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二世,原名巴吉奥的安塞尔莫,出生于巴吉奥,意大利的
教皇国的
教皇。
亚历山大二世(原名巴吉奥的安塞尔莫Anselmo Anselmo Baggio,其名字的
希腊语意思是卫士),意大利籍
教皇(从1061年9月30日—1073年4月21日),原为
托斯卡那的卢卡(Lucca)
主教。于西元1061年9月30日被选举为
教皇并于翌日登基,又翻译为历山二世。在大教副希尔德布兰德(Hildebrand,后为教皇
格列高利七世)的协助下整顿
教会,强化教会纪律,致力于取缔圣职买卖和厉行教士独身制度。,他和这位继任一道被公认为改革派的两位教皇。
最初,亚历山大二世的当选(由Hildebrand根据西元1059年教皇
尼古拉二世在位时的年龄法令安排了教皇选举)为经过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同意。
德意志年仅11岁的国王
亨利四世和摄政母后阿格尼斯及
宫廷大臣们,取得伦巴第和
德国部分主教的支持,另立帕尔马的主教为教皇。称洪诺留二世(1061-1072年在位),并派兵将他护送到
罗马登位,成了历史上第15位敌对教皇。但当即遭到来自各方面的强烈反对,德意志各执政者内部意见也不一致,1063年洪诺留二世本人再次宣布自己是教皇。这时,德国
科隆主教安诺率领
贵族诸侯造反,劫持了亨利四世。安诺宣布自己出任摄政,亨利四世的母亲阿格尼斯失去执政权力。安诺下令对教皇人选问题进行调查。1064年曼图恩会议决定承认亚历山大二世为合法教皇。洪诺留二世只好离开罗马出走,结束了两个教皇对立的局面。
洪诺留二世败北,亚历山大二世主持教廷工作,但与
德意志的亨利四世仍然不能协调。在对
米兰大主教的任命问题上双方展开全面争斗,1073年4月21日亚历山大二世死去,把这个问题留给了他的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