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理智新论
哥特弗利德・威廉・莱布尼茨编著的哲学著作
《人类理智新论》是德国哲学家哥特弗利德・威廉・莱布尼茨编著的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65年。
内容简介
《人类理智新论》是作者同洛克的《人类理解论》进行辩论的作品,在书中,莱布尼茨与洛克进行了逐章、逐节、甚至逐句的辩论,因而书的全部章节及标题都和洛克的著作大体相同。《人类理智新论》分为四卷,第一卷讨论天赋观念和真理问题,第二卷讨论知觉和一般概念,第三卷讨论语言的认知运用,第四卷讨论各种认知命题和其中出现的推理。
《人类理智新论》采取对话的形式撰述,对话的双方是斐拉莱特(原意是“爱真理者”,它代表洛克)和德奥裴勒(原意是“爱上帝者”,它代表莱布尼茨)。莱布尼茨在辩论过程中集中地阐述了自己的唯心主义理性派的认识论、唯心主义的先验论以及天赋观念论。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莱布尼茨时代的德国和西欧其它国家相比要落后得多。德国自从宗教改革失败以来,封建地方割据势力更加严重,在整个德意志境内,有300多个封建小国,50多个自治城市,依据许许多多的封建贵族的领地,这些封建割据地区各自为政,不仅在政治上阻碍了德国的统一,而且在经济上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从而使德国的资本主义非常落后。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主要在德国领土上进行,这给德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损害,并导致了德国的封建势力更加地顽固。在这种情况下,处于夹缝中的德国资产阶级就非常的软弱,他们虽然希望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但是又不能进行自己的政治和经济要求,因此只是希望在封建国王的统治下取得一点发展的空间。德国资产阶级的这种软弱性必然反映到思想文化上,莱布尼茨的《人类理智新论》中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就是德国资产阶级软弱性的体现。莱布尼茨这部著作写作的直接的动因是洛克的《人类理解论》,在这部著作里,洛克坚持唯物主义的思想,明确地提出了白板说的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思想,并批判了天赋观念论的唯心主义,这充分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追求科学进步、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和努力。而这种观点与莱布尼茨的唯心主义的思想是冲突的,为了反击洛克的观点,莱布尼茨就以几乎相同但又不同的书名创作了这部体现他的哲学思想的著作。
1707年,莱布尼茨给一位朋友写信谈他的《人类理智新论》,他在信中指出,其写作该书的目的是使各种问题清楚地显示出来,而不是反驳另一个人的种种观点。此著大约完成于1707年,但是,因为洛克已于1704年去逝,莱布尼茨拿不准是否出版此著。结果,直到莱布尼茨谢世半个世纪之后,此著作才得以付梓。
作品思想
在该书的一开始,莱布尼茨就继承古代柏拉图和近代笛卡儿的唯心主义的先验论的认识论的思想,积极鼓吹带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观念和知识的天赋性。莱布尼茨对柏拉图的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十分赞扬,并说自己的认识论思想同柏拉图的观点完全相合。他一方面赞扬柏拉图,另一方面对于亚里士多德以及当时的唯物主义所主张的,关于认识来自感觉经验的反映论观点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在他看来,人们常常以为,自己的心灵好像是受某些外界的影响似的,或者它们好像是具有门户或窗户以收受消息似的。其实这种想法是一种坏的习惯。在人们的心灵之中,关于一切时候之一切种形式都早已经具有了,凡是在人们的心灵中事先没有其观念的东西,人们都是不会知道的。在他看来,像几何学、数学方面的清楚明白的必然性的知识就全是天赋的,是实际存在于自身之中的。只要细心加以思考,就可以在心中发现它。它们不是也不可能是从经验而来的。这就是他的天赋观念论的思想。
天赋观念论是莱布尼茨整个认识论思想的基础和主题,他的这种唯心主义的先验论的认识论思想的形成,除了受到前人的影响之外,从根本上说,是由他的单子论的世界观所决定的。他认为,作为认识主体而存在的精神单子(心灵)同其他种类的单子一样,是一种自成一体的封闭的存在物,不可能受到其他事物的作用,因此它的一切认识就只能来自自身,不会来自外界。莱布尼茨曾明确地指出,由于其他的创造物不可能对灵魂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观念原先就是存在于心灵之中的;人们的思想只是来源于人们自身的本性的深处。也就是说,莱布尼茨在该书的开始就提出了一条与洛克的唯物主义经验论截然对立的认识论的路线。
莱布尼茨在同洛克的论战中,首先公开地明确地反对洛克的白板说。在洛克看来,人类的心灵就好像一块还没有写上一个字的白板,完完全全空白的,人类的任何的知识和思想都是人们在同世界的接触的过程中,首先获得一定的感觉,在感觉的基础上,经过理智的整理,而后形成了观念和知识。在心灵上留下痕迹的东西,都是仅仅从感觉和经验而来。这种白板说是洛克唯物主义经验论的经典的表述,而且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此,莱布尼茨立足于自己的单子论和天赋观念论的基本思想,认为人类的灵魂作为一精神实体,它的本性就是知觉,只要灵魂存在,那么它就总是被知觉伴随着。任何时候在人们心中都有无数的知觉,只是有时候,因知觉太小(“微知觉”)或“数目太多”不易被人们自己觉察到而已。由此,人们的知识和理论绝不是从外界传人人们的心灵,相反心灵原来就包含着一些概念和学说,外界的对象只是靠机缘把这些原则唤醒而已。菜布尼茨在反对洛克的白板说,论证他的关于带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知识来自天赋的先验论思想的过程中,提出了他的关于一般真理的思想。他认为,一般真理不是来自感觉经验。他写道:感觉对于人们的一切现实认识虽然是必要的,但是不足以提供全部认识,因为感觉永远只能提供一些例子,亦即特殊的或个别的真理。然而印证一个一般真理的全部例子,尽管数目很多,也不足以建立这个真理的普遍必然性。言下之意,带有普遍性的真理既然不是来源于感觉经验,那就只能为心灵先天所具有。
