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姑娘
1984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叙事史诗集
《五姑娘》为1984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叙事史诗集。
发展历程
《五姑娘》的50年历程
1952年秋,采访″抗美援朝爱国日″活动的解放日报记者郑煌第一次从嘉善农妇口中把《五姑娘》完整记录下来。
1952年春开始在嘉善县农村中推行“抗美援朝有国日”活动,每逢农阳初一、十五日下午以村为单位,农民聚集一起开会宣传党的政策,并组织文艺活动,当时的农村剧团就在“爱国日”演出节目,这种活动当时在嘉善搞得十分红火。洪溪乡陈家村“爱国日”活动尤为拔尖,在浙江省华东地区都出了名。1952年秋天,《解放日报》派记者郑煌到嘉善县专题采访,在为离陈家村不远的小河村农村剧团(今洪溪镇塘东村)每次都在陈家村爱国日上演出节目,所以郑煌专门采访了小河村农村剧团的徐茂春、徐正荣等人。在座谈过程中,大家说起了有一组以“十二个月花名”形式流传的田歌《五姑娘》就出在小河村的方家浜,是以方家浜财主杨金元家五妹姑娘与长工徐阿天私情故事叙述的事。郑煌极感兴趣,立即要他们回忆记录,但因事隔已久,平时也不再念唱,只能回忆出三个月花名。郑煌催他们再寻熟悉的人来,他们就近邀请了施二姐、李小妹、史小姐、施阿宝和三庆婆婆五位妇女,一起七拼八凑,将十二个月花名的田歌《五姑娘》第一次完整地记录了下来。嘉善县文化馆按照当时中央文化部对搜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全面搜集,重点整理,加强研究,大力推广”的精神要求,自1953年起在全县农村搜集“嘉善田歌”,相继在范泾、下甸庙、洪溪、丁栅、大云、陶庄、汾玉等记录到田歌《五姑娘》(有地方叫徐阿天)歌词,均以十二个月花名形式唱念。
1953年冬,《五姑娘》改编成田歌剧,第一次作为有故事情节的戏曲在县三级干部大会和县人代会上演出。
1953年冬,为了配合“新婚姻法”宣传,洪溪乡小河村农村剧团(该团在1954年被评为浙江省优秀农村剧团,获大幕布一块等奖励)的徐茂春、徐正荣、朱长友、施叙兴、施稚芳等在嘉善县文化馆查康国的帮助下,第一次将田歌《五姑娘》改编成田歌剧。起头歌词:罗汉塘(即芦墟塘)起水白遥遥,陈家浜十三只窑墩才拉烧,男男女女,上坯搬货、搬货上坯能闹猛,只有徐阿天一个人捻泥有拉静悄悄。静悄悄来话悄悄,吾阿天做人不及一根草,百草倒有逢春日,为啥吾辛辛苦苦还添勿起一件新布袄……。第一次作为有故事情节的戏曲搬上了舞台演出。徐茂春演杨金元,朱长友演寿公公,施叙兴演徐阿天,施雅芳演五姑娘,田歌《五姑娘》中的人物增加了一位寿公公,作为荐下甸庙窑岸村的徐阿天到洪溪方家浜杨金元家做长年的介绍人。改编后的戏曲可以演出40多分钟,在全县农村巡回演出上百场,均获得群众称赞。在县三级干部会上,县人代会上都进行演出,因此“五姑娘”的故事被广泛传开。
1954年冬,《五姑娘》以较完整的独唱、轮唱、齐唱、合唱形式参加浙江省第一届民族民间音乐舞蹈会演。
1954年,为了参加浙江省举行的第一届民族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浙江省文化局艺术科音乐组派洛地、俞绂棠等到嘉善县帮助整理节目,经挑选,田歌《五姑娘》作为参演节目(同时整理了下甸庙船民协会参演的《船夫号子》。该节目第二年参加了北京全国第一届音乐舞蹈会演,主要由俞绂棠纂辑)。洛地、俞绂棠经过多地听取农民演唱,记录歌词和曲调,然后从丁栅乡张安村选沈少泉、沈少来、沈瑞发三人和范泾乡洪杨村选赵补生、赵宝生、陶炳金、陶雪林四人共七人组成田歌《五姑娘》演唱组,并按照故事将田歌曲调“滴落声”“落秧调”“嗨罗调”“大头歌”“羊早头”纂辑成独唱、轮唱、齐唱、合唱较完整的演唱形式,于1954年冬参加省第一届民族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并获得奖状。在此会演基础上,浙江省挑选了一批演员和节目组成了浙江省民间歌舞团,到全省各地和江西、江苏、上海等地演出,沈少泉被选为“嘉善田歌手”参加巡回演出,将田歌和《五姑娘》推向了更广的地域。而上世纪50年代初,紧临嘉善县金泽乡的江苏省淞江专区青浦县就曾将田歌《五姑娘》整理后参加了北京举行的“全国第一届民族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而且《五姑娘》田歌中的地名都是嘉善县的,这给嘉善的文化作者以启示。
