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研究
199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书
《书评研究》是199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萧乾。新印本的《书评研究》 还附录了作者当年在《大公报》经手发表的那些书评。
简介
1989年4月,重印了萧乾的《书评研究》(见人民日报出版社《书评面面观》第一辑)。他写了《未完成的梦》作为本书代序。他说在1934至1935年,他忽然对书评感起兴趣。恰好他在燕京大学需要交一篇毕业论文,于是“身在新闻系而心在文学系的我,就找了个跨在两系之间的边缘题目:书评研究”。1935年7月,他用那篇毕业论文即《书评研究》完成学业以后,即到天津<大公报>去编文艺副刊。他利用那块园地,“声嘶力竭地为书评而呐喊过。我宣告职业化的书评家终将诞生,并且还嚷着:‘我们需要两个批评学者,六个批评家,五十个书评家。’”有趣的是,新印本的《书评研究》还附录了他当年在《大公报》经手发表的那些书评。这是他组织的一支书评队伍,如杨刚、常风等都在这本书里重新亮相。萧乾不愧是一名编文艺副刊的老手,为了引起社会的注意,他还在报纸上组织了讨论,设计了“作家谈书评”、“书评家谈书评”、“读者谈书评”等三组文章来扩大影响。这里搜集有叶圣陶、巴金、沈从文、朱光潜、李健吾、张天翼、艾芜、施蛰存等人的文章,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也为中国新文学的研究留下了珍贵的史料。一个刚出校门的青年,单枪匹马地编一个大报的文艺副刊,竟然取得如此好成绩,这在今天也许是不可想象的事。历史情况尽管不同了,但是当年萧乾那种富有开创性的劳动精神还是令人神往的。如果我们虚心的话,一定可以从中吸取不少有益的东西。
相关
萧乾(1910年1月27日-1999年2月11日),现代著名作家,记者,文学翻译家。他与郑振铎相识,是郑振铎在北平燕京大学任教期间,是1933年萧乾入学燕京大学新闻系以后。
萧乾晚年,1996年10月,在《中华读书报》上发表《我与商务》一文,一开头就深情地写道:我最早与商务发生出版关系是在1935年,那一年商务一口气出版了我最早的三本书,即<篱下集>(小说),《小树叶》(散文)和《书评研究》。一个二十五岁初出茅庐的青年,怎么会那么大走文运?这就使我想到已故郑振铎先生。
为什么老人在应邀撰写纪念商务印书馆成立百周年的文章中,最先就要想到已故的郑振铎呢?原来,萧老年轻时最早的三本书,都是在郑振铎的帮助下出版的。
萧乾回忆道:“1933年以前,北平文艺界一片枯寂,暮气沉沉。……1933年秋天发生了变化:从青岛来了杨振声和沈从文,从上海来了郑振铎、巴金和靳以,办起《文学季刊》和《水星》,杨沈二位又从吴宓手里接过天津《大公报》的文艺副刊。幸运的是,就在那一年的夏天我辞去福州的教职,回到北平,而且开始写作。我最后两年大学就是靠每月的稿费来维持的。1935年上半年我得动手写毕业论文了。当时我身在新闻系,心却在文艺方面。我得在这两者之间选择论文题目。于是,我决定钻一钻书评。……郑振铎还答应把我的毕业论文《书评研究》介绍给商务,并且把我的小说集和散文集同时也收入他为商务所编的‘文学研究会丛书’中去。可以说,是商务帮我完成的大学教育。……我最早的三本书……都是商务出的。当时对我来说,那不啻是雪中送炭。”
萧乾写文章时年纪大了,仅凭回忆,难免与史实略有出入。例如,郑振铎1931年就从上海来到北平了,而萧乾的书并不是1935年“一口气出版”的。这三本书,先是在1935年出版了专著《书评研究》;第二年出版短篇小说集《篱下集》(收入郑振铎主编的“文学研究会创作丛书”第一批十本内);第三年出版杂著《小树叶》(收入郑振铎主编的“文学研究会创作丛书”第二批十本内)。这位当时贫穷的青年学生,连续出版了三本书,得以完成大学学业,这都是著名教授郑振铎帮助他的。这是何等宝贵的提携啊!萧乾在1988年写的<我与书评>一文中就说:“论文写完之后,一份交到学校,另一份就由郑振铎先生转给商务印书馆,并于同年(1935年11月)出版。……《书评研究》才真正是我的第一本书。我在北新书局当学徒时,每月工资仅四元,却从《书评研究》一次就拿到二百元。当时对我来说,这个数目真是大得惊人。”
萧乾后来在赵家璧主持的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和晨光出版公司也出版过书,而赵家璧也是郑振铎介绍给萧乾认识的。1935年6月8日赵家璧日记记载:“晚六时,振铎在家中设宴,把我介绍给几位从未见面的北方作家,有俞平伯、萧乾、毕树棠、王熙珍、高滔等,朱自清和靳以也在座。”
参考资料
文津搜索.国家图书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3-04-25 23:39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