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诊断中心也叫企业医院、企业保健中心,就是定期或不定期对企业管理状况、经营状况和
财务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深入研究,找到问题背后的原因,从各个层面提供解决建议。企业诊断,是由具有丰富经营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
专家,与企业有关人员密切配合,应用科学的方法找出企业经营战略和
经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改进方案(建议);当受诊企业接受改进方案(建议)后,则负责培训人员,帮助指导企业实施改进方案。
企业诊断要点
企业搞好诊断的要素:企业诊断要素,是指企业搞好内部诊断必须具备的条件。总结科龙公司多年的实践经验,要搞好企业诊断,不管诊断对象是企业什么领域的工作,必须具备以以下6方面的条件:
诊断组、诊断组长和诊断人员;诊断工作程序和诊断调查提纲;诊断调查和找问题点的技法;诊断报告和改进方案;结合实际培训人员;指导和帮助改进。
对企业诊断要素的要求:
诊断组、诊断组长和诊断人员精干的诊断组不管企业领导主持的诊断还是经营顾问组织的诊断,都必须组成诊断组;诊断组的人员要少而精,一般3-4人,最多不超过6人,被诊断对象内容多时可适当增加。
诊断组组长的人选关系到企业诊断能否取得成功。要求诊断组长除应具有知识面广、经验丰富、思想敏捷、反应快的特点外,还应具备善于观察、分析、归纳和正确判断的能力;并且应是被诊断工作领域里的专家。
诊断人员参加企业诊断的人员,应具备两方面的知识和技法,一是与被诊断工作领域有关的
业务知识;二是进行诊断调查和发现问题的技法。
诊断工作程序和调查提纲1.企业诊断的工作程序,是以经营顾问为诊断
组长进行的诊断工作程序,也适用于企业最高领导和企业专业主管领导主持的诊断。
1.做好诊断的准备工作
公司领导批准诊断;经营顾问起草“诊断工作计划”,提出诊断组人员名单;批准成立诊断组,诊断组一般由3~5人组成,经营顾问任组长,诊断人员由有关部门抽调;参加诊断的人员应接受过专门的
培训,取得资格证书;经营顾问编写“诊断调查和评价提纲”,以及评价打分找出问题点的办法;进行诊断调查召开与诊断专题有关部门领导人员会议,企业领导安排诊断工作;诊断组提出要求;诊断组集中或分成小组去各部门按“诊断调查和评价提纲”进行调查,作好记录;调查采用“听、看、问、查”的方法一查到,摸清现状。
总结分析编写诊断报告诊断小组对调查来的资料、信息进行分析,写出书面小结;诊断组全体人员听取调查情况汇报;应用统计技术分析汇报的调查情况,找出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诊断组长提出诊断报告的提纲,由全组讨论审定;诊断组长起草诊断报告,提出改进建议,全组讨论通过;与被诊断部门领导对“诊断报告”交换意见;同意后向被诊断部门领导和有关人员作报告;帮助并指导实施管理改进经营顾问为有关人员进行讲课培训;经营顾问帮助并指导各有关部门针对诊断报告问题点制订改进方案;指导各有关部门实施“改进方案”,必要时,在某些管理方面,经营顾问应作出改进示范,以便使改进能做到典型引路;经营顾问指导或配合有关部门对改进成效进行确认,追踪成效。
2.诊断调查提纲
为了使诊断不会偏离诊断的目的和范围,在诊断调查前,应由诊断组长亲自或组织诊断人员拟订“诊断调查提纲”。“提纲”应覆盖被诊断工作的范围和内容;“提纲”应以提问的方式,按被诊断工作内容分层次逻辑地列出;“提纲”应具有可操作性。以便按“提纲”调查,避免漏项,找出问题点时能依据“提纲”评价打分,并根据评价打分确定问题点。
诊断调查分析和确定问题点的技法
1.调查的技法
企业诊断为了全面掌握情况,对被诊断领域工作不能采用抽样调查,必须进行全面调查。常用的调查方法,是
调查研究法。为了便于掌握,可将调研法概括成四个字“听、看、问、查”。
听:诊断人员听被诊断工作领域有关人员按“调查提纲”进行介绍;除介绍工作状况外,还应提供书面的证实文件、资料或记录。
看:诊断人员察看与被诊断工作领域有关的现场、文件资料和实物。