1956年秋,西塘镇业余戏曲作者顾锡东改编的十二场大型越剧《五姑娘》赴北京演出。
1954年8月,在浙江省第一届文联代表大会的鼓舞下,当时西塘镇的戏曲业余作者(现今剧作家,后任浙江省文联主席)顾锡东,将田歌《五姑娘》编成十二场大型越剧,于田歌中的五姑娘、徐阿天、杨金元和田歌剧增添的寿公公外,又增加了七婶娘(杨金元的婶娘)、二姑娘(七婶娘之女)和小六子、金老头、差役、乡勇等人物。该剧的改编受到浙江省文化局的重视,剧本几经修改,由当时正在试验的浙江越剧二团男女合演,陈静担任导演,方海如饰徐阿天,王媛饰五姑娘,周大风为作曲。越剧二团男女演员和周大风在1955年到嘉善县来体验生活,到下甸庙窑岸村、洪溪方家浜察看当时还剩有的徐阿天、杨金元家遗址,走访其后裔和亲属,学唱嘉善田歌中的各种曲调,与农民群众座谈。该剧于1956年正式演出,后赴北京进行汇报演出,受到中央与省有关部门的高度称赞,周总理曾接见该剧组主要演员,并指出“男女合演好,是个方向。”全国多个地方剧种都移植了越剧《五姑娘》的剧本。剧作者顾锡东也不当嘉善县副县长,而是调往浙江省文化局剧目组当了专业剧作者,从事他十分喜爱的戏曲创作工作,成为全国著名剧作家。已写了近百个剧本,如《三打白骨精》《山花烂漫》《蚕花姑娘》《五女拜筹》《汉宫怨》等。后被河南豫剧三团移植为豫剧。
2003年3月31日,嘉兴市有史以来投入最大的原创音乐剧《五姑娘》在桐乡大剧院首演,并在当年10月的中国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上献演。
2001年,在嘉善召开的全国田(山)歌研讨会期间,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周大风(越剧五姑娘的作曲)在会上提出创作音乐剧《五姑娘》的大胆构想。为了迎接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嘉兴市文化局瞄准嘉善田歌这一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狠抓剧目建设。从那年的10月开始,市文化局先后邀请京沪等地艺术家组建主创班子,酝酿创作音乐剧《五姑娘》。
为了适合音乐剧的表现形式,主创人员将创作框架定位在以风俗画卷为文化背景,所有人物都活跃在画面上,所有情节都在风俗画中发展,在歌、舞、音乐的浓烈气氛中,使舞台既好听又好看。在人物设计中,除保留徐阿天、五姑娘、杨金元三个主要人物,其他的外围人物基本上重新塑造。主创人员通过近一年来不断深入嘉善、桐乡、海宁、平湖等地农村采风和体验生活,数易其稿,终于在2003年年初完成了剧本和音乐创作。
作品简介
五姑娘是嘉善县方家滨人,徐阿天是嘉善县东滨人。徐阿天在五姑娘家当长工,两人日久生情,一日在分湖畔对歌私订终身。不料此事被五姑娘嫂子发觉,她暗箭伤人,恶意捉奸,徐阿天被赶出门,五姑娘也被哥嫂锁在磨房,逼她自尽。五姑娘在姐姐的帮助下逃出家,和徐阿天相会,二人逃离虎口,跑到了人少多山田、杨梅枇杷生满山的洞庭西山。可是好景不长,徐阿天被五姑娘嫂子诬陷,被抓进苏州大牢,五姑娘又被抓回家中,五姑娘忿而自尽,被埋在义冢滩,然而尸首却被挖出,暴晒荒野。徐阿天出狱后,按当时陋习,被折断了脚筋,只好摇只敲梆船乞讨度日。他一直陪伴着五姑娘的牌位了度余生……
他俩的爱情悲剧,轰动一时,到处传扬。一位姓顾的农民裁缝师傅,在为五姑娘做落棺材的衣裳时,首先以十二月花名的形式,把五姑娘和徐阿天的爱情悲剧编成山歌。这幕悲剧,本身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引起了人们对封建不合理婚姻制度的愤恨,对五姑娘、徐阿天的同情,所以,到处传唱。
