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洞、吊桶环遗址
中国南方地区的洞穴遗址
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大源镇,是一处旧时代时代末期向新石器时代早期过渡阶段的重要遗址。
历史沿革
1962年考古调查中,仙人洞遗址被发现。1962年、1964年,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开展了两次小规模发掘,获得了较为丰富的人工遗物、动物骨骼和烧火堆等遗迹现象。
1993年、1995年,以世界考古学家、美国的马尼士博士为首的中美联合考古队两次对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举行考古发掘。
1999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开展了第三次发掘。
遗址特点
综述
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位于江西万年大源乡石灰岩丘陵地区一个东西长近4千米、南北宽约1千米的山间小盆地,其中仙人洞位于盆地北部小河山的山脚下,为洞穴遗址;吊桶环位于盆地西部山顶上,为岩厦遗址,两者直线距离约800米。遗址四面高山环拱,中部为条带状凸起,形成了葫芦形的大源盆地。当地石灰岩溶洞发育,仙人洞洞口开阔并向前伸呈岩厦状,吊桶环则位于仙人洞旁的一处条形山坡之上,为一穿透式岩棚。大源河从盆地中东面流经仙人洞旁,周边环境多样,自然资源丰富,是早期人类理想的居住环境。是一处旧时代时代末期向新石器时代早期过渡阶段的重要遗址。。两洞穴处于同一地理单元,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应属于同一聚落人群的先后两个活动地点。遗址先后考古发掘出土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烧火堆、人头骨、人股骨、大量动物骨骼等。
文化堆积
仙人洞、吊桶环遗址的文化堆积分属于三个时期,早期以吊桶环下层为代表,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测定年代早至距今19770±360年。中期以仙人洞的下层和吊桶环的中层为代表,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测定年代早至距今14160±90年。仙人洞上层与吊桶环上层属新石器时代早期,年代在距今12000~8800之间。
仙人洞遗址
仙人洞遗址系统研究成果表明,约25000年前,当古人类开始在这里生活的时候,他们所面对的是一个宽阔的溶蚀洼地,古大源河蜿蜒其间,仙人洞前是广泛的河漫滩平原。随着末次冰期冰盛期的结束和气候变暖,降雨增多,古大源河水深加大,河流沉积物不断加积,河水可以间歇性地进入仙人洞,并给洞内带来大量的泥沙。人类应当是在低水位时进入洞穴居住,而高水位时洞穴被淹,人类则离开洞穴。如此反复,一直持续到距今9000年前后。
仙人洞的洞厅是古人最主要的活动空间,各个层位都发现了一定数量的烧火堆,其附近常常发现有动物骨骼遗存,可以推测古人当时便是在这些火堆周围肢解鹿类、野猪等动物并烧烤分享、敲骨吸髓。从出土动物骨骼的情况来看,古人的肉食种类和比例一直相对稳定,鹿科动物占消费数量的50~80%,野猪占10%左右,其他动物所占比重都较小。
吊桶环遗址
吊桶环遗址为约百米高的通透溶岩,因形似一木桶吊环而得名吊桶环。是仙人洞居民狩猎的临时性营地和屠宰场。
文物遗存
综述
仙人洞、吊桶环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物有石器、陶器、骨蚌器等人工制品以及人骨和水、陆生动物遗骸等。陶器多为器腹片,也有少量器口片,无可复原陶器。器类单纯,可辨器形主要为圆唇或尖唇直口的圜底罐(釜)形器。陶土中多加有羼和料,多数是粉碎的石英岩。陶器制作方法包括两种,一为泥片贴筑法,一为泥条(圈)盘筑法。出土石器包括打制石器、穿孔石器、局部磨制石器和类似细石器的石片等。骨器有锥、簪、铲、凿、镞、镖和投掷器等,有的骨器和骨片上有刻划痕。
石器
仙人洞、吊桶环遗址出土的石器组合表明当时的食物资源获取方式以狩猎为主,特别是遗址的最早阶段,石器组合以利刃便携式的小型石器为主,其后才逐渐出现适合处理植物类资源的大中型石器如砍砸器等,并在晚期出现了穿孔重石、磨盘等磨制石器。
陶器
仙人洞、吊桶环遗址出土的陶器主要使用泥条圈筑的方法成型,再经过简单的修整和装饰,之后用露天篝火烧制而成,烧成温度较低。陶器的器形比较简单,早期可能只有直口的“U”形圜底罐一种,晚期开始出现有颈的鼓腹圜底罐和深腹钵。根据陶片表面的使用痕迹推测,晚期的两种陶器功能应当有所不同,前者可能为炊器,而后者则为盛器。在整个人类发展史上,陶器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这是人类创造出的第一种人工材料,是在土与火的结合基础上实现的技术创新。由此开始掌握并不断提升的高温技术,对于更晚时期的陶瓷和冶金手工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陶炊器和容器代表了一种新的食物加工方式的出现,人类从此在烧烤之外,还可以通过蒸煮的方式加工食物。从仙人洞遗址出土石器组合等反映的资源利用方式等可以看出,距今2万年前后陶器的出现与植物在食物资源构成中所占比重的增加表现出一定的同步性,正是对一些无法生食又难以直接烧烤的植物资源的利用催生了陶器在当地的出现。
植硅石
仙人洞、吊桶环遗址发现了12000年前的野生稻植硅石和10000年前的栽培稻植硅石,是世界上考古已知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遗存之一。