问:诊断人员在听、看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请有关人员解答。
查:诊断人员根据听、看、问的结果,顺藤摸瓜,核实听、看、问的实际情况,向生产工人、基层工作执行者提问,察看
原始凭证等。
企业诊断应用调研法时,还可应用一些科学的统计工具,例如
调查表法、KJ法等,以
问卷调查、
民意测验等方式来收集数据和情况。对调查收集的数据、资料和情况,在新老QC七种工具中选用适用的统计工具,例如排列图、
因果分析图进行统计分析,使收集的数据、资料和情况形成信息,供评价和确定问题时使用。
2.评价确定问题点技法
综合分析获得的信息,按“诊断调查和评价提纲”逐项进行评价打分,并依据打分结果确定其是不是问题点。
评价打分一般分为五档:
0:未做;0.2:才开始做或做得很差;0.5:及格的下限,即才达到及格的水平;0.8:做得较好,但还有缺点需要改进;1.0:作得很好,挑不出毛病。
根据评价打分结果和“
调查表”规定职能或活动的重要度,确定其是否是问题点。
A级职能或活动,未评满分即为问题点;B级职能或活动,评为0.8级以下即为问题点;C级职能或活动,评为0.5级以下即为问题点。
诊断报告
“诊断报告”是企业诊断的“产品”,是全体诊断人员辛勤脑力劳动的成果,它是被诊断部门和或管理工作进行整改的依据。因而,要求内容全面,言词恳切,既能准确地反应事实现状,又能成为推动改进管理的动力。
简介
把企业看成一个生命体,专业人士运用各项指标对其进行深入了解,并得出基本结论的过程。 也就是指企业调查人员深入到
企业现场,直接进行调查研究,在掌握
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企业进行定量和定性的综合经营分析,找出经营中存在问题,提出改善
经营管理的建议,并在执行中进行指导。
“有病治病,无病养身”,其实企业也一样,企业诊断已经与企业管理密不可分,许多国际知名大企业定期会邀请
管理咨询公司进行
管理诊断,挖掘存在的管理问题,提升
管理能力,提高
经营管理和
盈利能力。世纪纵横全面推出企业诊断中心,为企业提供诊断服务。
综上所述企业诊断任务有三项:一是帮助企业找出或判断生产经营上的主要问题,找出主要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二是指导实施改进方案;三是传授
经营管理理论和科学方法,
培训各级管理干部,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素质。作为顾问,真正唯一值得去做的工作是教育——教会客户及其下属人员自己能更好地进行管理。“不光是送给你一条鱼,更重要的是教会您钓鱼的方法”。
企业诊断已形成了一种社会性的服务行业。企业诊断与
企业咨询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企业讲,
企业咨询就是请别人在生产经营上给予忠告性的帮助;企业诊断则是咨询机构或经营顾问,为了完成企业咨询的委托到企业进行调查诊断,帮助企业找出并指导企业解决
经营管理上的问题。欧美习惯地称为“企业咨询”,日本则习惯地称为“企业诊断”。
(推荐资料:企业诊断与咨询工具大全)
比较
体系审核和管理评审的含义
质量体系审核的含义——ISO8402:1994术语标准没有单独给出定义,只对质量审核给出了定义,但它包含了质量体系审核。ISO8402:1994对
质量审核的定义是:“确定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
计划的安排,以及这些安排是否有效地实施并适合于达到预定目标的有系统的、独立的检查”。体系审核有
内审和外审之别,不管是内审或外审,都是对实际开展的质量活动,是否符合
计划文件的检查和评价。管理评审的含义——管理评审实际就是
质量体系评审,ISO8402:1994标准规定的定义是:“由最高管理者就
质量方针和目标,对质量体系的现状和适应性进行正式评价”。 管理评审是以实施
质量方针和目标的
质量体系 (ISO质量体系)
体系审核、管理评审和企业诊断的异同
从上述三者的含义来看,三者最大的共同点都是通过调查、评价、提出问题,促使企业改进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素质;其最大不同之处就是在于它们检查、评价管理工作的范围和要求不同。体系审核、管理评审的检查、评价范围,仅限于企业