创作背景
《五姑娘》是清代发生在浙江嘉善农村的真实故事,嘉善田歌十二月花名《五姑娘》在民间已传唱一个世纪。美丽的水乡富家女子五姑娘爱上了勤劳质朴的长工徐阿天,他们用田歌唱出了相爱的心声,田歌传播着他们相爱的故事。这恋情,因五姑娘异母兄长杨金元和乡绅沈善人为代表的恶势力的粗暴干涉,而终成悲剧。五十年代,著名剧作家顾锡东创作了越剧《五姑娘》,晋京献演,并被全国众多剧团移植搬演。
嘉善田歌是吴歌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种,富有江南水乡特色,清亮优美,是一份宝贵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它有滴落声、落秧歌、埭头歌、羊骚头、急急歌、平调等多种曲调,这些曲调,有的平稳流畅,有的悠扬高亢,有的急如口语。2001年,中国音乐研究所和浙江音乐研究所在嘉善召开了全国田(山)歌研讨会,对田歌的历史和未来的发展作了全面的概括和实践中的再认识。嘉兴作者在研讨会期间提出创作音乐剧《五姑娘》的构想。
原创音乐剧《五姑娘》就是根据同名嘉善田歌改编创作的。为了迎接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嘉兴市文化局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的指示,瞄准嘉善田歌故事这一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狠抓剧目建设。2001年10月开始,先后邀请京沪等地的艺术家组建主创班子,酝酿创作音乐剧《五姑娘》。为了适合音乐剧的表现形式,主创人员经过反复多次的探讨,最后将创作框架定位在以风俗画卷为文化背景,所有人物都活跃在画面上,所有情节都在风俗画中发展,在歌、舞、音乐的浓烈气氛中,使舞台呈现既好听又好看。在人物设计中,保留了徐阿天、五姑娘、杨金元三个主要人物,其他的外围人物基本上重新塑造。在剧情结构上注意适合音乐剧所要求的节奏感,整个戏的线条简洁明快,在人物关系上着重描写既相互交织又独具个性的矛盾冲突,让人物生动起来,让他们各自不同的命运牵住观众的思绪。主创人员通过近一年来不断深入嘉善、桐乡、海宁、平湖等地农村采风和体验生活,数易其稿,终于在2003年年初完成了剧本和音乐创作,2月20日开排,3月31日在桐乡大剧院举行了首场演出。
《五姑娘》剧组汇聚了国内一批卓有成就的艺术家。担任编剧的三位作者中,原上海歌剧院院长何兆华是中国较早诞生的音乐剧《芳草心》的编剧之一,那部音乐剧的主题歌《小草》一直传唱至今。另一位作者金梅是嘉善县文联副主席,深得民间文艺的滋养。他们的合作,为音乐剧《五姑娘》的舞台呈现,提供了相当好的文学基础。作曲家莫凡,供职于中国广播艺术团,他的优势是生长在杭州,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对田歌这一民间音乐素材有一定的了解,写过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歌剧《雷雨》、舞剧《二泉映月》、清唱剧《洛神赋》都是他的代表作。导演陈蔚中国音乐学院表演教研室主任,也是近年来非常活跃的歌剧、音乐剧导演,她执导的歌剧《徐福》、《舍楞将军》,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原野》,音乐剧《送件礼物给清朝的小皇帝》、《唐山的龙年》等作品,都曾产生了较广泛的影响。舞蹈编导信洪海来自上海歌剧院,丰富的舞台表演和编导经历以及对各兄弟剧种的关注和爱好,使他在参与这部音乐剧的二度创作时胸有成竹,时见新招。舞美设计刘科栋来自国家话剧院,副导演兼灯光设计孟彬来自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服装设计秦萍丽也是一位优秀的戏剧服装设计师,他们的艺术构思,均成为这部音乐剧的闪亮看点。
