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山脉,
吕梁山脉北端支脉。山地分布于山西省忻州市
忻府区、
原平市、
宁武县、
静乐县,太原市
阳曲县等市县区。最高峰老君洞,位原平市城西北,海拔2384米,但一般地图标注为水背尖,海拔2364.3米。南北山麓为杉、桦林区。山西省广播局在山上建有山西电视转播台。
位置境域
云中山脉,盆地西部的山地均属之。山脉的总体走向。大致是北偏东或近南北向延伸,与云中背斜的展布基本一致,成为忻定断陷盆地与宁武一静乐向斜盆地的界山;其北段山脊的海拔一般都在2000米以上,向北延伸至原平、宁武境内。主要山峰有龙王脑、
石窑子南山、大岭山、云中山等。南部海拔渐降至1600~1700米,延伸至静乐、阳曲县境内,山脊线之东由于受到流水的分割,成为群山汇集的景象,诸山虽又各有其名,然皆为云中山脉的东翼余支。至山前以大断层与盆地的平原相接,通常在10余公里的范围内,海拔即降到800~900米。其中,主要山峰有:
主要山峰
忻州市区境内
龙王垴,位于忻县西北边境处,海拔2348.5来,相对高差千米以上。居境内群峰之首。由花岗片麻岩及花岗岩组成,山顶呈平台状。其东坡陡直,多悬崖峭壁;西坡开阔平缓,深入宁武境内。
云中山,位于县境西北上沙沟村西南。山坡常为云雾环绕,阴天尤甚,山峰若隐若现,故名。峰顶海拔2105米,相对高差达千米以上。山峰由花岗岩组成。
五峰山,位于县境西北的上沙沟与蒲阁寨之间,因有五峰屹立如指,故名。山顶海拔1612米,相对高差达700米。山体由细粒花岗岩组成,质地坚硬,山脊形似鱼脊,陡峭险峻。
陀罗山,位于县境西陀罗村西约2.5公里。山顶海拔1503.2米。其东以断层与盆地相接,拔地而起,相对高差达700米;西坡平缓,相对高差只有400米左右。山体呈圆穹形。
独担山,位于城西南约9公里。山顶海拔1168.7米,相对高差仅200余米,山势和缓。
宁武县东南部
座落于圪𪤗乡境内的有:东梁山,海拔1791米。石峡山,海拔2049米。鸡冠山,海拔2161.2米。后沟背,海拔1864米。松林子背,海拔1898米。李家坡,海拔1902米。刘家山,海拔1848米。
座落于东马坊乡境内的山有:东沟背,海拔1851米。干沟山,海拔2243米。牛槽洼梁,海拔2050米。南岭,海拔2031米。莲花山,海拔2213.1米。石窑子南山,海拔2213.1米。黄花岭,海拔2186.5米。大注顶,海拔2095米。寨子山,海拔1723米。
座落于原辉顺沟乡境内的山有:南天门,海拔2322米。油楼山,海拔2378.8米。西梁山,海拔2395米。白点坡,海拔2324.6米。前梁山,海拔2353米。后梁山,海拔2312米。神沟梁,海拔2351.2米。小石人梁,海拔2273米。大石人梁,海拔2428.1米。龙王垴,海拔2348.5米。芥菜背,海拔2156.8米。堡子背,海拔2175米。
原平市境内
云中山脉,从西南入境至阳武峪,主要山峰有:
老君洞,位于城区西北,神山堡乡黑水圪绥村南,山势呈南北走向,其主峰海拔2384米,为本县最高峰。山顶有庙,山麓有林,多草,是天然牧场。
双山顶,位于城区西北,长梁沟镇车水洼村东南。因山有两峰而得名,海拔2366.9米。山腰有松林。
水背尖,位于城区西北,轩岗镇东南,因此山在水泉背后,故名。山呈东西走向,长约5公里,主峰海拔2364.3米。南北山麓为杉、桦林区。山西省广播局在山上建有山西电视转播台。
红崖顶,位于城区西,长粱沟镇大王营村北。因山为红砂石结构,故名。其主峰海拔2317米。
浮桥梁,位于城区西,长梁沟镇车水洼村西北,因山梁狭窄,形似浮桥,故名。其主峰海拔2233米。
跑马梁.位于城区西北,长梁沟镇里岔口村东南。梁顶可跑马,故名。其主峰2218.5米。
香草岭,位于城区西,长梁沟镇神岩壑村北。因山上有香草,故名。其主峰海拔2186米。
芥才贝山,位于城区西,楼板寨乡与宁武县赵来咀村交界处。山呈南北走向,长约5公里,宽1.5公里,其主峰海拔2l56.8米,山上有桦林,占其总面积的60%。
燕岭山,位于城区西北,神山堡乡黑水圪绥村北。因山状如燕,故名。山呈南北走向,长l公里,其主峰海拔2072米。山麓有泉,泉水终年不断,是永兴河之发源地。
玉皇峁,位于城区西北,楼板寨乡荆芥村北。因山顶曾建有玉皇庙,故名。山呈东西走向。其主峰海拔l882.5米。山北麓桦林繁茂,山南麓百草丛生,山巅有泉,涓涓常流。玉皇庙故址犹存。
申堰山,位于城区西,长梁沟镇化滩村西北。因山形似坝堰,故名。其主峰1969米。
高脑坡,位于城区西,楼板寨乡大龙门村西北。其主峰海拔l685米。
滴水崖,位于城区西偏北,楼板寨乡屯瓦村西北。因山上有悬崖滴水,故名。峰顶高程1375.6米。《崞县志》载:“悬崖数十丈,一泓涓涓长滴”,为崞县旧八景之一,名日:“石人瀑布,,o
静乐县境内
黄韦山,位于双路乡,海拔高度2421米,北纬38°30’~38°32',东经112°08’~112°11'。
天林岩,位于堂尔上乡,海拔高度2194.1米,北纬38°28'~38°29’,东经112°167~112°17’。
鸡冠山,位于刁儿沟乡,海拔高度2189米,北纬38°37'~38°38',东经112°10’~112°12’。
