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TA四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10H12N2Na4O8,分子量为380.17。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4
3.氢键受体数量:14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7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171
7.重原子数量:28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293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9
分子结构数据
单一同位素质量:380.018445 Da
标称质量:380 Da
平均质量:380.17 Da
物质信息
中文名:
乙二胺四乙酸四钠盐;四钠EDTA;EDTA四钠(生化级别);EDTA四钠;维耳新;EDTA 四钠;乙二胺四乙酸四钠
英文名:Ethylene diaminetetra acetic acid tetrasodium salt
分子式:C10H12N2O8Na4
结构式:
分子量:380.17
CAS:64-02-8;
EINECS编号:200-573-9
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白色晶体粉末。
pH值:10.5-11
熔点(℃):248℃
引燃温度(℃):450℃
溶解性:溶于水,微溶于醇。
性质与稳定性
生产中使用氯乙酸、乙二胺等有毒化学品,设备应密闭,操作人员应穿戴劳保用品。
贮存方法
内衬塑料袋的编织袋包装,贮于通风干燥处。
质量指标
主要用途
是一种重要的络合剂及金属掩蔽剂。可用于纺织行业染色,水质处理、彩色感光、医药、日用化工、造纸等行业,作为添加剂、活化剂、净水剂、金属离子遮蔽剂和
丁苯橡胶工业中的活化剂。干法晴纶行业中抵销金属干扰,提高所染织物的色泽和亮度,还可用于
液体洗涤剂中,提高洗涤质量,增强洗涤效果。
稳定性
稳定性:在通常使用和储存条件下稳定
避免接触的条件:火源,热源。避免接触不兼容物质。
聚合危害:不聚合
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CO, CO2),氮的氧化物(NO, NO2)。
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大鼠经口 (mg/kg): 2000
先进工艺
乙二胺四乙酸(EDTA),英文全称EthyleneDiamine Tetraacetic Acid,它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赘合剂,问世已70余年。系列产品主要有
EDTA二钠盐、四钠盐和四酸。盐、铜钠盐等,众多下游产品的开发应用进一步扩大了EDTA的应用范围。
产能
EDTA钠盐在水中溶解性好,是EDTA的最主要的消费品种。日本四钠盐比例60%,美国四钠盐是四酸的9倍,我国有的厂家二钠盐生产比例约占60%。钠盐的下游产品主要有铁钠盐、铁铵盐、钙钠盐等。
生产方法比较
EDTA生产方法按使用的可变原料主要分为4种:氯乙酸法、氢氰酸法、氰化钠法和烃基乙睛法。氯乙酸法原料成本高,设备腐蚀严重,工艺条件不易控制,产品质量不稳定。由于世界上氢氰酸工业的迅速发展,氰化物价格便宜,于是用于生产EDTA的可变原料已转向氰化物,其技术经济性大大优于氯乙酸法。其中,氢氰酸法的EDTA产品最纯净,但流程较长,尤其是处理氢氰酸与甲醛的混合物比较麻烦。经基乙睛法原料稳定性差,尽管投料操作简单,但后续增加了活性炭处理的繁琐工序且环境不洁。使用氰化钠原料操作安全,最大优势是无需任何精制就能一步生产可直接应用的四钠溶液,或作为产品(含量38%)使用,或直接生产二钠盐。因此该法又被称为“一步法”。该法工艺条件温和:温度85 -110。C,压力-0.005一0.02MPa(表压),加料时间3-6h。
氰化钠法是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方法。
生产钠盐的先进工艺流程
传统工艺是先将合成的四钠原液酸化制成四酸作为中间体,经碱溶、浓缩等6道工序生产二钠盐或四钠盐。
而早在1996年以前就开发了一种先进工艺,是将四钠原液用硫酸酸化直接生产二钠盐,生产工艺减少到3道工序,且避免了碱的重复使用。四钠盐则由二钠盐生产,减少一道工序,同时又都降低了酸和碱的消耗。据此,于2002年进对EDTA的钠盐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发和改进,并取代了传统工艺,如《EDTA钠盐先进工艺流程示意图》所示。
生态学资料
其他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建议不要让其进入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