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图书馆
一级图书馆
江门市图书馆始建于1956年,原位于中山公园角,1995年迁至港口路文化城内,建筑面积8400平方米,由香港五邑公司捐资兴建,并更名为“江门市五邑图书馆”。2021年底完成改扩建,并恢复馆名“江门市图书馆”。新馆占地28亩,馆舍建筑面积2.12万平方米,设计可藏书150万册,提供2000个阅读坐席。
简介
新馆由三座建筑物构成,分别为门楼、主楼和南楼,并通过连廊相互连通。在功能布局上,门楼为少儿馆,以少儿服务为主,设有儿童绘本玩具馆、少儿自然科学借阅区、少儿绘本借阅区、少儿数字阅读区、少儿社会科学借阅区、少儿多功能活动室;主楼设有电子资源瀑布流、朗读亭、电子图书借阅柜、展览厅、报刊阅览区、数字阅读区、自修室、特藏文献(含地方文献、古籍、专题文献)区、参考信息部、直录播室等;南楼为纸质文献借阅区。新馆通过现代数字阅读设备与环境完美融合、营造休闲舒适幽静的阅读环境,打造成一座集阅读、学习、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公共图书馆。
馆藏情况
馆内现有纸质藏书100余万册(件)、纸质期刊报纸千余种和各类电子文献130万册(种),还有多种供阅读、学习的数据库。图书馆坚持以读者为中心,“读者至上,服务第一”为办馆宗旨,采用先进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和设备,运用超高频技术,实现读者自助办证、自助借还;利用现代数字技术,整合电子图书、电子期刊、音视频资料等数字资源,为市民提供丰富的数字资源服务。
建设项目
大力推进江门五邑联合图书馆项目建设,实现五邑地区公共系统、高校系统、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小学等图书馆的统一标识、统一平台、统一服务,建成覆盖城乡协调的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共同推进“县级图书馆总分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建设,逐步迈向服务均等化、便捷化。加入联合图书馆的各类型图书馆达100多个,联合图书馆各成员馆实现通借通还,初步形成了江门地区图书馆资源共享网络。
举办活动
通过区域联动、跨行业协作、社会参与,形成覆盖面广、群众参与度高的“邑起阅读大联盟”读者活动品牌,着力推动全民阅读推广活动;以世界读书日、南国书香节、文化志愿服务、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廉洁读书月等主题活动为契机,逐步形成“4.23”世界读书日全民阅读活动、“您选书,我买单”文化惠民活动、““悦享阅绘”绘本阅读微公益计划等品牌服务活动,社会影响力日益提升。图书馆先后荣获“国家一级图书馆”、文化部评选的读者喜爱图书馆、全国文化信息工程先进基层中心、广东省先进基层文化单位和江门市标兵文明单位。
研究成果
近年来,江门市图书馆积极参与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研究,多角度、多领域地开展社科项目建设,总结工作实践,提出建议对策,固化成果应用。如江门红色文献资源整合与阅读推广研究、江门海上丝绸之路多媒体资源库建设研究与实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公共文化场馆应急机制研究等江门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侨乡地方文献嵌入文创产品开发研究——以文旅手绘地图为例”广东图书馆学会课题;江门海上丝绸之路多媒体数据库、动听江门数据库等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建设项目等等。
江门市图书馆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充分发挥社会教育、文化传播主力军的作用,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凝聚高质量发展强大力量”为主题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强文明城市创建、加强社科普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教育引导、实践养成、文化熏陶等方式培育文化自信,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获得荣誉
2023年7月,被授予“广东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2023年12月18日,被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一级图书馆。
组织体系
图书馆共设有图书借阅部、少儿部、报刊阅览部、网络技术部、特藏部、参考信息部、阅读推广部、采编部、辅导部、行政办公室、总服务台(属办公室)等部门。
开放时间
参考资料
江门市图书馆.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最新修订时间:2025-04-02 23:41
目录
概述
简介
馆藏情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