亘(拼音:gèn、xuān)是汉语二级通用字。亘(gèn)与亘(xuān)本是两个不同的字。“亘”(gèn)字由“亙”演变而来,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字形像月在天地之间,应是“
恒”(恆)的本字,又引申为连绵不断。今以“亘”字为正体字,“亙”字为异体字。
字源解说
亘(gèn)与亘(xuān)本是两个不同的字。亘(xuān)始见于商代,是象形字,字形像回旋之水。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亘者,㳬之初文也。《水部》云:‘㳬,回泉也。从水,旋省声。’今字皆作漩。亘从囘,为古文回,字象回水,是形义与㳬为回泉者合也。二字之音皆在寒部心母,又相近也。”甲骨文或在回水形上加横画,如左图A2,《说文解字》小篆又在字下加横画,变成从二(图A3)。《说文》以为“二”符表示“上下所求物也”,似未确。汉隶(图A4、A5)以后皆从二,发展成为现代汉字。
亘(gèn)是会意字。商周文字(图B1、B2)从二、从月,像月在天地之间,是“恒”(异体作恆)的本字。在秦系文字中,“月”渐讹为“舟”,楷书进一步写作“亙”。由于“亙”字不大好写,印刷古籍时多误作亘,但音义不变。义为横贯。《说文》认为亘(亙)是“
㮓”的古文,当是假借的用法。段玉裁注:“今字多用亘,不用㮓。”邵瑛群经正字:“此横㮓字,今文从古而又省作亘。”亘(gèn)隶定后有B5和B6两种写法,后世中二形混用。新中国成立后,将“亙”定为异体字,以“亘”为正体字
详细释义
(以上参考资料)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卷十三下】【二部】须缘切(xuān)
求亘①也。从二从囘。囘,古文回,象亘回形。上下,所求物也②。
〖注释〗徐锴注:“回,风回转,所以宣阴阳也。”①求亘:王筠《
说文解字句读》:“谓有求而亘回也。人求一物而忘其所在,则必上下盤旋以搜索之。”②“上下”句:王筠《说文解字句读》:“上下谓二也。即谓之前后左右,均无不可,特据字之部位,之上下耳。”
【卷六上】【木部】古邓切(gèn,又gèng)
竟也。从木恒声。
亙③,古文㮓。
〖注释〗③亙:徐锴《
说文解字系传》:“舟竟两岸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二者,上下岸也。”《
颜氏家训·书证》:“今之隶书转舟为日。”
说文解字注
【卷十三下】【二部】
“求回也”注:回各本作𠄢,今正。以回释𠄢,以双声为训也。回者,转也。□字经典不见。《易·屯卦》:磐桓。磐亦作盤。亦作槃,义当作般。桓义当作□。般者,辟也。□者,回也。马融云。槃桓,旋也。是二字皆叚借也。凡舟之旋曰般,旌旗之指□曰旋,车之运曰转。□柄曰斡,皆其意也。
“从二,从囘”注:会意。须缘切。按古音读如桓。十四部。
“囘,古文回”注:见囗部。
“象𠄢回之形”注:囘回双声,犹回转也。
“上下所求物也”注:上下谓𠄠。所求在上,则转而上。所求在下,则转而下。此说从□,从二之意。
【卷六上】【木部】
“竟也”注:弓人注曰:恒读为㮓。㮓,竟也。《大雅》:恒之秬秠。毛云:恒,徧也,徧与竟义相足。
“从木,𢛢(恒)声”注:古邓切。六部。
“亙,古文㮓”注:按今字多用亘。不用㮓。舟在二之闲。绝流而竟。会意也。恒之字本从心从□。
康熙字典
【子集上】【二字部】亘;部外笔画:4
《集韵》《
韵会》荀缘切。《正韵》:息缘切,竝音宣。《说文》:求宣也。扬布也。
又与桓同。乌亘,外国名。◎按亘本作𠄢,与亘字不同。亘从二从舟。舟今作亘。𠄢从二从囘,囘即回字,今从日作亘。
又毛晃曰:绍兴二年,礼部看详姓氏,从水从亘,水名。从木从亘,木名。从木从亘者,皆定读曰亘。若《晋书》:亘彝,亘温,《书·禹贡》:西倾因亘是来之类是也。
【子集上】【二字部】𠄢;部外笔画:4
《说文》亘本字。从二从囘。囘,古文回。象𠄢回形。上下所求物也。徐锴曰:回风回转,所以宣阴阳也。
【子集上】【二字部】𠄣;部外笔画:4
《唐韵》古邓切。《集韵》《韵会》《正韵》居邓切,竝音堩。极也,通也,徧也。《说文》:𠄣,竟也。象舟竟两岸。《增韵》:延衺也。《诗·大雅》:𠄣之秬秠。
又姓。汉庐江丞𠄣宽。◎按《说文》字本作㮓。𠄣即㮓字古文,然今经史通作𠄣,无从木旁者,自当以𠄣字为正。
又𠄣从二从舟,今譌从日作亘,非。
又《正字通》:或从月。详下(亙字)注。
【子集上】【二字部】亙;部外笔画:4
《
正字通》:同𠄣。月弦也。◎按《说文·木部》:𣘰(㮓),竟也。古文作𠄭,从二从舟。二部,𢛢,常也。从心从舟,在二之闲。独恒字古文作𠄨,注从月。《诗·小雅》:如月之恒。据此则去声亘从舟竟岸,本义也。平声恒从心亘声,训常,本义也。《诗》:如月之恒,先儒以为月上弦而就盈,取渐进之义,此借义也。读去声者亘字,加心转平声者恒字,形变音变,义因之而变,不相蒙也。谓恒从舟,亦从月,两存备考可也,必存𠄣废亘,《正字通》:之误也。欲存亘废𠄣,遂谓《诗》:如月之恒,恒当作亘,譌(讹)加心作恒。心部恒注谓《诗》:不当将亘字譌借恒,则误甚矣。
又《
集韵》:㮓字古文又作𣍭,则从舟又从月矣。存以备考。
广韵
古邓切,去嶝见 ‖ 亘声蒸部
亘,通也。遍也。竟也。出《方言》。古邓切。六。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韵书集成
(参考资料:汉典)
上中古音
(参考资料: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