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子
民俗
拼音是fèn zi,基本意思应该是:某一个组织或家庭或个人办理一件大事,如结婚、丧葬,自己的财力负担不起,其他的人对其提供帮助而奉献出的财物。
基本释义
份子 fèn zi
用作:主语宾语
1.合伙送礼时各人分摊的钱。
组词:份子钱凑份子
用作:主语宾语
例句:
(1)同事们为了庆祝老板的生日,一起凑份子买了一个大蛋糕
(2)为了给新娘一个惊喜,我们决定每人出一份子钱,共同购买一份特别的礼物。
2.(北京话)泛指做礼物的现金。
组词:出份子随份子
例句:
(1)这个月,光份子就一千多块钱。
(2)在婚礼上,除了实物礼物外,很多人也会选择送份子作为祝福。
详细释义
份子 fèn zǐ
1.若干人均摊等份额的钱同办一件事。
清·曹雪芹红楼梦》:“老太太出主意让凑份子给凤姐过生日。”
2.集体送礼时各人分摊的钱。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莫非是那一位同寅的喜事寿日,大家要送戏?若是如此,我总认一个份子,戏是不必点的。”
鲁迅故事新编·理水三》:“他们在家里休息了几天,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替他们接风,份子分福禄寿三种,最少也得出五枚大贝壳。”
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六:“大家也知道他破费不起,自己也都是些对付能过的小户人家,就凑成份子买了些现成的龙凤喜联给他送一送礼。”
3.泛指做礼物的现金。
丁玲《团聚》二:“他是没有嗜好的,应酬却不小,每月的份子,至少常是七八块。”
4.属于一定阶级、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表示“成员”的意思。
洪深《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六章四:“集团当然是由许多人物构成,但成了集团之后,它自己有力量有生命,是独立的真实的一整个,不依仗着集团中任何份子,而比集团中任何份子更为重要的。”
新华日报》1938.7.2:“尤需严厉惩办借征兵而勒索舞弊的份子。”
5.构成某一整体的各个体;归属某社会群体的人。
勘误
常见有用法为“作为集体的一份子”或者“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等中的“一份子”如今应作“一分子”,和“恐怖分子”、“知识分子”等类似词汇中用法相当。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2001–12–19 发布、2002–03–31试行《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该表解释说:“此词是指属于一定阶级、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如“地主~|知识~|先进~”。与分母相对的“分子”、由原子构成的“分子”(读fēn zi)、凑份子送礼的“份子”(读fèn zi),音、义均不同,不可混淆。”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9 20:29
目录
概述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