质量方针和质量管理方面,其范围较窄。而企业诊断则包括了企业经营战略和生产经营的全部工作,
质量方针和质量管理仅是其诊断的一个方面。
由来和发展
企业诊断起源于美国,美国称之为管理咨询。美国早在19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了管理咨询服务。当时的欧美企业,往往资产的所有者就是企业的经营者,由于这些人中有些不善于经营,致使企业萧条,甚至濒临倒闭。为了摆脱困难的处境,往往求助于社会上的技术咨询机构,请这些机构派专家或经营顾问到企业进行诊断。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中小企业为了同大企业竞争,但它们又缺乏人才,只好求助于社会上的技术咨询机构,对企业进行诊断。在这种需求形势下,企业诊断就在欧美国家逐步地发展起来。美国已有咨询公司2500多家,一些大型咨询公司的分支遍及世界各地,还有数以万计的个人咨询服务站,每年营业额高达20多亿美元。
日本的企业诊断,是学习欧美的做法,近十几年发展很快。日本企业诊断发展快的原因,与美国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开展竞争的原因相同。日本中小企业约占日本企业总数的99%,占企业总人数的70%左右,占全部企业销售额的50%,它们在日本工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这些企业生活福利条件差,同大企业相比,人才相当缺乏,无法同大企业竞争。日本政府为了控制大企业垄断,扶持中小企业,提倡企业诊断制度。1948年日本政府颁布了《中小企业诊断实施基本纲要》。由于政府提倡,再加上诊断确实有效果,所以企业诊断发展很快,很多以诊断为职业的民间团体也就应运而生。到八十年代后期,日本从事企业诊断的经营顾问和诊断士有3万多人,这些人都是有多年企业工作经验,又经过一年的专门训练,结业时经过严格考试合格后,发给诊断士资格证书。日本的企业诊断对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我国的企业诊断是随着TQM引进的。原机械工业部是我国开展企业诊断最早的
部门,早在1981年,机械部就曾对成都量刃具厂、南京第二机床厂、上海变压器厂和第二汽车制造厂等企业的质量管理进行过诊断。以后,中国企协、中国质协以及各省市和各行业协会都增设了咨询机构,开展过企业诊断,只不过当时都是为了创省、部、国家质量管理奖而进行企业诊断的。1991年创奖停止,企业诊断也就随之减少直至停止。到1993年,为了贯彻ISO9000系列标准和进行体系认证,企业需要诊断,社会上随之出现了为了
贯标认证的咨询机构。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有几十家。近一年多来,诞生了若干个指导企业搞好经营的顾问公司。它们服务的领域和范围虽然不同,但都是社会上的咨询服务机构。随着
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和市场竞争形势的发展,指导企业搞好生产经营的顾问公司将会迅速地发展增多起来。
重大意义
企业诊断可使企业知己知彼,针对存在问题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和采取对策措施。因而企业诊断是一项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重要活动。特别是对处于改革深化、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健全的中国企业,更有其特殊的重要意义。 具体地讲,企业诊断对企业生产经营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促进管理改善,提高经营成效水平
