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丰大夫第又称“仁厚温公祠”,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镇,始建于明弘治三年(1490年),是梅县区当地最大的围龙屋。整座屋宇有四进三堂三围八横,规模宏大,气魄雄伟;规模最大的时候有400多间房子,能够居住近五百人。它是唯一入编《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一书的客家围龙屋案例。
历史沿革
群丰大夫第始建于始建于明弘治三年(1490年),历经后世十多代人的持续建设,有530年的历史。
20世纪70年代,群丰大夫第曾同时居住了当时的2个生产队共400多人。
建筑格局
群丰大夫第是典型的客家聚族而居的围龙屋,也是梅县地区最古老和庞大的家族建筑群。群丰大夫第融合了宗祠与民居等多种功能,整个建筑群规模庞大,占地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加之门前弦长约76米、弓高约50米的半月形池塘,构成了家族民居建筑卷地而立和“单姓成村”的宏大建造。
群丰大夫第因选址地点北部的丘陵隆起,而座西北朝东南方向建设,建筑纵深长87米,面宽约120米,由中轴的堂屋、两侧的横屋、后部的围屋以及化胎、池塘5部分组成,构成了“四进三堂八横三围龙”的庞大建造。整个建筑群有供居住用的房间390间,还建有百余间生活辅助用房,在其家族聚居的鼎盛时期,曾住有温氏族人90余户400多人。
群丰大夫第将温氏家族的祠堂设置在正中,构成了贯通的中轴线。中轴线空间由上、中、下三堂构成,为祭祀空间和祭祀场所,中轴线与围屋相交处设有储藏祭祀用品的厅堂,组成了家族神圣空间,承担了凝聚家族精神活动的功能。以家族的精神生活空间为骨架,组织起两侧的生活空间,在中轴线的两侧建有8列平行的平房(八横),每列平房由3段各5间组成,为家族人群的主要居住空间。后部的3条弧形房屋(三围龙)多为各户的就餐间、厨房灶间、储藏间等生活服务功能用房。围龙屋和上堂之间的场地为“化胎”,是关乎客家人家族人丁兴旺和命运繁荣的关键所在,也是家族聚族生活繁衍在空间形态上的标志。仁厚温公祠的化胎为祖公厅后的龟背形隆起土包,弧形的化胎地面上铺设鹅卵石。
文物遗存
群丰大夫第内有两株巨型苏铁树,历经450多年风雨依然枝繁叶茂,古朴苍劲。这两棵苏铁都是雌铁树,由于得到了精心管理,长势良好,它们几乎年年都开花。一朵苏铁的干花呈褐色,形状奇特,像极了飞翔中的凤凰,因此温家人把苏铁树叫做‘凤头树’。
“凤头树”的学名叫
四川苏铁,为仁厚祠十一祖妣杨氏亲手栽种,每丛占地100多平方米,各有60多个分支,每丛外围要30个人拉手才能围拢,是国家一级保护涉危植物。
2005年,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专家、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苏铁专家组成员
陈家瑞等前来实地考察,并出具了《关于广东梅县丙村镇仁厚温公祠内生长的古苏铁树鉴定书》。
《鉴定书》中说,苏铁是世界现成最古老的种子植物,在学术研究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重要的花卉植物,因此,苏铁类植物现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中国政府列入一级保护濒危植物。广东梅县丙村镇仁厚温公祠内生长的两棵古苏铁是中国,也是世界罕见的古苏铁。
历史文化
民间传说
关于群丰大夫第,有一则民间传闻,收录在《广东民间故事全书》(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编纂)内。传闻讲述的是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与仁厚温公祠的渊源:据传,明朝初年,刘伯温南下避祸被温公收留,隐居数年后起复。临行前,为了表示对温公的谢意,刘伯温点出三块风水宝地,嘱言在此三块宝地上开创基业,可保温姓子孙昌盛。后来,这三个地方均开基繁衍,其中第三块宝地就是如今仁厚温公祠所在。
围龙屋
所谓围龙屋,“龙”指的是屋后山峦的走势,“围”指的是半圆形的屋子。客家人建屋大都在依山傍水的丘陵山麓,宅基选择以山脉来势雄健,山麓结基平坦、宽敞,周围绿水回环的地方,此被视为“风水林”。靠山修建屋子,整体呈半圆形,前低后高,方位一般坐北向南。屋前为半月形池塘,具有蓄水、养鱼、防火、防旱等作用。半圆池塘与半圆围屋相配搭,便成了“天圆”;而在这中间,一般建有方形堂横屋,为“地方”,二者相结合,是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的体现。
保护措施
2012年10月20日,棣华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群丰大夫第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镇群丰村。
交通
参考路线:从梅州城区秀兰桥出发,沿省道S223东行行约30千米,左转经过剑英大桥直行约3公里右转,再行1千米可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