莱布尼茨在反对白板说和鼓吹天赋观念论时,巧妙地利用了洛克的经验论哲学中存在的唯心主义错误,即经验的反省来源说。他说洛克在他的著作中,强调了许多不起源于感觉的观念是来自反省。而所谓反省不是别的,就是对于心里的东西的一种注意,感觉是并不提供那种人们原来已经有的东西的。莱布尼茨虽然追随柏拉图和笛卡儿,鼓吹天赋观念论,但是他在论证天赋观念的时候不仅超越了前人,而且提出了新鲜的观点。他特别强调天赋的观念或原理的潜在性,声称它们只是作为倾向、禀赋、习性或自然的潜在能力而天赋在人们心中。要想这些潜在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为人们运用,在莱布尼茨看来,这就需要感觉的启发和诱引。在感觉经验的诱发下,人们对潜藏在头脑中的观念和原理多多进行思考,使其不断变得明晰和清楚起来。这就是“有条纹的大理石”的理论。
莱布尼茨在作品中对天赋观念进行了比喻,他指出,如果有块石头上本来有些纹路,表明刻赫尔库勒的像比刻别的像更好,这块石头就会更加被决定用来刻这个像,而赫尔库勒的像就可以说是以某种方式天赋在这块石头里了。赫尔库勒的像虽然天赋在大理石里面了,但是要使它显现出来,并使其变得非常的清晰,就还需要人们对之加以琢磨,把那些阻碍这个像显现的纹路去掉。莱布尼茨在唯心主义的思想形式下,实际上陈述了一个较为可贵的思想,即认识不是一下完成的,而是一个发展过程。尽管在莱布尼茨那里,认识的发展过程被看作是一个使天赋观念从潜在到现实的过程,但是他提出的“琢磨”论,却不自觉地触及到了认识遵循着从比较零碎模糊的感性认识阶段,向反映事物本质和内在联系的理性阶段不断发展上升这一认识规律。
莱布尼茨在该书中提出了两种真理的学说。他提出,真理有两种,一种是“推理的真理”,另一种是“事实的真理”。其中,前者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它们是理性推理的结果,是同一性的真理,是人类认识中的先天的真理,它们具有清楚明白的特性,它们的反面是不可能的。而事实的真理不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只是偶然的,它们是人们通过感觉和经验而获得的真理,是后天的真理,在清楚明白性上不及推理的真理,它们的反面是可能的。在人类的知识体系中,数学原理和逻辑规则就属于“推理的真理”,而对实际存在的事物和现象的认识则属于“事实的真理”。当然,莱布尼茨虽然认为对实际事物的认识不具有普遍性和必然件,但是他也承认了它们的确实性。因为他在提出、探寻“推理的真理”要遵循矛盾律的同时,也提出对“事实的真理”的把握要遵循充足理由律。他认为,充足理由也必须存在于偶然的真理或事实的真理之中,亦即存在于宇宙中的各个事物之间的联系中。他把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数学原理和逻辑规则看成完全是先验的东西,看不到人们对它们的认识和把握最终是离不开以偶然的、特殊的事物为对象的感性认识活动的。
作品影响
《人类理智新论》是欧洲唯理论思想的代表性的著作,在该书中,莱布尼茨批判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思想,提出了天赋观念论的思想,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认识论体系,在人类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在莱布尼茨之前,德国几乎没有什么知名的哲学家,而他的《人类理智新论》实际上是把哲学和德国联系起来了,在他之后,德国的哲学就飞速发展起来了。莱布尼茨在书中探讨了人类认识的许多问题,诸如思维与存在的矛盾、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人的主体能动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矛盾等问题,恰恰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出发点。康德从一开始就是讨论人的认识的能力和限度的问题,而黑格尔在讨论人的认识能力和思维发展的时候,在许多的问题上是以莱布尼茨为前提的。
出版信息
1704年《人类理智新论》定稿,因洛克谢世,失去论辩对象,没有出版。1765年,该书经拉斯佩整理出版,该书的中译本由陈修斋翻译,198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作者简介
哥特弗利德・威廉・莱布尼茨(1646—1716),德国数学家、哲学家,德国柏林科学院的创始人。莱布尼茨15岁就进入莱比锡大学,20岁在阿尔道夫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1672年被派到巴黎从事外交工作,在那里他开始与马勒伯朗士等学者交往,并利用到英国访问的机会,结交了波义尔等英国学者和思想家,在1676年他还和斯宾诺莎相见。莱布尼茨于1676年离开巴黎回到德国,之后长期服务于汉诺威公爵,长达40年。莱布尼茨研究的领域非常广泛,他曾在1676年创立了微积分,在物理学上他发展了笛卡儿的动量守恒定律,他还是数理逻辑的创始人,其著作主要有:《形而上学的谈话》《人类理智新论》《神正论》《单子论》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7-15 01:37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作品目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