万花山,位于堂尔上乡,海拔高度2175米,北纬38°34’~38°35’,东经112°157~112°16’。
巾字山,位于娑婆乡,海拔高度2162米,北纬38°28’~38°29’,东经112°13’~112°15'。
响峁圪塔,位于辛村乡,海拔高度2156.2米,北纬38°34'—38°35',东经111°49’~1l1°51’。
二峰站,位于辛捎乡,海拔高度2141米,北纬38°33’~38°347,东经111°47'~111°48'。
黑庆山,位于堂尔上乡,海拔高度2116米,北纬38°30’~38°31’,东经112°17'~112°18'。
四方岭,位于康家会镇,海拔高度2113.4米,北纬38°24’~38°25’,东经112°07’~112°08’。
云中山,位于堂尔上乡,海拔高度2105米,北纬38°28'~38°28',东经112°17'~112°19'。
三角山,位于赤泥洼乡,海拔高度2077米,北纬38°16'~38°17’,东经112°08’~112°10’。
对把子山,位于娑婆乡,海拔高度2044米,北纬38°27'~38°28',东经112°17’~112°18’。
玉石窑山,位于赤泥洼乡,海拔高度2041.1米,北纬38°17'~38°17’,东经112°08’~112°10’。
寿土山,位于赤泥洼乡,海拔高度2041米,北纬38°16'7~38°16’,东经112°08’~112°10'。
南山岩,位于娑婆乡,海拔高度2039.9米,北纬38°25’~38°25',东经112°18’~112°19’。
望乡台,位于辛村乡,海拔高度2035米,北纬38°32’~38°33',东经111°46'~111°48’。
草帽顶,位于杜家村镇,海拔高度2033.2米,北纬38°33'~38°34’,东经112°12’~112°14’。
桃子山,位于赤泥洼乡,海拔高度2011米,北纬38°16'~38°16’,东经112°08’~112°10’。
阳曲县境内
棋子山,位于北留乡、泥屯镇交界处。东抵北留村,西达泥屯河,南至北郊区北山头村,北接五里沟,呈南北走向。为土石荒山,土层较薄。近年已封山育林。主峰海拔1417.9米。
文庙梁,位于黄寨镇与高村乡交界处,南至西蔡村,北抵高村乡沟北村,呈东西走向。梁上建有文庙一座而得名。为黄土山梁。海拔1071米。近年国家投资,飞播牧草,称为万亩草场。
梁鸿山,位于高村乡境内。东接老爷山,西至狼来山,南临峪庄,北连象咀山。属土石荒山。主峰海拔1395米。
老爷山,位于高村乡境内,东临南白村,西接梁鸿山,南望马头村,北至蟠龙村。原名南寨山.相传明朝年间山上修建老爷庙而得名。此山藏有石灰石。忻州地区南白水泥厂建于此山脚下。主峰海拔1129米。
象咀山,位于高村乡与忻州市交界处。东临赤塘关,西望细腰村,南连梁鸿山,北接忻州市太河村。主峰海拔1186米。
狼来山,位于岔上乡境内。东接梁鸿山,西连松树山,南邻庄儿梁村,北至东方山村。呈东西走向。此山荒凉贫瘠,狼虫虎豹出没无常,故名。主峰海拔1443米。
松树山,位于岔上乡境内。东接狼来山,西临西岔公路,南望泥屯镇,北连西方山村。呈东西走向。山上松树茂密。属西山林场林区。主峰海拔1,442米。
大尖山,位于岔上乡与忻州市交界处。东北两侧入忻州市,西连石家庄,南接好地窳,呈南北走向,山峰挺拔峻峭,山上灌木丛生,现属西山林场林区,已封山育林。主峰海拔1480米。
平安山,位于岔上乡与忻州市交界处。东接桃桃山,西、北两侧入忻州市,南至石家庄,呈南北走向。山顶建玉帝庙一座。相传北宋时期,兵乱纷起,当地居民为求安居乐业,取名平安山。主峰海拔1538.4米。
娘娘山,位于岔上乡境内。东起后交村,西至赤泥社,南连耀子村,北接文昌山,呈南北走向。山顶建有娘娘庙,故名。为土石荒山。主峰海拔1536米。
文昌山,位于岔上乡与忻州市接壤处。东至龙王庄,西达南龙泉,南抵西岔河,北人忻州市。呈南北走向。山上灌木丛生,建有文昌庙,故名。主峰海拔1721米。
马头山,位于岔上乡与忻州市接壤处。东、北两侧入忻州市,西、南两面龙泉河环绕。呈西北~东南走向。以山貌得名。山上灌木丛生。主峰海拔1713米。
分水岭,位于岔上乡境内。东抵赤泥社,北达南龙泉。呈东南一西北走向。因地形较高,河水自此分南北流向,故名。主峰海拔1330米。
南寨山,位于岔上乡境内。东望王满坪水库,西临大河沟,南连母猪洼,北抵西岔河。呈南北走向。此山位于岔上村南,山上建有寨子,故名。为黄土荒山,灌木丛生。近年已封山育林,属西山林场区。主峰海拔1502米。
母猪洼,位于西凌井乡、岔上乡、泥屯镇交界处。东邻泥屯镇,西接骆驼山,南达连山坡,北抵西岔河,呈南北走向。据传旧时该山附近常有野猪出没,故名。山上灌木丛生,间有松林,属西山林场林区。主峰海拔1711.7米。
大刀湾,位于西凌井乡境内。东接鸦鹊梁,西临凌井沟,南到牛道村,北连母猪洼。以山貌得名。山上灌木丛生。东南山的白云洞,山谷中的观音庙尚存。主峰海拔1523.2米。
骆驼山,位于西凌井乡境内。东接母猪洼,西临泉水沟,南连西凌井,北望高峁山。呈南北走向。两岭突起形似驼峰而得名。山上表层沙、土覆盖,北坡灌木丛生,南坡光秃贫瘠。多山鸡野兽。主峰海拔1625米。