开展企业诊断,特别是企业最高领导者亲自主持的企业诊断,就可掌握企业生产经营运作的现状,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强项、弱点和问题点都可掌握的一清二楚;企业领导就可使企业经营扬长补短,就可针对问题点及时调整经营战略,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改善管理,提高企业营运作成效的水平。
促进企业实施年度经营方针和目标
企业领导主持对年度方针目标实施进行诊断就可掌握年度方针目标进展情况,发现实施中存在的重大问题,通过印发诊断报告,提出的改进建议和企业领导提出的要求,就可对实现
年度经营方针和目标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提高目标的实现率。
为企业发展策划提供必要的依据
企业制订或调整经营战略和编制企业发展规划,企业经营现状和自身的条件是重要的依据之一。通过企业诊断和编写的诊断报告,就可满足企业发展策划的需要。
弥补企业领导知识和能力的不足
企业领导希望企业生产各方面都能作到出色,但由于受知识水平和能力所限,很难亲自去各个经营工作领域中进行调查和推动。通过企业诊断,就可为领导提供各个经营领域中存在主要问题和改善的方案。这样,就可弥补领导知识和能力的不足。
企业领导亲自诊断的四点好处
企业领导为了主持诊断就必须学习拟诊断领域的专业管理知识,从而促进企业领导提高自身的素质。由于企业领导亲自诊断深入企业各个领域进行调查,从而可掌握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特别是那些有问题而平日下属不愿汇报的实际管理情况。 通过企业领导亲自诊断,深入基层交谈,使领导与
员工的关系得到改善,密切了干群关系。由于企业领导平日工作忙,基层领导和
员工很难与企业领导有机会接触。企业领导亲自诊断深入各部门进行调查,与基层领导和
员工研究改进管理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对员工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和激励。
企业诊断的特征
(1)高层次
(2)全方位
(3)技术性强
企业诊断的任务
(1)对经营状况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找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2)提出改善
企业经营的具体方案,指导企业实施诊断方案,对症治理
(3)预防问题和“弊病”的产生,防患于未然,保证企业正常运行和发展
(4)改善经营管理,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企业诊断的类型
(1)根据诊断人员组成可以划分为外来专家诊断和企业内部自诊
(2)根据诊断范围划分,可以分为全面诊断和专题诊断
(3)根据诊断时间划分,可分为一次性(短期)诊断和长期诊断
(4)根据诊断的内容来划分,可以分为环境诊断、战略诊断、经营策略及经营成果诊断、组织诊断、技术设备诊断、资源开发诊断和投资项目诊断等
企业诊断的方式
企业诊断的方式,一般可分为企业内部人员的诊断和企业外部人员的诊断两种。
按介入深度可分为专业诊断和企业全息诊断。
企业内部人员诊断
具有费用低、诊断时间安排企业能自主、介绍情况的时间短等优点;其最大的缺点是对企业生产经营上的问题往往习以为常,视而不见,不易发现问题。
企业外部人员诊断
其优点是客观公正,冷眼观察,易于发现问题,其缺点是费用昂贵,诊断时间需协商,介绍情况的时间长,特别是国内有些咨询机构的咨询人员,缺乏实践经验,提出的改进方案,缺乏可操作性和有效性,致使企业花了人力、物力、财力、时间而得不到预期的效果。
(企业诊断管理大全 企业诊断的技巧)
诊断步骤
企业间接环境诊断步骤
(1)确定各式各样环境因素对企业经营的影响程度
(2)确定各环境因素的重要性
(3)将影响分值与重要性权数值相乘,得到该因素对企业经营影响的总效果
(4)将诊断小组每个诊断成员的打分结果进行加权平均,得出环境因素影响的最终结果
(5)将每次诊断结果,按分值高低排序,得出企业经营一般环境的改善状况
中小企业诊断
