背景的民间传说,即草原的影子(腊拉)和草原的星火(丹柯)的故事,另一个则是现实生活背景下的人生的卑微旅程——伊则吉尔老婆子的故事。三个故事并非平行或纵列地简单组合,而是包容的分立式结构。所谓“包容”,是指作家以第一人称“我”为视角来安排的叙述层次。小说中“我”与老婆子生活在同一时间背景下,“我”在草原的游历,伊则吉尔老婆子对自己身世的讲述,都是现实社会中发生的事情。而腊拉和丹柯的故事,则是老人对“我”讲述的两个民间传说,是被包容的另一叙述层次。“我”与老人的生活场景,包容着腊拉与丹柯的故事。这样就在时间上造成了当今与远古,现实和虚构的对比,壮烈的尚古精神和灰色的当下生活的对比,表现出作家面对黑暗现实而产生的激愤、悲怨情绪,对壮烈激昂浪漫主义精神的追求。所谓“分立”,是指腊拉和丹柯这两个各自独立故事的安排,在情节上没有联系,是分立的。惟其分立,两个故事产生了强烈对比,构成此篇的主体,表现了作家对极端个人主义者腊拉的揭露和批判,对集体主义英雄丹柯的尊敬和颂扬。两个故事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作家的鲜明立场和爱增感情。而伊则吉尔年轻时勇敢追求爱情和她年老后的憔悴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对人们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三个故事的主人公以自己的方式寻求自由,这展现了高尔基的情感以及对自由问题的思考。他批判利己主义,赞扬了革命英雄主义和无私的自我牺牲精神。
在小说结尾处,作者描写人们沐浴在被雨水洗干净了的新鲜空气和阳光的海洋里。通过分析,这段描写的美好画面是人们通过艰难的斗争,得到的幸福。与接下来描写的现实生活的图景: “草原上黑暗而寂静,云依旧缓慢地寂寞地在天空漂浮,海发出了低沉的忧郁的喧响。”通过这样的强烈对比,使读者看完小说后,自然而然地把英雄故事同现实相对比,从而唤醒人们斗争的愿望,积极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艺术特色
自然风景的描写对于小说的结构和加深人物思想感情的感染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伊则吉尔老婆子》中,腊拉和丹柯的故事便是在神话般美丽的自然风景上展开的。当作者在叙述伊则吉尔时是用浪漫主义笔调再现自然的现实图景,而当叙述到腊拉和丹柯的故事时,却采用了明显夸张的象征性手法。如在丹柯的故事里,写到人们陷入了黑暗的森林时,作者对森林的描写充满了那种神秘的阴森森的色调,使人感到从树木背后出现的胁迫,迫使人们处于极端的险境似的。“伸出它们的满是疙瘩的长手,结成一个密密的网,要把它们挡住一样。并且仿佛有一种可怕的,黑暗的,寒冷的东西正从树枝的黑暗中望着那些走路的人。”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是许多作家采用的表现手法,也是高尔基早期创作中风景描写的特点之一。不过,高尔基在运用这种手法时,又有所创新和发展。其中的“情”是双层的,既有作者的情,也有作品里人物的情,而且常常与拟人化的手法结合运用,使大自然呈现出丰富多变的感情色调,而与主人公的命运紧密相连。
作者描写即将到来的暴风雨:“草原现在变得又黑又可怕,好像里面隐藏着什么东西似的,在这草原的远处,闪亮着一粒一粒蓝色的小火花。”这段描写预示着一个英雄故事的开始,与传说的结尾丹柯成为广阔草原上永不熄灭的蓝色火星相呼应。
在丹柯的故事里,作者写到人们脱险之后:“草叶带着一颗一颗钻石一样的雨珠在闪亮,河面上泛着金光。黄昏来了,河上映着落日的霞光,显得鲜红,跟那股从丹柯撕开的胸膛淌出来的热血是一样的颜色。”这类的色调像一幅鲜艳明快、清新别致的水彩画,其暖色调的画面,渲染出人民胜利之后庄严、欢乐的气氛,并预示了光明的前景,给读者以激昂的情绪感受。
高尔基在《伊则吉尔老婆子》里广泛地采用象征和对比手法,使形象的思想内容趋于饱和,使作品的矛盾冲突显得异常尖锐,使人物性格表现得十分鲜明,从而发出言已尽而味无穷的艺术效果。将崇高与滑稽、歌颂与讽刺形成鲜明对比的情况屡见不鲜。如丹柯——“蓝色的火星”,腊拉——“模糊的影子”,老婆子的声音——“好像用骨头讲话似的”,又如“像夜一样柔和的黑发女孩”。这种语言既含义确切,又意味深长,使他们的特征能迅速地就出现在人们眼前。
出版信息
《伊则吉尔老婆子》在1895年首次登载于俄国高加索地方报社《萨马拉日报》上,下表为该作在国内的出版情况。
作品评价
《伊则吉尔老婆子》布局设计独具匠心,构思巧妙,结构新奇,作家的思想充分体现在了小说的布局上,并且在艺术上有鲜明的特征。首先是全篇充盈的浪漫主义格调。三个故事,情节奇特,色彩鲜明,特别是其中的两个传说,节奏明快,场面生动,感情充沛,构思奇妙;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极强,人物性格的发展富有传奇性;民间艺术的表现方法恰如其分,既保留了民间故事的风格,又以作家提炼过的语言来叙述,使两种文体的特点相得益彰;大自然景物、环境气氛和故事叙述和谐配合,相互烘托,使全篇有一种风景画、风俗画的美;语言富有表现力,富有激情,有声有色。除了这些浪漫主义特征之外,小说的三个故事的连接方法也十分出色。如腊拉和丹柯故事的引人,非常巧妙。细读该作,可以感到一种突元的、令人震撼的艺术效果。(广东省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符玲美 评)
《伊则吉尔老婆子》中,在腊拉、丹柯这两个直接对立的人物身上,高尔基倾注了鲜明的感情引人注目地表现出他对自由间题的思索。而这种思索有它久远的历史渊源,同时,对高尔基后来的文学创作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甘肃省委党校文史教研部主任肖安鹿 评)
作者简介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耶维奇·彼什科夫,苏联无产阶级作家、评论家、诗人,19世纪80年代在喀山参加持民粹派观点的知识分子秘密学习小组,1888年开始过流浪生活。1892年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从此专心从事写作,其早期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作品主要批判资产阶级世界和市侩的卑鄙龌龊,同时也表现人民群众在政治上的觉醒,表达他们对剥削制度的愤怒和抗议。1934年,当选苏联作家协会主席。对苏联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