高峁山,位于岔上乡与西凌井乡交界处。东至井沟,西达西凌井乡,南连骆驼山,北接寨山。此山顶部圆秃,紧靠寨山而高于寨山,故名。山上灌木丛生,乔木稀疏。主峰海拔1680米。
寨山,位于岔上乡境内。东临耀子村,西至北沟,南连高峁山,北接赤泥社,呈南北走向。旧时山顶建有寨子,故名。因位于耀子村之西,又名西寨子。山上灌木丛生。主峰海拔1551米。
牙儿山,位于岔上乡境内。东临赤泥社,西接麻地岔,南连高峁山,北接南龙泉。呈南北走向。以山脊参差不齐,似锯齿排列,故名。山上有小面积树林,属西山林区。主峰海拔1744米。
麻岔山位于岔上乡与西凌井乡相接处。东接牙儿山,西连绳子沟,南达西凌井,北至拉水沟。呈南北走向。东、西两侧各有四条沟岔。以其分岔较多,形似麻叶而得名。山上灌木丛生,松林稀疏。主峰海拔1824.4米。
嘹城峁,位于北小店乡与西凌井嘹城峁,位于北小店乡与西凌井乡相接处。东邻麻岔山,西、南两面西安公路环绕,北依白草峁。该山高耸突兀,山坡陡峭,站立山巅可望太原城区,遂得名嘹城峁。山上灌木丛生,间有松林,属西山林区。主峰海拔1848米。
轿顸山,位于北小店、西凌井与岔上三乡相接处。东临龙泉河,西至箭杆河,南连白草峁,北抵忻州市王道凹。因山顶有一块长方形平地,酷似轿顶,故名。山上灌木丛生,间有松林,属西山林场林区。主峰海拔1868米。
白草峁,位于北小店乡与西凌井乡相接处。东抵龙泉河,西连箭杆河,南临嘹城峁山,北抵轿顶山。以山上白草茂盛得名。山上灌木丛生,间有松林,属西山林场林区。主峰海拔1872.4米。
堡子山,位于北小店乡境内。东临西安公路,西望海子湾,南抵梁庄,北达六固。呈南北走向。以山上建有堡子得名,现堡子遣迹尚存。山上有小面积松林,属西山林场林区。主峰海拔1562米。
鸡道岭,位于北小店乡与静乐县交界处。西、北两面入静乐县,东达箭杆河,南至六固村,呈东西和东北、西南走向。山北松林茂密,灌木丛生,山南灌木稀疏。忻静公路横贯北坡脚下。主峰海拔为1743.1米。
两岭山,位于北小店乡与静乐县交界处,东临六固,南望石庄,西、北两侧属静乐县。该地有南北两个山岭,分别称南、北岭山,合称两岭山。为交通要道。主峰海拔1627.8米。
南山,位于阳曲县、古交市、静乐县三县(市)交界处,东北两侧柳林河绕过。西至古交市南岩沟,南连龙山咀,以其位于静乐县龙家庄之南而得名。山上灌木丛生,间有林木,系西山林场林区。主峰海拔1726.5米。
洞峁山,位于西庄乡与古交市交界处。东临柳林河,西接古交市高足梁,南至洞沟,北抵边红沟,因山势高峻,山上有东仙洞,故名。主峰海拔1835米。
龙山咀,位于西庄乡与古交市接壤处。东起柳林河,西至古交南岩沟,南连洞峁山,北抵南山。以山貌得名。山上灌木丛生,系西山林场林区。主峰海拔1675米。
黄围岩山,位于北小店乡与静乐县交界处,东到蒿草沟,西入静乐县,南抵柳林河,北达郑家梁。呈南北走向。以其山势巍峨,山上有黄土覆盖,故名。山上灌木丛生,间有松林,山中有牛角寨,东坡有九股泉,属西山林场林区。主峰海拔1956.2米。
寨子山,位于北小店乡境内。东临西安公路,西入忻州市,南至新阳村,北抵北小店,呈东西走向。以山顶建寨子而名。山上有小面积松林。属西山林场林区。主峰海拔1700.4米。
老安顶山,位于西庄乡境内,东起九林背,西至坛南庄,南连西庄,北接活松沟。原以形似马鞍而得名鞍顶山,后演变为今名。山上灌木丛生,间有林木,属西山林场林区。主峰海拔1650.9米。
黄崖山,位于西凌井乡境内。东北靠西安公路,西至马驹岩,南临西西公路。呈东西走向。该地区的山,多为石质,此山黄土覆盖,故名。现封山育林,系西山林场林区。东、北、南三面临公路。主峰海拔1451米。
长梁背,位于西凌井乡境内。东至凌井沟,西接石大王山,南邻伙路坪乡,北连西西公路。呈东西走向。因山脊东西长约数十里故名。山上灌木密布,问有松林,属西山林场林区。北侧有公路通过。主峰海拔1768.1米。
石大王山,位于西庄乡境内。东接长梁背,西至岭底,南抵客伏,北I|缶庙沟渠。以其范围广阔,山势高峻为当地君山之冠,故名。山上灌木丛生,乔木稀疏。主峰海拔1856.9米。
下石坡,位于西庄乡境内。东起朱土堰,西至榆树儿,南连南背,北接榆树峁。因山坡皆石头,故名。为土石荒山,杂草丛生。山南西西公路通过。主峰海拔1535米。
神垴山,位于伙路坪乡境内。东起伙路坪村,西接柳林河,南到榆树梁,北达后斧柯。山上灌木丛生,间有小面积松林,系西山林场林区。主峰海拔1677.8米。
道红里山,位于伙路坪乡境内。东起西西公路,西至凤子地,南连华十里山,北抵坪地窑。旧时此山树木茂盛,每逢秋季,树叶尽成红色,山路亦被映红,故名。山上灌木丛生。主峰海拔1698.5米。
华十里山,位于伙路坪乡境内。东起韩南沟,西至伙路坪,南连架山,北接道红里山,呈南北走向。山上灌木丛生。主峰海拔1563米。
架山,位于伙路坪乡境内。东起新寨村,西至大水阔,南临汾河,北望华十里山。其山层层递高,状如梯架,故名。山上黄土覆盖,有小面积树林。主峰海拔1494.6米。
地质地貌
地质构造
地貌特征
