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悔,佛教术语,出自于《摩诃止观》。
五忏悔
一者忏悔
忏悔的功德不可思议,处处要怀有忏悔之心,忏悔我们无始劫来所做造的诸恶之业,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杀盗淫妄,身口意三业造作了无量无边的之业力,无论是善的还是恶的,都牵引我们在六道轮回辗转受生,从此苦多乐少,真是苦不堪言。所以我们时常要有忏悔之心,而且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好好念佛,这才是真正的忏悔,往昔的过错我们深深忏悔,誓不再造。
二者劝请
我们修
念佛法门,一心求生净土,在生活中也要随力随份的把这个法门介绍给没有学佛的人,哪怕没有太好的机缘不能劝对方一心念佛,也要念句佛号给他听,让他种下金刚道种,总之一定要善巧方便的弘扬佛学,劝请大众来学佛,虽然每个人的根基,机缘都是不一样的,但我们要尽心尽力弘扬佛学,护持佛学,而且护持的是正法和善知识。在弘扬佛学中要特别弘扬净土法门,这是契合当代时机的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契机契理,所以我们在自己念佛求往生的同时,一定要劝请大众来学佛,来
念佛。
三者随喜
也就是乘人之美,不乘人之恶,对他人的善事善行,我们一定要随喜赞叹,如果有机缘还要协助他做好的事情,做有功德的事情。而且对有好的行为要赞叹,要随喜,决不要去阻碍和漫骂。所以随喜也是帮助别人,肯定别人,同时也让自己的思想言行变的纯善,心里都是善念,所以一定要学会随喜。
四者回向
回向也就是落实到生活中,把念佛落实到生活,把忏悔也落实到生活中,这就是真正的回向,回向自己清静的本性,自己的本性是清静的平等的,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就清静的平等的,这就和本性相应,这就是回向。可以说以清静平等的心性来生活就是真正的回向,真正的落实。所以念佛不要光念,念经也不要念念就是有功德了,一定要落实在生活中,所以回向是很重要,利己利他的事情。
五者发愿
我们念佛一定要发愿,愿生极乐世界,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极乐世界在好,如果你不发愿肯去,阿弥陀佛想接引你都接引不了,首先自己要有愿心,自己踏踏实实的想去,这才是真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发愿,愿生极乐世界,愿心越大越好,发愿志求上品上生,发愿广渡十方众生,发愿自己有成就后利益一切有情众生,所以愿心很重要。
我们忏悔无始劫以来的罪业,断恶修善。
我们劝请和自己有缘的众生,随缘随份的弘扬净土。
我们要学会随喜功德,乘人之美,帮助他人。
我们要普皆回向,把念佛落实到生活中,和自己的清静本性相应。
我们一定要有大愿大心,发大菩提心,一心求生净土,誓不更变。
五种悔过
五首偈颂
即修金刚界法时所诵的五首偈颂:归命、忏悔、随喜、劝请、回向。
归命者,忏悔未曾归命之过及曾毁谤之过。
忏悔者,以至诚之心惭愧悔过。
随喜者,忏悔未曾随喜之罪,以及昔时嫉妒之过。
劝请者,忏悔未曾劝请之过与曾妨碍说法、劝请入灭之失。
回向者,忏悔未曾发愿之失。
五智
修胎藏界法时,约九识之因德,应修九方便。此依金刚界法,约行者净菩提心之体性具五智德,为成五佛果而修此五悔之因,故以五悔配以五智。
归命配于中央法界体性智,
忏悔配于东方大圆镜智,
随喜配于南方平等性智,
劝请配于西方妙观察智,
回向配于北方成所作智。
由于此五首偈颂与普贤十大愿之体相同,故又称普贤行愿赞。
史料记载
如《摩诃止观》卷七(下)云(大正46·98c)︰‘今于道场日夜六时行此忏悔,破大恶业罪,劝请破谤法罪,随喜破嫉妒罪,回向破为诸有罪,顺空无相愿,所得功德不可限量,譬算校计亦不能说。若能勤行五悔方便助开观门,一心三谛豁尔开明。日夜六时行此忏悔,破大恶业罪,劝请破谤法罪,随喜破嫉妒罪,回向破为诸有罪,顺空无相愿,所得功德不可限量。(中略)若能勤行五悔方便助开观门,一心三谛豁尔开明,如临净镜遍了诸色,于一念中圆解成就。’
宋·知礼《修忏要旨》亦云,其所以悉名为悔,以皆能灭罪故。劝请能灭波旬请佛入灭之罪,随喜能灭嫉他修善之愆,回向能灭倒求三界之心,发愿能灭修行退志之过。
在《
合部金光明经》卷二、《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及《十住毗婆沙论》卷五等书中,唯出前四悔,缺发愿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