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里山
江苏省徐州市山峰
九里山(Jiuli Mountain),位于徐州市西北部北三环南侧,又名九凝山,海拔134米,面积百余公顷,因东西长九里而得名。紧邻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徐州龟山景区。
历史文化
徐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在几千年的战争岁月里,九里山发挥了抵御强敌、固守家园的重要作用。历代进攻和坚守徐州的战斗大多是在九里山前展开的。《水浒传》中的一首歌谣唱到:“九里山前摆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顺风吹动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道出了九里山的战略作用。公元前 205 年,刘邦联合韩、魏等诸侯军队 56 万人,东向伐楚,占领彭城项羽闻讯后,亲率 3 万精兵南下回击,在九里山前大败汉军,夺回彭城。刘邦弃甲奔逃时只有几十名将士跟随。连老父亲也丢在半路上了。唐代,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与徐州感华军节度使时溥发生冲突,相战九里山前。山前有一村庄名曰八里屯,还有“磨旗石”,都与古代安营扎寨、屯兵守敌相关,著名的琵琶曲《十里埋伏》以九里山前古战场为背景,描写了楚汉战争的激烈场面。民国时期,国民党和侵华日军在九里山前建机场,驻扎军队,放置弹药,表明了九里山的军事地位。
旅游景点
九里山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十几年来的开发,已初步形成以九里山为依托,以楚汉文化和战争文化为特色的风景旅游区。人文景观有苏山汉墓、汉城、圣旨博物馆、西游记艺术官、丹尼森游乐园、刘向墓平山寺、白云寺等景点;自然景观有九里山植物园、白云洞等。在九里山的山口崖壁上刻有张爱萍将军书写的“九里山古战场”石刻,在山口前有两座汉阙。
九里山除了西部山头早年开山烧制石灰而损坏了一些植被之外,整体较为完好。
以象山、团山、宝峰山景色最为多姿,三峰耸立,相互辉映,气象万千。西峰“形象如象”,称为象山。中峰高而圆,名曰团山。东峰谓宝峰山。在九里山诸余脉中,以东端的琵琶山景色最佳,因山形酷似琵琶而得名。主峰北侧与簸箕山、米山子、火山、水山相连。过去这一带岩石裸露、杂树稀落、荒草茫茫,经过几十年的植树造林,如今森林覆盖率已达90%以上,区域间群峰竞秀,沟壑纵横,森林繁茂;加之山前山后有河流、湖塘(马场湖、九里湖公园),山水相应。形成山水结合的理想幽雅生态环境。九里山埋藏着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在岩石裂隙、自然溶洞内出土过第四纪时期的大象、羚羊、虎、鸟的化石。
小龟山汉墓
小龟山汉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江苏徐州市龟山西麓,为西汉第六代楚王襄王刘注(即位于公元前128年--前116年)的夫妻合葬墓。该墓为两座并列相通的夫妻合葬墓,汉墓分为南北二个甬道,长度分别为56米,二甬道长度差仅为11.90厘米,二甬道之间的距离19米,共有15个墓室,墓道和墓室总面积达到700多平方米,容积达2600多立方米。
一走进南甬道,一束红色的激光从里面射出来,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保安措施,其实这束激光是为了让大家看清楚甬道的直度,整整56米长的甬道,精度居然达到了1/16000。南北二条的甬道平行向里开凿,二甬道距中轴线的偏差仅有5毫米,精度达1/10000。二甬道的夹角为20秒,误差仅为1/16000。要延伸到1000公里外的西安才会相交。通道地平面内高外低,内外高低相差527毫米,呈1/1000的坡度。二甬通中的墓室有洞口相通。南甬道为楚王襄王刘注墓,北甬道为其夫人墓,两墓均为横穴崖洞式。
墓葬开口处于龟山西麓,呈喇叭形状,由两条墓道两条甬道以及十五间墓室组成,由人工开凿而成。墓室十五间,室室相通,大小配套,主次分明,总面积达700余平方米, 容积达到2600多立方全靠手工开凿。此墓工程浩大,气势雄伟,实为世界罕见,中华一绝。
龟山汉墓位于中国江苏徐州市鼓楼区境内的龟山西麓,为西汉第六代楚王襄王刘注( 即位于公元前128年-前116年)的夫妻合葬墓, 该墓于一九八一年二月被当地群众开山采石首次发现,同年十一月和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南京博物院会同徐州市文化局先后对北墓道及整个墓葬进行发掘清理。一九八五年,在文物普查工作中征集了该墓出土的刘注龟钮银印,从而揭开了墓主人的身份之谜。
一九九二年七月筹建,龟山汉墓第一期保护工程已于一九九三年六月竣工。龟山汉墓为两座并列相通的夫妻合葬墓,其中南为楚王襄王刘注墓,北为其夫人墓,两墓均为横穴崖洞式,墓葬开口处于龟山西麓,呈喇叭形状,有南北两墓道,墓室由人工开凿而成。每条通道长56米,高1.78米,宽1.06米,沿中线开凿最大偏差仅为5毫米,精度达到1/10000, 南北通道相距19米,夹角为20秒,误差是1/16000, 通道地平面,内外高低相差527毫米,呈10/1000的自然坡度,是迄今世界上打凿精度最高的通道。每条通道由26块塞石分上下两层堵塞,每层13块,每块塞石重达6-7吨。 墓室十五间,室室相通,大小配套,主次分明,墓葬东西全长83米,南北最宽处达33米,总面积达700余平方米, 容积达到2600多立方。此墓工程浩大,雕凿精细,气势雄伟,实为世界罕见,中华一绝。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8 08:38
目录
概述
历史文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