云中山脉的总体走向,大致是北偏东或近南北向延伸,与云中背斜的展布基本一致,成为忻定断陷盆地与宁武一静乐向斜盆地的界山;其北段山脊的海拔一般都在2000米以上,向北延伸至原平、宁武境内。主要山峰有龙王脑、石窑子南山、大岭山、云中山等。南部海拔渐降至1600~1700米,延伸至静乐、阳曲县境内,山脊线之东由于受到流水的分割,成为群山汇集的景象,诸山虽又各有其名,然皆为云中山脉的东翼余支。至山前以大断层与盆地的平原相接,通常在10余公里的范围内,海拔即降到800~900米。
自然资源
矿藏
云中山脉位于宁武煤田范围内。宁武煤田处于宁武、静乐、原平及神池县境内,是山西6大煤田之一。
主要含煤地层为上石英统太原组,其次山西组及侏罗系中统大同组,虽整个宁武煤田均有分布,但最发育的地区为煤田北部。宁武县城以南至静乐县一带石碳系主要可采煤层与北部一致,但煤层埋藏较深,地质构造复杂,地形陡峻,开采条件较差,仅个别地界宜于小规模开采,如静乐县杜家村、秦家崖、马家凹等地。宁武阳方口至原平轩岗一带煤层埋藏较浅,为主要开发区。其中太原组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其含煤5层,煤层总厚度平均17.06米,含煤系数18.08%~21.27%。可采或局部可采煤层3~4层,即2、3、5、6号煤层,其中5号煤层为全区主要可采煤层,其它多为局部可采。5号煤层(上冒丈)最为稳定,而且厚度较大,分布面积广。煤层厚度6.3~18.7米,平均12.17米,在阳方口地区平均厚13米,轩岗矿区一般厚5~11米。5号煤层是本区目前开采的主要煤层。
山西组含煤3层,均很不稳定。煤层平均总厚度1.56米,含煤系数3%,其中仅有一层为局部可采煤层(1号煤,土名一尺煤),产于本组的中下部,其厚度变化大,平均厚度0.96米,其它煤层均不可采。
云中山脉中,铝土矿资源较丰富,矿石质量较好,是有发展远景的矿产资源之一,主要分布在原平、宁武、神池、静乐、五台、保德、河曲、偏关等地。已经勘探或作过一定地质普查工作并获得一定矿石储量的产地17个,其中属大型规模矿床3个,共有铝土矿探明远景储量23253.08万吨。已列入《山西省矿产储量表》的有原平县长梁沟矿区、红池矿区、南岭矿区、保德县郭偏梁——雷家峁矿区、天桥矿区、宁武县宽草坪矿区、五台县南头矿区等7个产地(未列入储量表的有原平县角川矿区)。合计探明铝土矿石保有储量14263.86万吨,占全省总储量的18.87%。
已知境内有忻州市彭四家沟、馒头山,原平县王家庄和静乐县松树沟4处产地,除松树沟外,共探明保有储量25.5万吨,占全省探明保有储量41.0%。
已知境内有忻州市白马山、石人崖和石圪叠3处产地,探明保有总储量21.0万吨,占全省保有储量9.26%。其中白马山和石人崖为沉积变质的石英岩,产于五台系变质岩中,二氧化硅含量为7.09----97.15%,三氧化二铝0.68%,三氧化二铁0.17%。石圪叠为伟晶岩型石英,规模小、质量好,二氧化硅含量96~98%。
草地资源
山地灌丛类草地,这类草地一般分布在林线以下,海拔在1700米至2000米之间,全区14个县(市)均有分布,以五台、岢岚面积较大。这类草地牧草一般生长在暖坡地带,是山羊冬春的重要牧地。
山地草原类草地,除忻府区外,各县均有。该类草地的特点是,分布于沟壑边坡上和部分山地、阶地、山梁地带,属于比较干旱的一类草地。植物以旱生多年生禾草为主,混生一定数量的中旱生和早中生植物。主要建群种有多种针茅、羊茅、蒿类、百里香等。伴生有披碱草、小型菊科草。牧草生长期长达180天以上,青草放牧期较长。覆盖度一般在50%以下,牧草等级较低,每20亩至25亩草地可养标羊一只(青草期为8.5亩),是当地牛、羊的主要牧场。
山地草甸类草地,主要分布在云中山周围海拔2000米至2700米地区,以宁武、静乐较多。草地植物组成以中生禾草为主,混生有湿生和中旱生植物。草地坡度较缓,覆盖度一般可达70%到90%以上,是优良的天然夏季牧场。
疏林草地类草地,亚高山以下,草地与森林交错地段或林间出现的草地,间生有疏稀的灌木和稳定的草本植物。分布在原平、宁武等县云中山区。
生态保护
本区海拔较高的山地主体主要为太古代片麻状花岗岩,部分地区土层分布有石灰岩,各大山脉两翼盖层岩素主是碳酸盐类岩石,厚度为140—480m,主要包括白云质灰岩,含燧石条带白云岩及页岩组成。
山西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山区气候。由丁该区气候垂直变化明显,虽地处暖温带,但从温度条件看,高山区可达到寒温带气候标准,平均气温在4.2℃,≥0℃积温为2550℃,最低气温1月份平均气温-14℃至-21℃之间,最高气温7月份平均温度15℃,无霜期90—125天,年降水量600mm以上,主要集中于夏季6-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9.1%-64.5%,冬季以降雪为主,年蒸发量1720mm,年平均日照2674.5小时。
山西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国家重点Ⅰ级保护野生动物褐马鸡(Crossoptilonmantchuricum)及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森林与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地理环境
