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简介
清末民初,成都汇集了大批文人学士。他们中的不少人受到主持川政者的礼遇,其中的佼佼者被尊称为“五老七贤”。
大体上说来,主要人物有
赵熙、
颜楷、
骆成骧、
方旭、
宋育仁、
庞石帚、徐子休、
林山腴、
邵从恩、
刘咸荥、
尹昌龄、曾鉴、
吴之英、卢子鹤、文龙等等。
五老七贤中尤以
赵熙的威望成就最大,
赵熙为前清翰林,以为民请愿,弹劾权亲权贵有“铁面御史”之称,且以诗、词、书、画、戏五绝名誉海内,尤以诗词书法成就最高,有《香宋词》流传,当时称为“清末第一词人”,其书法赞为“荣县赵字”,蜀传统有“家有赵翁书,斯人才不俗”之谚,为世人所敬重。某年军阀部队在荣县打仗,当时
赵熙住在东门,双方军官以
赵熙德高望重,未开战之前先定下“君子协定”,不在东门开火,以免使老先生受惊吓。川中人感其事,把荣县城东称为“郑公乡”。林思进擅诗,诗与赵熙齐名,有《清寂堂诗》流传,当时诗界并称“林、赵”。
时代意义
“五老七贤”多为通儒博学之士,可称为清末民初蜀中
儒学的代表人物。当时有“蜀地文风盛汉时”的赞语,这一学术现象就与“五老七贤”的承传有极密切的关系。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主流,又是涵摄百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体系。“五老七贤”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近现代历史的急剧变革时期,新旧文化的冲突非常激烈。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出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部分人也具有变法维新以来的新思想,但有些又是顽固的封建文化卫道士。
“五老七贤”著述宏富,如
宋育仁的《问琴阁丛书》,
赵熙的《香宋诗词集》、总纂《荣县志》,徐炯的《霁园丛书》,刘咸荥的《静娱楼诗文存》,
衷冀保的《日本国史》,曾鉴、林思进编纂的《华阳县志》,都是有一定文化
学术价值的著述和重要的乡邦文献。
“五老七贤”除文翰诗墨名扬学林艺坛,又互以名节相砥砺,他们敢于
仗义执言,针砭时弊。赵熙在清末就是有名的“铁面御史”。诸公以社会贤达的身份处于官民之间,沟通政令舆情,既为官方尊重和忌惮,又为民众敬仰,深孚人望,为时所重。
参事工作
1924年,军阀杨森踞成都,北洋政府任命他“督理四川军务善后事宜”。杨森次年在成都推行“市政建设”,强令拆民房扩建马路。民房要市民自拆自建,不予补偿,以致民众流离失所,怨声载道。以徐炯为首的“五老七贤”联袂至督署交涉、抗议,为民请命。此事弄得杨森甚为难堪,又不好发作。事后恼羞成怒,蛮横扬言:“我才不信你‘五老七贤’的脑壳是铜打铁铸,我就要试试看砍得落砍不落?”“五老七贤”们为社会主持公道,亦为地方恶势力不满,他们背地咒骂“五老七贤”是“五个烧火佬,七个讨人嫌”,足见一代学人不只是谦谦儒士。
重民生 沟通政令舆情
“五老七贤”除文翰诗墨名扬学林艺坛,又互以名节相砥砺,以社会贤达的身份处于官民之间,沟通政令舆情,深孚人望,为时所重。
民国前期四川军阀割据,战乱频频,成都尤其是征战之地,“五老七贤”常居间斡旋、调解,客观上为市民减少了战祸之苦。著名民主革命家黄炎培当年就有蜀游诗赞道:“劫后民劳未息肩,每闻政论出耆年。蜀人敬老尊贤意,五老当头配七贤。”
1919年,
川军和
滇军发生矛盾,在
熊克武的邀请下,“五老七贤”联名发出快邮代电,呼吁双方克制退让。1922年,川军一、二两军联合排挤督军
刘存厚,兵临成都城下。刘已做好逃跑准备,但碍于面子,仍作出坚决巷战的模样。“五老七贤”认为成都即将遭受浩劫,便齐集北较场督署,要求刘存厚以全城人民的生命财产为重,不要进行巷战。经过三天的奔走,刘督军“顺坡下驴”,带着他的督军印信离开成都而去。“五老七贤”的威望达到高峰,成了成都的风头人物。他们经常坐着省、督两署给他们特备的大轿,在公私宴会、红白喜事席上,总是位居首座,受人尊敬。
不过,“五老七贤”也有大失脸面的时候。1924年,军阀
杨森踞成都,搞城市建设,要修马路、拆棚子、退街房、毁少城城墙。以徐炯为首的“五老七贤”尚存者联袂至督署交涉、抗议。杨森甚蛮横扬言:“我才不信你‘五老七贤’的脑壳是铜打铁铸,我就要试试看砍得落砍不落?”碰过这个钉子后,“五老七贤”在成都的活动就销声匿迹了。
到了1935年,当时在四川执政的
刘湘使人提出“川人治川”的口号以抵制蒋的势力。“五老七贤”中的遗老、
戴季陶的老师徐子休,以他个人的名义,印发一个题为《异哉所谓川人治川也》的传单,反对“川人治川”。这可算是“五老七贤”在四川政治舞台上的最后一次表演。
群体名单
“五老七贤”不止12人
“五老七贤”有巴蜀重文化的特点,他们中前清状元、进士、举人占绝大多数。大体说来,比较公认的“五老七贤”有这样一些人士:
曾鉴 字奂如 隆昌 前清拔贡
文龙 字海云 成都 前清举人
昌龄 字仲锡 郫县 前清翰林
林思进 山腴 华阳 前清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