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方皋》极其生动地塑造了一位朴实、智慧的劳动者——九方皋的形象。此画取材于《
列子》所载的
九方皋相马的故事,画中人物和马匹都采用的是饱满宏大、庄严稳定的构图,笔墨上也表现出了徐悲鸿高超的技巧,其中在九方皋身上的用笔特点突出,而在骏马身上则用墨更为彰显,一张一弛,极具特色,特别是在九方皋的眼睛以及骏马的眼睛的表达上,更是传神。
题款(左):《九方皋》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弭辙,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纆薪菜者,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戊辰(公元1928年)冬尽。悲鸿。
题款(右):造化无迹,求迹者非愚则诬。一士得其解,踌躇满志,与天为徒,乃吮毫濡墨,醒扰扰世间,以九方皋相马之图。庚午(公元1930年)初秋,悲鸿重来匡山,携此幅属题散原老人三立。
《九方皋》图的作者
徐悲鸿(公元1895—1953年),汉族,江苏
宜兴人,生于中国江苏宜兴屺亭桥。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景星学社社员。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
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并与
厉麟似等联合发起创立了
中意文化协会。1949年后任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他尤其善于画马:群马、双马、立马、奔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