气候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特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差悬殊,降水高度集中。
其中忻定盆地属暖温带季风气候。气候
秋雨多于春雨,春温高于秋温,各地温
冬季受极地大陆冷气团控制,盛吹偏北风,干冷少雪。1月份最冷,平均气
年降水量的3%左右。
’春季属极地大陆气团衰退和副热带海洋气团西进北上交替之季,形成温暖、
干燥、多风沙气候。4月份平均气温一4。C~12℃。季降雨(雪)量42----120毫
米,占年降水量的7~17%左右。该季风多风大,温度回升较快,蒸发强盛,
夏季受副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盛吹偏南风,高温、潮湿多雨。7月份最热,
该季副热带海洋气团强弱和进退早晚不定,形成降雨很不稳定,年际变化大,致
使早、涝不均。
秋季副热带海洋气团削弱南退,极地大陆气团重返南下,形成短时秋高气
爽天气。随着冷气团的迅速控制,温度很快下降。10月份平均气温一3℃~IO。C,
季降水量70,--.,180毫米,占年降水量的17~26%左右。
土壤
山地草甸土
‘
主要分布于五台山、恒山、云中山、管涔山、大涧山等海拔约2000米以上
的一些山梁顶部及缓坡上,面积40.61万亩,占全区总土壤面积的1.13%。山
地草甸土分布区因寒冷风大,林木难以生长,植被以五花草甸草或草原草甸草
为主。资源特点,宜牧不宜农林,虽有部分农垦地带,但产量甚低。自然草原
草甸植被生长非常茂密,是优良的天然牧地。.
+棕壤
之间的高中山地带,即深山森林区,为本区的森林土壤,面积265.61万亩,占
全区总土壤面积的7.45%。该土类可分为山地棕壤、生草棕壤、棕性土3个亚
类。山地棕壤亚类分布在针叶林覆被的广大阴坡上;生草棕壤则分布于原针叶
一55—第二编自然地理
林覆被遭受破坏,森林被茂密的次生草灌所代替了的广大阴坡及阳坡缓坡上;棕
壤性土多分布在覆被较差、有一定水土流失的阳坡陡坡,悬谷两侧等地形部位
上。总的说,山地棕壤区阴冷潮湿,属于寒温湿润气候。植被以云杉、落叶松
等天然寒性针叶林为主,其次混有白桦、刺梅、六道木、莎草、苔藓等。土壤
发生着强腐殖质化、淋溶脱盐基、粘化淀积为主的成土过程。土壤性状为:表
层一般有明显的枯枝落叶层,松软有弹性,其下腐殖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达
6~15%,通体无石灰反应,呈微酸性。心土层一般有明显的粘化层,土体质地
多为上轻下粘型。保蓄水肥能力强,土体常保持湿润状态,肥力水平高。山地
棕壤为宜林土壤,是境内天然的用材林基地,所处气候条件很适宜针叶林的生
长。
植被
从水平地理分布考察,境内植被由高到低形成明显的群落分布,可分为6个
自然带。
亚高山草甸带
分布于五台山、管涔山的顶部。植被以蒿草为主,其次有苔草、兰花棘豆
等草甸群落。草体高度5厘米左右,覆盖度达100%,呈草毯、草丘状,为牧草
带。
山地草原草甸带
分布在山脉上部、山顶平台缓坡处。植被种类主要有:苔草、蒿草、兰花
棘豆、菱陵菜、苔藓、地衣,还有小叶龙胆、金莲花、零零香、火绒、珠芽蓼、
短颖鹅冠草、深山米芝、小丛红景天、高山蒲公英、莎草、狼毒、羽茅、铁杆
蒿丛及多种菊科草共同组成的五花草甸群落。草体高度约5---.20厘米,覆盖度
90,-.-,100%,为牧草资源带。
森林灌丛带
分布于海拔1700----2700之间的深山山地上。在这个林线内,其上部主要
以云杉(白杆)、落叶松、油松等针叶林为主,与林下的苔藓类构成生态群落;
其下部是以针阔混交林为主。阔叶树种主要是桦树、山杨等。内部混杂着野刺
梅、丁香、山桃、山杏、绣线菊、胡榛子等灌丛以及一些莎草等草本构成的生
物群落。覆盖度80,--.100%,为森林带。
灌丛草本带
线菊、刺梅、胡榛子、荆条等灌木和铁杆蒿、胡枝子、狼毒、莎草、柴胡、黄
芪、野葱、早熟禾、黄花铁线莲、羽茅、地梅、兰花棘豆、菊科等草本为主构
成草灌群落,覆盖度约50,--,90%,为林牧业和木本粮油、中草药带。
水文
云中山脉,是
汾河和
滹沱河的分水岭,东麓有
云中河及其支流永兴河、
阳武河、
牧马河皆入滹沱河,西麓有东马坊河、东碾河、大鸣河等河流皆入汾河。
永兴河,位于县城西南部,曾名屯瓦河,后改名为永兴河,皆以村名命名。发源于燕峪山,分两支流,北支流为屯瓦河,南支流为山水河,后流入云中河。1958年在楼板寨口筑起观上水库,为阎庄、王家庄流域灌溉之水源。水库灌区分3条干渠,数十条支、毛渠,灌溉面积4.5万亩。流域面积195平方公里。干流长37.5公里,河床宽为30~50米,洪水期水面宽50米,水深1.5米,流速2.3米/秒,正常年径流量为0.1761亿立方米。