中国歌剧舞剧院的优秀青年演员章小敏在剧中扮演女主角五姑娘,这位杭州姑娘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近年间在歌剧、音乐剧舞台上频频亮相,尤以在《再别康桥》中饰演的陆小曼最为观众称道。扮演徐阿天的是中央民族歌舞团的青年演员张海庆,他也是全国电视歌手大奖赛的获奖歌手。杨金元的扮演者金郑建是中国歌剧舞剧院的优秀男高音歌唱家,近年来也主演过多部中外歌剧。扮演洋博士的郭震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班,现为中国音乐学院青年教师。嘉兴市越剧团的演职人员全部参与了这部戏的排练,担任次要角色及群众演员,有些乐手也加入了表演者的行列。戏中的男舞蹈演员来自无锡市歌舞团,女舞蹈演员都是浙江青年艺术学校的学生。庞大的演员阵容,如众星捧月,将使《五姑娘》这颗明珠在舞台上格外夺目。
陈蔚导演在开排仪式上说:水墨江南
主要演员
演出者主要演员:袁桂萍、侯璇英(饰五姑娘A、B),张晓苏、曹建伟(饰阿天A、B),吴蓓(饰梦中五姑娘),李莎(饰阿嫂),丁必武(饰杨金大)。
乐队:江苏省歌舞剧院管弦乐团。
指挥:闵乐康
导演:陈蔚
相关传说
《五姑娘》可以说是嘉善田歌的代表。它在嘉善县农村几乎是家喻户晓,能唱《五姑娘》的何止千人!传说,五姑娘与徐阿天的爱情悲剧发生在清朝咸丰年间。五姑娘的家在嘉善县洪溪乡塘东村方家浜。她姓杨,父母早亡,家里只有一个哥哥叫金元。因她排行第五,所以叫五姑娘。徐阿天家住下甸庙乡窑岸村东浜,与方家浜相距三里地。他原姓蒋,因为哥哥姐姐出生后就*,父母就把他过继给一户姓徐的人家,改为姓徐。他家中贫困,以做长工为生。十八岁那年,经人介绍来到杨金元家,在讲工钿时,他与杨金元发生了争执。争执声惊动了杨金元的妹妹五姑娘。五姑娘隔窗一看,立刻产生了一个主意。原来,徐阿天生得眉清目秀、五官端正,而且农活件件精通。据说他捻河泥时,河水可以不会沾染脚上的白布袜。同时还能唱一口好田歌,附近一带很有点小名气。徐阿天上一年在对河的陈家浜做长工时,五姑娘到河边淘米洗菜,隔着江经常见到,心中早有爱慕之情。五姑娘见哥哥克扣徐阿天的工钿,深怕徐阿天生气不做,就急急忙忙走出来,手托了两碗茶,一碗给哥哥,一碗给阿天。给阿天的那碗,在盖碗底下放着两个白洋钿,示意阿天留下。阿天是个聪明人,对五姑娘也早有好感,心中有数,就留下来。
阳春三月,桃红柳绿,方家浜隔壁的林家埭举行一年一度的庙会。周围各村男女老少都去看庙会,五姑娘却装病与徐阿天躲在房中叙私情。五姑娘盛饭时,把剥好的白焐蛋藏在阿天的碗底里,夏天吃西瓜,把最好的西瓜放在阿天的枕头边;做点心时把糯米做的白糖馅团子送到阿天做活的田横头……有一次,杨金元突然在临近中午时从洪溪镇上回来,肚子饿了拿起桌上的饭碗就吃。谁知,饭底下有两只白焐蛋,他知道了这里面的蹊跷。有一次,徐阿天从地里回来要进屋调换工具,门锁着,五姑娘正巧在杀鱼,双手沾满鱼鳞。她让阿天自个儿到她胸前的衣袋里取钥匙,又被杨金元看见了。这下,杨金元拿出一把刀,一根绳子,关紧了大门,让五姑娘自己挑选粱上死还是刀上死。五姑娘不愿死,她要活,要和徐阿天一起活着。她想与阿天一道逃走,但是阿天不见了,被她哥哥赶走了。五姑娘悲痛地呼喊:“阿天,快快来吧!”当徐阿天得讯赶到半路时,杨金元已紧闭着大门,把五姑娘活活地勒死了!五姑娘死后,徐阿天化装成一个挑换糖担的卖糖人,半夜里把五姑娘的灵位偷走,供在自己家里。杨金元知道后,又下狠心打断了徐阿天的脚筋。徐阿天丧失了劳动力,只得摇“敲梆船”沿村讨饭,最后在忧伤和贫病中*。当五姑娘死时,一个姓顾的裁缝师傅,被杨家叫去替五姑娘做落材衣,知道了五姑娘的遭遇,深感同情。顾裁缝又是个有名的田歌手,就用“十二月花名”的形式,唱出了田歌《五姑娘》。于是,很快就传开了。一百多年来,不仅在嘉善农村家喻户晓,还流传到毗邻的嘉兴、平湖、吴江、青浦等县。如今,五姑娘家乡的农民,大家还都记得五姑娘。虽然五姑娘的住房在二十年前已全部拆除了,但老人们依然能清楚地指出哪是正屋地基,哪是侧屋地基。窑岸村东浜还存在徐阿天那问破旧矮小的住房。虽然屋主数易,但旧屋仍在。这问破屋的前后左右均是当地农民盖的新楼,突出地反映了两重社会两重天。正如徐阿天的同族后代人,居住在大舜乡三成村的蒋兰宝老妈妈所说:“徐阿天要是生在新社会,他就能同五姑娘结婚了!”