历史文化
出版刊物
2014年8月,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编撰的《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正式出版发行,是对该遗址持续二十多年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的系统总结。北京大学张弛负责该发掘报告的整体编写工作,王幼平、黄蕴平参与编写了石器部分报告内容。该报告荣获了2014年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称号。
文物价值
综述
仙人洞、吊桶环遗址揭示了人类由旧石器时代末期向新石器时代早期过渡的这一重要历史历程,在探索中国乃至世界文明起源问题上有着重要地位。考古发掘揭示了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完整而清晰的地层堆积,是考古已发现中国旧石器时代末期向新石器时代早期过渡地层关系最为清晰的地点。遗址还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陶器和栽培稻植硅体,揭示了人类社会由旧石器时代的攫取经济过渡到了以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经济为主的新石器时代。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革命——“新石器革命”。
稻祖
仙人洞、吊桶环古文化遗址,发现了现今人类所知年代最早的用野生稻驯化为栽培稻的物证。通过挖掘出土了数以万计的人类遗物几自然遗物。通过对土壤中的孢粉和植硅石分析,发现了人类将野生稻经人工驯化为栽培稻的实物证据。从而把世界稻作起源由河姆渡的7000年前推移到12000~14000年前。这个发现,先后被评为199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八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三和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江西万年是当今发现的最早种植人工栽培稻的地方”,并亲笔题写了“野稻驯化万年之源”。
陶源
1995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在仙人洞洞穴出土了280多块破陶片。科学检测,这些陶片存在于约两万年前,比之前在东亚各地发现的最古老的陶片还早2000至3000年,是考古已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制陶遗址。研究小组对出土陶片所在的地层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对地层含有的动物骨骼等举行了分析,判断这一地层形成于1.9万年至2万年前的冰河时期,证明了东亚的狩猎和采集活动比农耕要早一万年。经过江西考古人员对陶片进行研究和比对,利用现代技术,复原出了世界上第一件陶器——直口圜底夹砂陶罐。该陶罐口径20厘米、高18厘米,是世界考古已发现年代最早的成形陶器,被誉为“天下第一罐”。研究成果于2012年在国际知名期刊《Science》上发表。
中国原始文字最初萌芽
仙人洞出土的鱼骨镖,刻有大量的符号。这些符号长短不等,形态不一,有些像笔画,有些酷似阿拉伯文字。这些符号还无法辨认。但是,这些有意刻画的符号不是毫无意义的,推测是中国原始文字最初萌芽。
最早猎物分配、货物交易场所
吊桶环遗址发现的大量鱼骨和兽骨推断,此遗址是世界考古已发现的最早的猎物分配、货物交易场所。
保护措施
2001年6月25日,仙人洞、吊桶环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6月,仙人洞、吊桶环遗址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
所获荣誉
仙人洞、吊桶环遗址被评为“‘八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仙人洞、吊桶环遗址被评为“199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仙人洞、吊桶环遗址被评为“1995年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二等奖”。
2001年3月,仙人洞、吊桶环遗址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仙人洞、吊桶环遗址被评为“2012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
2021年10月,仙人洞、吊桶环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大源镇。
交通信息
自驾:自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仙人洞、吊桶环遗址,路程约15.2千米,用时约22分钟。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7 12:04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遗址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