中国企业界,数目最多的企业是中小企业;占税收总额半数以上的企业是中小企业;诞生最快、倒闭也最快的还是中小企业。或许正是这些原因,中小企业越来越引人注目。当然最为关注的还是中小企业经营者——这个充满创业激情和发展困惑的特殊人群。我的企业如何生存?我的企业能否长大?我怎么才能摆脱终日缠身的困扰?中小企业是承担经营压力最大的一个群体。
关于企业大小划分标准历来说法不一。国家针对工业企业出台了一个标准,我看主要是从固定投资额、设计生产能力、产值等单方面或多方面的综合来界定的,有一定科学性,但还是有些局限。比如像“意丹奴”这类仅拥有品牌而没有生产车间,
市场份额却很大的企业,你说它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呢?我们主要从市场表现来划分,比如产品销售区域、区域市场占有份额和销量及企业在一定区域内的知名度等等,同时也参照国家规定的那些硬指标。我们的分法多注重感性,是为了满足策划
业务的需要,科学性差一些,不足为大家参考,但基本上和常规分法相吻合。比如,我们所说的中型企业就是具备一定规模、在特定区域内有较大影响的企业,实际上
地方企业多一些。
中小企业是最需要策划帮扶的一个群体。第一,它们多处于经营者出山下海的创业阶段,经营经验少,运作能力弱;第二,有一定基础的中小企业处于长期过渡阶段。小企业怎么过渡到中型企业,中型企业怎么向大企业发展?经营者运作这类问题受着多方面制约;第三,中小企业数目多,涉及面广,好多人将其当成养家立命之本,发展不好足以影响社会稳定;再有就是这一群体多是资本实力薄、抵御风险能力弱,有的经营水平还很低,实际上是承担着比大企业更大的经营压力。为中小企业策划实际上就是把策划卖给了最需要的“消费者”。尽管策划工作难度大一些,收费也上不去,但很有挑战性,从而魅力无穷。
中小企业承担着众多经营压力。由于中小
企业经营者出身不同,背景各异,经济实力、经营水平、自身修养都千差万别。他们的经营压力主要是由此带来的诸多经营风险,可以说贯穿于企业创建和发展的全过程。首先是投资项目的选择,直接影响新建企业的成败;第二是具体经营能力能否适应创建期,尤其面对创业艰辛的心态;第三是能否把握住经营者综合素质能否随之提升,以适应完成企业规格升级的需要;第五是在品牌延伸、事业领域扩张、经营业态调整等方面的重大
战略调整能否确保稳健发展以促成进一步的发展。其中因为
管理能力滞后于企业升级和稍有规模而盲目扩张所导致的失败最为常见。以上是
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几个关键转折点,而贯穿
企业经营全过程的
形象管理、
品牌塑造、市场营销、广告推广等等经营细节,稍有不慎或偏差也有可能给企业带来致命打击。
当然,大企业也同样存在上述风险,但应该看到,同样的偏差或疏漏对于不同规模实力的企业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这就是中小企业要承担更大的经营压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必要性
1.授予企业之先天强度
首先应选择具有长期安定性且能获得预期利润之企业为前提条件。亦即选择适当的企业,以确保其先天强度之机能。以人作比喻,则为生育强健之婴儿。然人与企业之最大差异为人不能重生,而企业则可以重生。为顺应外在条件之变动,而变更企业或产品部门亦可包括在此机能之内。
2.不断地开发与革新
要使企业具有先天强度,但并非绝对不变。在不断进步与发展之社会中,经常有许多坚强之竞争者出现,故为保企业之优越地位,须经常留意开发与革新,以适应其客观情势。
此机能是以储备企业之潜力为主,故往往为只顾眼前或正陷于挣扎中之企业所忽视,亦为沉迷于经营者个人之享受、挥金如土之企业所忽视。故此机能具有深厚的投资性及战略性的色彩。
3.增强潜力
企业经常有不景气、灾害等不能预期之危险发生。为防万一,须保持缓冲之优势。在万一事故发生时,具有高度技术或
管理能力之人才亦为其救星;但最可靠者莫过于金钱。因此企业之经济强度——资金之流动性与安定性等为重要的因素。
4.提高改善之机能
企业之竞争逐日剧烈,并非可以长期预见。故切勿以静态的计划或预定为满足。需要时时刻刻顾及更合理的改善,以期获得更多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