评价及获奖
由浙江省文化部门倾心打造的著名音乐剧《五姑娘》再获大奖。2007年9月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对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2003—2006)评选中获奖的25个单位和268部作品给予了表彰奖励,我市创作出品的音乐剧《五姑娘》名列其中。这也是《五姑娘》继获得第十一届文华大奖后的又一个全国大奖。
古老田歌焕发时尚气息
2005年,嘉善田歌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我市民间文化的瑰宝和经典。早在我国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求之前的2002年,我市就开始着手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传承和保护嘉兴独有的文化遗产,《五姑娘》就是其中的代表,它通过时尚音乐剧来传承我市具有近3000年历史的田歌艺术。
《五姑娘》是浙江制造的首部原创音乐剧,嘉兴文化局艺术中心专门请来了中国广播艺术团国家一级作曲家莫凡担任作曲,中国音乐学院著名音乐剧导演陈蔚担任导演。2003年3月31日,由中共嘉兴市委宣传部、嘉兴市文化局和嘉善县人民政府出品的原创音乐剧《五姑娘》在桐乡大剧院首演以来,先后在杭州、宁波、北京等全国各地巡演近百场,所到之处收获了无数掌声和喝彩,在北京顶尖艺术殿堂保利剧院演出时,还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和领导前来观看,并深获好评。
“这个故事很传统,也很亲切!”这是很多观众与专家对《五姑娘》的评价。富家小姐与贫苦长工虽然社会地位悬殊但真心相爱,却逃不过恋爱受阻生离死别的结局。这是在江浙地区流行了近百年的真实民间爱情故事。除了故事真切感人外,音乐剧中最大的亮点当属田歌这个江南民间艺术的结晶,整个音乐剧中,滴落声、落秧歌、羊搔头、急急调、平调等多种曲调给音乐歌舞抹上了万种风情。这些带着浓郁江南乡土气息的田歌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欢。此外,让老年观众感到亲切、年轻观众感到新奇的是,剧中再现了正在流失的众多江南民俗:开秧门,过清明,轧蚕花,卖蚕花……用时尚的音乐剧形式,展示的却是江南美丽而古老的民俗风情,令人耳目一新。
嘉兴《五姑娘》频频得大奖
2003年4月,新华社等全国媒体纷纷报道了《五姑娘》的演出:“当一出又一出风靡欧美的经典音乐剧陆续登陆我国,为人们带来新鲜而又新奇感受的同时,一出会聚全国优秀创作人才和高水平演员的中国原创音乐剧《五姑娘》最近在浙江嘉兴公演。产生于上世纪初的音乐剧是西方最为流行和受欢迎的艺术形式。在我国,原创音乐剧刚起步,《五姑娘》大胆引入田歌这种嘉善等地独有的地方民歌,让人在音乐中感受到强烈的民俗气息,使这个古老的民间故事在新的时代和新的创作方式中焕发出了全新的时尚气息。”专家们认为,《五姑娘》的尝试,为推动我国原创音乐剧的发展,探索有别于西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剧表现形式将起到积极作用。
在2004年举行的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上,音乐剧《五姑娘》一举摘得第十一届文华大奖桂冠,还同时摘得剧作奖、导演奖、音乐创作奖、表演奖等四个单项奖以及“七艺节”首次设立的观众最喜爱剧目奖和观众最喜爱演员奖。2005年8月,《五姑娘》又获得第19届“田汉戏剧奖”的剧本一等奖,表明了戏剧界对《五姑娘》整体水平的充分肯定。同年,《五姑娘》入围第三批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初选剧目。
最新修订时间:2023-04-15 23:20
目录
概述
发展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