同河,位于县城东南,因地处同川,故名。源于老师尖山石门沟,自西北而东南,经上庄、东社、南白3乡,流向定襄入滹沱河。金长25公里,流域面积250.45平方公里。干流长33.24公里,河床宽为15--40米,平时水面宽2米,水深0.2米,流速O.7米/秒。洪水期水面宽30米,水深0.8米,流速1.5米/秒。平常年径流量0.1327亿立方米。河畔建有小型水库4座,电灌站34座,可灌溉1.5万亩土地。河上建有公路桥4座。
长乐河,位于县城东北,曾名苏龙口河,后改名长乐河,均以村名命名。发源于老师山,在西峪、白石、长乐、苏龙口等地常年有地表水和潜流汇入成河,经白石、苏龙口、匙村入滹沱河,流域面积170平方公里,干流长22公里,河床宽为20~80米。平时水面宽2米,水深0.2米,流速1.1米/秒;洪水期水面宽50米,水深0.9米,流速2.2米/秒,正常年径流量0.095亿立方米。河畔均为山地、丘陵,灌溉面积约1.7万亩。河上建有公路桥1座。
泥屯河,发源于岔上乡的石家庄和赤泥社分水岭,由西北两岔汇于岔上,南经思西、归朝、伽东、泥屯。出芦家河,进入太原市北郊区,注入汾河。干流长35.5公里,支流有方山河、峪庄河,流域面积220平方公里,坡降19%,流域平均宽度7.08米。河床平均宽度为17米。王满坪水库以上有少量清水流入库区,沿河有5公里以上支沟8条,5公里以下支沟62条。
凌井河,发源于北小店乡石庄村一带,由西北向东南,经海子湾、北小店、大b、珍珠卜、扫峪、西凌井,顺凌井沟出天门关,进入太原市北郊区,注入汾河。干流长35.5公里,支流有韩庄河、刘家岭河、马圈沟河、圪叉居河。流域面积255.35平方公里,流域平均宽度为7.3米,坡降19%,河床平均宽度为20米,有5公里以上支沟8条,5公里以下支沟82条。上游北小店、梁庄有微量清水,清水流量0.0118立方/秒。
柳林河,发源于静乐县的沙滩村和古交市的边山。呈西北东南流向,入境后经西庄乡柳林、前岭底、青崖槐、寺石槽,在伙路坪乡悬泉寺1公里处注入汾河。干流长20公里,支流有西庄河、韩阳五井河。流域面积216.4平方公里。坡降17.8%,河床平均宽度为100米,流域平均宽度10.8米。5公里以上支沟6条,5公里以下支沟72条。
牧马河,发源于阳曲县白马山南麓,东南流至六固村附近,折转东北从牛尾庄西南人县境。上游各支流流经冀道岭、上岭、洞门、马圈、塔习、新开及阳子等七座岭,故又名七岭河。流至三交后折转西南,在西社附近出山,向东经过庄磨到向阳,再转东北过豆罗,经县城东南隅流去,于安邑村南数里处出境,流至定襄蒋村东北注入滹沱河。干流长118.3公里,本县境内流长65公里,沿途汇纳石符桥沟、团峪沟、塌塌沟、水马川、马圈沟、土岭沟、大沟、葫芦河、双海沟、西沟及田村河11条较大支流,流域面积1176.1平方公里,弯曲系数1.3,为季节性河流,属格子状水系。
云中河,发源于县境西部之云中山东麓,全长64公里,在本县境内长58公里。境内沿途汇纳安子沟、沙沟、鱼龙海、柳沟、宽滩沟、娄子沟、横河沟、南陌沟及属南云中河之陀罗河、合索河、淘金河、尹村沟,和属北云中河之白马河、东岔沟14条较大支流;流域面积近800平方公里,亦为季节性河流,属树枝状水系。自米家赛出山后,以下河道分为两支,分称南、北云中河。
南高温泉,位于城西北45里,奇村与南高村之间,以村名而得名。这个温泉是1976年南高村打井时发现。温泉地下水位深度4米,井深37米,水温68℃。与奇村温泉系一条水脉。现配备4时水泵,常用不竭。水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沐浴身一体盯治疗皮肤病等多种疾病。南高村在此修建了澡塘,附设旅店、饭馆,供洗澡和疗病者食宿使用。该村还利用温水修建了暖畦,常年种植蔬菜,供应居民和市场的需要。
奇村温泉,位于城西北45里,奇村东2里半处。1976年开掘,以村名而得名。温泉地下水位深度4米,井深37米。水温62℃,与南高温泉系一条水脉。现配备4时水泵,常用不竭。水中所含化学成分,与南高相同。奇村村民委员会也在此修建了澡塘和旅店,饭馆。还利用温水修建了暖畦菜园。
社会经济
社会
39。407之间。北倚内长城与大同市、朔州市、内蒙古自治区为界,西临黄河与陕
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相望,东傍太行山与河北省接壤,南抵石岭关与太原市、阳
泉市、吕梁地区毗邻。全区辖忻州市和定襄、五台、原平、代县、繁峙、宁武、
神池、五寨、岢岚、河曲、保德、偏关、静乐13个县,293个乡(镇),5049
个村。总面积25157.641平方公里。1988年有汉、蒙、回、藏、满等15个民
族,人口2584527人。其中少数民族1081人,约占人口总数的0.042%。忻
州地区行政公署驻忻州市。
忻州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新石器时期,境内许多地方就有
人类繁衍生息。公元前5世纪,境内已形成霍人(在今繁峙县境)、汾阳(在今
静乐县境)等城邑。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不少名人,诸如金代著名文豪元好问、元
代四大杂剧家之一白朴、元代著名诗人萨都剌、清代福建巡抚兼闽浙代总督徐
