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板歌,又称五句板,属客家民间曲艺,因说唱者以竹板击节伴奏而得名。竹板歌由两句体、四句体“古文”竹板歌嬗变而来,清朝时期自赣南地区传入梅州,后逐渐向五句体过渡,并吸收融合
客家山歌的特色,形成独特的的竹板歌。主要流行于
梅州市及
河源、
韶关等客语市县,还辐射到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客籍华侨、华人聚居区。
历史沿革
清代中叶,兴宁北部的罗岗、罗浮与江西交界,设有官办的“驿铺”,赣南地区的商贩经过兴宁时,将江西赣南的曲艺“于都古文”传入兴宁。竹板歌初为卖药、讨食和说善书者使用,后来做佛事的人借竹板歌劝化心里有疙瘩者、病者和死者家属,帮他们解除思想痛苦,因而又称乞食歌、教化歌。清朝兴宁道士在表演道教舞蹈时,起初是以竹板伴奏演唱竹板歌。而更多的是民间艺人用于说唱情节曲折的民间故事传本,而且一代一代相传下去。
自清末民初后,兴宁竹板歌便逐渐传开。
“古戏文”竹板歌传入兴宁后,经过了三个嬗变:一是唱词结构的嬗变,由赣南传入时的两句体结构,逐渐融进当地的山歌(每首七言四句)并被“同化”,过渡为四句体,至清末民初又衍变为五句体,并逐渐向五句体尾驳尾变化;二是腔调的嬗变,“古戏文”腔调传到兴宁后,逐渐与当地客家山歌的音韵接近,并融进了当地的山歌曲调,逐渐形成五句板腔调,曲调分为两个单元,前两句为一个单元,后三句为一个单元,调式以5向6转变,所押音韵与兴宁话语音相同;三是乐器的嬗变,由三块竹板变为四块竹板,另有一块锯齿状的竹板,并由单一的说唱向多种表演方式演变,从而形成为兴宁竹板歌。
据史料记载,清嘉庆年间,兴宁在神光山下创办了培训竹板歌说唱艺人的学堂“忠义堂”,专门传授竹板歌说唱艺术。“忠义堂”创办后,竹板歌传承了“锦、上、添、花、英、雄、豪、杰、仁、义、礼”等共11代。清光绪年间,忠义堂一度停办,民国初期又复办,培养了一批批带“满”字辈的说唱艺人师傅头和说唱艺人,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兴宁民众曾以竹板歌宣传动员群众,对打土豪、抗日、推翻国民党反动派及封建统治,起到了积极的激励作用。
新中国建立后,兴宁人民用竹板歌歌颂党和社会主义,赞美新生活,创作了一大批竹板歌作品。在《宁江文艺》等刊物发表,推动竹板歌的创作。
1954年至1956年,文化馆干部下乡时,每人都带4块竹板下乡,分区分期举办竹板歌说唱培训班,培养了一批骨干人员,后来有的成为竹板歌传承人。
改革开放后,兴宁的竹板歌活动更为活跃,文化部门多次举办培训班,1980年9月23日至10月1日,文化馆举办为期10天的竹板歌培训班,有20多人参加,由老艺人传授竹板歌技艺,包括打竹板、演唱技巧,现场示范表演,组织新编竹板歌传本大会唱,共演唱8场,演唱了《叔嫂奇冤》等8个新编传本,从而培养了一批演唱新人。
艺术特点
唱词特征
竹板歌唱词工整,曲体结构相对固定,是五句一首,每句七字,五句中一、二、四、五句押韵。通常是前一首的最后一句是后一首的第一句,有时为了字接前后两首,省去击乐过门,直接唱上一首尾句的三字,叫“尾驳尾”但到变换韵脚或情绪大的变换时就不能“尾驳尾”,第一首第五句唱完后与第二首中间则要过门或夹白。
竹板歌习惯用尾驳尾合韵,以叙事见长,多用于说唱中、长篇故事传本及短篇故事折子。演唱中有插白,有说有唱,唱时字正腔圆,说时语言风趣。
演唱形式
竹板歌表演方式有坐唱、站唱、单人、双人说唱、对唱。表演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白天、晚上,田头地尾、禾坪厅堂等地均可演唱,不需搭台,不用化妆。
在说唱竹板歌的过程中,通常有前奏、间奏、尾声等过门音乐,一般由竹板、椰胡、秦琴、二胡演奏。一般开唱前有一段前奏,唱完一段(常为五句)之后有一段间奏,在转换情节处有时也会出现间奏。这些过门音乐可以不断反复,其长短视说唱的需要而定,它们不仅丰富了竹板歌的音乐性,也为演唱者即兴调整和编唱歌词提供了适当的时间。一般的唱本都有夹白,夹白有传承的,也有临时发挥的。演员在演唱过程中常根据作品的内容表述和作品情绪喜、怒、哀、乐表现的需要,在唱腔旋律、节拍、节奏等各方面加以改变,但每首的结束音是不变的。竹板歌的曲调大致相同,都是传承下来的曲子。他们在歌唱中,善于运用节奏和速度的变化,连说带唱地表述各种不同的情绪。起唱之前和每唱完一首或一段的时候,他们都要敲打一次手中的竹板,俗称“打竹板”,作为引子和过门;若两人唱时,则一人拉胡弦,一人打竹板。
曲调风格
竹板歌有平板、哭板、欢板、拖板、吊腔等多种不同风格和韵味的唱腔,整体音乐风格低沉、压抑、平缓,略带沧桑、悲凉,特别是每句结束音一般都在羽音上,这也增添了曲调的哀戚与悲凉。
伴奏乐器
伴奏乐器和表演道具为四块竹板(每块竹板约宽1寸长6寸,其中有一块竹板一边缘呈锯状),表演者敲击竹板作为伴奏乐器,还作为丰富表演动作的道具。
流行地区
兴宁竹板歌,又称五句板,主要分布于兴宁全市城乡,并流传于梅州市及河源、韶关等客语市县,还辐射到香港、澳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区和国家的客籍华侨、华人聚居区。
传承保护