继畲等就诞生在忻州这片土地上。这里还养育了高君宇、徐向前、薄一波、续
范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忻州地区有丰富的资源。境内地域辽阔,土地面积达3773万亩,人均14.6
亩,居全省各地市第一位。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品种多、储量大、品
位高、易开采而著称。已探明的有煤、铁、铝、钛、钼、金、银、铜、铅、锌、
硅、石英、花岗岩等50余种。其中以煤、铁、铝土为最。境内河东、宁武、五
台3个煤田,分布在河曲、保德、偏关、宁武、原平、静乐、神池、五台等8个
县,含煤面积预测为4519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18.5%;预测总储量为l160
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420亿吨。铁矿储量达17.65亿吨,占全省保有总储量
的50.6%;铝土储量达1.42亿吨,占全省的18.87%;钛矿储量为159.26万
吨,占全省的54.1%;金矿储量为19.08吨,占全省的30.02%。此外,忻州
地区还有温泉地热资源,经勘探地热面积达19.3平方公里,热储量厚度5.52至
158.85米,热储量达569627692×104千卡,热流体温度平均为36℃~53.6℃。
忻州市奇村温泉水质优良,有天下第一泉之誉。忻州市顿村温泉度假村被山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忻州地区人民励精图治,艰
苦创业,开展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农业有突飞迅猛发展。东
边忻定盆地以种植高粱、玉米、谷子、小麦为主,其中忻州高粱名冠全省;西
边神池、五寨、岢岚、宁武等地以种植莜麦、薯类、胡麻为主,其中神池县的
油料产量居全省首位。解放前耕作粗放,广种薄收,平均亩产不过百斤。.1978
年全区粮食总产量为700000吨。1988年粮食总产量为920000吨,比1949年
的360000吨增长155%,比1978年700000吨增长31.4%;1988年农业总产
值55842万元,比1949年的17957万元增长2倍多,比1978年的35432万元
增长55%;1988年农村人均纯收入363.6元,比1978年的95元增长2.8倍。
全区工业有长足的进步。到80年代,能源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经济体系基本
形成,工业门类已具有36个行业,并形成煤炭、电力、冶金、机械、化工、轻
纺、建材、食品八大支柱产业。1988年底全区乡及乡以上工矿企业1019个,其
中国营的243个,集体的772个,其它企业4个,共有职工12.82万人。乡及
乡以上独立核算单位工业固定资产原值达至112i.6亿元,比1949年工业固定资
产原值30万元增长700多倍。1988年,工业总产值1.53377亿元,比1949年
的533.9万元增长285倍多,比1978年的5913万元增长26倍。1988年获部
优产品称号的有云中河牌19.7涤粘混纺纱、细粉丝等6种产品,获省优产品称
号的有云中牌土霉素碱、云中牌32s本色粘棉混纺纱等44种产品。全区打入国
际市场的工业产品共104个,年出口剖汇总值2亿多元。
关隘
石河山关隘口,位于县东部石河村东2公里忻静交界处。此关呈马鞍形,南北由两个山头所夹。北侧山高100米,倾斜度35度;南侧山高79米,倾斜度为30度,南北宽约50至400米。关口东面是30度以上的陡坡,沟深谷窄,长达4公里至忻州土川沟;关口西面是20度的缓坡地,沟谷较宽,长达2公里至石河村。忻界旧路从此通过,战时可控制此路,阻击由忻州进犯之敌。1948年日军曾在关口筑有碉堡,已平毁。
朱家岭关隘口,位于县东部庄儿上村南1.5公里处。此关由南向北,东西被两个山头所夹。东侧山高50米,倾斜度60度,最窄处宽7米,关南是20度的缓坡。路西为陡坡,路东为断崖,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忻界沥青公路由此通过,贯通忻州、静乐,关口两侧为风化石和土质,易塌方。战时是控制忻界公路的重要关隘口。
永安镇关隘口,界于本县西北部永安镇与宁武县吴家湾之间。关中为汾河通道,关西是永安镇村北的乱母梁,关东为吴家湾背后的南庄梁,均系黄土,构筑工事方便。关长1公里,宽500米,宁静公路从关中汾河西岸通过。关口东南两侧均有人行小道通向山梁。关口南面是宽阔的汾河川面,关口北面川面狭窄,沿汾河北上直通宁武重镇东寨,两侧系黄土梁或陡山。此关乱母梁居高临下,视界开阔,是控制宁静公路、永安镇、吴家湾的重要制高点。西侧有龙王沟直通岔上乡石门子,长8公里,宽100至300米,沟内有村庄、山林、河流、煤矿,便于部队、物资疏散隐蔽、集结。
石岭关,古称“白皮关”、“石岭镇”,位于阳曲县大盂镇上原村北1公里处。据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阳曲县志>记载:“石岭关在县城(今太原城)东北一百里,为并代云朔要冲,势甚险固”。吴中丞生生抚晋疏云:“过忻州四十里为石岭关,有险可守。唐时设防,稍有遗迹,今荡为平丘。旁多小路,可以南通阳曲,西走静乐,过此则直抵太原”。从唐朝到清末,历代王朝都在此驻有兵丁戍守,并屡有战事发生。此关经历代战火,大部分已毁,但中门至今尚存。
赤塘关,位于今高村乡河庄村北。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载:相传后魏刘赤塘曾隐居于此。加之此处地势低凹,又位于羊驮寺山与梁鸿山两山的山涧之间,地面土质为红色粘土,而且常有积水,故取名为赤塘关。据《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唐宋时期,官方曾在此设防驻守,直接管理赤塘、石岭关的军事防务。此关在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前已废。但旧关的一道土墙遗迹至今依然存在,现北同蒲铁路由此通过。
天门关,位于泥屯镇杨家井村西南方,现太原市北郊区东关口村北。据清道光《阳曲县志>记载:天门关为七属咽喉。在天门关的东北山崖上,有隋炀帝任晋王时所开凿的栈道——杨广道,路通旧岚管州。“天门凌井一道,互为首尾,山势嵩岭,辨路一发。二崖山骨轮困,东为天门山,西为凌井山,两山回合如门,并北要隘也”。今古迹尚存,有石刻可供考证。
两岭关,位于现北小店乡与静乐县境的交界处。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天门、两岭属西北七属咽喉,路通旧岚管州,在管州内者,一日两岭山,二日婆娑岭隘”。明洪武初年,此地筑有土城,太原左卫官俱调兵把守,属阳曲出晋北路之又一关隘要道。
阳曲湾、三交口隘,位于古阳曲皇后园至青龙镇一带,属著名古军隘、古战场之一。据清道光《阳曲县志>载:“狼孟城在县城东北六十里,阳曲湾在县城北三十里,三交寨在县城东北五十里”。又载:“两镇三关至阳方口,当云朔马邑之冲,通忻代岚石诸邦之路,极为要害。南通太原,鸣鞭即至。盖阳曲湾为太原之隘日,而阳方口又为阳曲湾之隘口也”。阳曲湾、三交口、狼孟城均在县城(今太原城)东北30公里境内。其中太原城距阳曲湾15公里,阳曲湾距三交口10公里,三交口距狼孟城5公里。阳曲湾隘口之位置,在今太原市北郊区的阳曲镇或其附近。建有三交寨的三交隘口,在今阳曲县的青龙镇附近,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第6册北宋版图标示,三交口在太原城东北方位,与<阳曲县志>所述方位一致。从今<太原市地形图>查证,青龙镇东北附近,正是杨兴河、中社河及深沟河三水系汇流处。传说禹王治水打开的“龙门会”峡口也在此地,称之为“三交口”名符其实。又因三交口是阳曲湾东北向的出人口,且在阳曲之阳,称之为“阳方口”。阳曲湾和三交口是古阳曲县城(今太原城)东北向互成首尾的重要军防隘口,或似太原北出石岭关大门之门庭过道。此地冲沟网布,雨裂织密,地形险杂,极为要害。
凌井垭口(凌井沟),位于西凌井乡人口处,南起天门关口,北至西凌井村南,西为凌井山,东为天门山,全长约15公里。两山对峙,怪石嶙峋,沟长而窄,山高而险。在沟的东侧半山腰中,有通往西凌井、西庄、北小店乡的二级公路。
交通
云中山脉是忻州盆地与汾河上游谷地宁武、静乐之间的交通屏障。翻越山脉的主要线路有南部的忻碛线,和北端的崞水线。
崞水线(省道305),起于原平县崞阳镇东(国道108线486公里+588米处),向西北行,经峪口、轩岗镇、段家岭乡、宁武城,再北行至阳方口,又西行经神池城、义井镇、三岔镇接209线,经偏关县楼沟乡、窑头乡、陈家营乡,至偏关水泉堡,全长217公里(其中与209国道复线81公里,即三岔至水泉堡),实有里程136公里。崞阳至神池地形起伏较大,为山岭重丘区;神池至三岔地形平坦,为盆地微丘区。该路至51公里+136米处,通过段家岭垭口,长200米,宽11.5米,深20米,地质系土夹石。
忻碛线(省道313),起于忻州市长征路,经静乐城、岚县城、方山县熊家峪后,折西经临县城至碛口为止。忻碛线在忻州境内,经合索乡、三交镇、牛尾庄乡入静乐县境,再经康家会镇、娘子神乡、静乐县城,过汾河大桥,经上店、王端庄至窑会沟出静乐入岚县界,全长101.806公里,重复里程545米。
忻保线(省道312),由忻州市新路村(忻碛线5公里+330米处)为起点,经忻州奇村、杨胡、寺坪、后河堡入静乐县境,再经静乐县堂儿上、杜家村至宁武县川胡屯,由此北行经宁武县坝门口、宁化、化北屯、东寨,折西北经岔上、宋家崖至坝沟湾入五寨县,经五寨县城、小河头、三岔镇、韩家楼入河曲县经阴塔、沙泉,达保德县窑圪台、桥头、越山至保德黄河大桥,全线经1市5县20乡镇,全长270公里。(包括复线60公里,宁武县川胡屯至东寨为太宁公路复线29公里、五寨县城至三岔为209国道复线31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