流传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发展,竹板歌的生存环境受到一定影响,艺人和听众都面临老龄化的问题,而年轻一辈多不了解、不喜欢、不会唱竹板歌,且缺乏符合时代和群众需求新作品,使得竹板歌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急需采取有力措施加以保护。
保护措施
兴宁市挖掘整理了竹板歌传统曲本100多部,红色革命竹板歌500多首。兴宁竹板歌有各级别传承人40多人,有20多个民间艺人,每年培训2000多名中小学生。兴宁全市每年有专场演出200多场,竹板歌成为公共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兴宁文化馆在周末举办竹板歌演唱活动,组织说唱人员在人民公园和明珠文化广场以及下乡开展演唱活动,特别是在春节、国庆、 中秋、重阳等节日开展活动,促进竹板歌活动的不断开展。
传承人物
周天和
周天和,广东省级非遗项目兴宁竹板歌代表性传承人,男,1930年出生,已于兴宁山歌剧团退休。广东省曲艺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梅州市山歌大师,曾任兴宁市山歌协会会长,被誉为“客家山歌王”。
钟柳红
钟柳红,男,1961年出生,兴宁市山歌协会副会长、梅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梅州市山歌大师,是兴宁竹板歌说唱艺人后起人才之一。
入选非遗
2009年3月20日,竹板歌(兴宁市竹板歌、蕉岭县竹板歌)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列入梅州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10月16 日,
兴宁竹板歌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入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1年5月24日,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申报的竹板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遗产编号:V-138。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竹板歌”项目保护单位兴宁市文化馆评估合格。
曲艺价值
人文价值
兴宁竹板歌具有传播知识、明志壮怀、激励抗争、结交朋友、沟通感情、抒发胸臆、劝化教诲、娱乐身心等诸多功能,能够通过唱本中的生动故事、曲折情节、典型人物和地方语言,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们识别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使人们的情操得到陶冶,精神得到提升,起到了较好的启迪和教化作用。
学术价值
兴宁竹板歌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的内容广泛,反映了客家人的生活、生产、个人、家庭和社会风情。它的唱词语汇丰富,道白诙谐风趣,有熟语、俗语、俚语、谚语、歇后语等;它的曲调起伏多变,丰富多彩。通过竹板歌能够更好地了解当地客家人的历史与现实、风俗与习惯、语言和民间艺术,对研究客家的人文历史具有重要作用,是新兴的客家学重要的研究对象和宝贵资料。
认同价值
兴宁竹板歌具有浓郁的客家特色,充满强烈的客家生活气息,尤其能让海外的客家人产生无限的思乡之情,激发出浓浓的亲情友情。每当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回到家乡,听到竹板歌更倍感亲切,争相邀请民间艺人出境去演唱竹板歌。兴宁的说唱艺人和艺术团也先后多次出访,把竹板歌带到香港、澳门、台湾、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更是受到游子的热烈欢迎和赞赏,润物无声地起到了联谊联情、增强文化认同和凝聚力的作用。
艺术价值
兴宁竹板歌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和审美价值。一是它的唱词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易于群众接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二是它的说白表现方式多样,包括有交代人物情节的道白,有表明人物身份的独白,有人物之间的对白,还有在唱词中的插白,由于这些说白多具有诙谐、幽默、风趣的韵味,使表演在朴素中更显生动,在民间极具艺术的吸引力。三是它的曲调多样,有平缓、低沉、压抑、悲怨、高亢、欢快等调式,能够明快而细腻地抒发喜、怒、哀、乐等不同情感,使听众在感动中得到艺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荣誉表彰
2003年,《好梦成真今朝圆》获广东省首届民间歌会铜奖、特色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