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之死》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
司马迁创作的
史传文,出自《
史记·项羽本纪》。此篇围绕
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描写了
垓下之围、
东城快战、
乌江自刎三个场面,记叙了项羽一生的最后阶段,表现他无可奈何的失败和悲壮的死亡,是《项羽本纪》中最具悲剧性的一幕。全文三个场次之间的节奏变化,起伏张弛,抑扬徐疾,情理兼胜,妙合无垠,作者运用史实、传说和想像,传写了项羽的穷途末路,取得了可歌可泣的艺术效果,达到了雄奇悲壮的美学境界。
作品原文
项羽之死
项王军壁垓下1,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2,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3!”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4;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5,自为诗曰6:“力拔山兮气盖世7,时不利兮骓不逝8。骓不逝兮可奈何9,虞兮虞兮奈若何10!”歌数阕11,美人和之12。项王泣数行下13,左右皆泣,莫能仰视14。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15,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16,驰走17。平明18,汉军乃觉之19,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20。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21。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22,田父绐曰“左”23。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24。项王乃复引兵而东25,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26。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27,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28,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29,愿为诸君快战30,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31,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32,四向33。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34。”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35。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36,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37,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38。与其骑会为三处39。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40。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41:“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42。乌江亭长檥船待43,谓项王曰44:“江东虽小45,地方千里45,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46。愿大王急渡47。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48。”项王笑曰:“天之亡我49,我何渡为50!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51,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52,我何面目见之53?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54。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常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55。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56。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57,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58,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59,邑万户,吾为若德60。”乃自刎而死。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壁:名词作动词,本指军垒,此处为设营驻守。
2.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楚歌:名词作动词,唱起楚地的歌曲。
3.是:指示代词,指汉军。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4.幸:被宠幸。
5.于是:在这种情景下。慷慨:情绪激昂。
6.为:写。
7.拔:撼动、拔起。盖:超过。
8.逝:奔驰。
9.奈何:怎么办。
10.奈若何:固定句式,把你怎么办呢?
11.阕:遍。
12.和(hè):应和。
13.泣:眼泪。
14.莫:否定代词,没有人。
15.骑:单人乘一匹马。
16.直:当。南:向南。
17.驰:骑马奔驰。
18.平明:天快亮的时候,也叫平旦、寅时、五更。
19.乃:才。
20.以:率领。
21.属:跟随。
22.田父(fǔ):农夫,老农。
23.绐(dài):欺骗。左:向左走。
24.以故:因此。
25.引:率领。东:向东走。
26.度:估计,猜测。
27.身:亲身经历。
28.卒:最终。
29.固:本来。
30.快战:痛快的作战。
31.刈(yì):砍倒。
32.以为:以之为,把分为。
33.四向:向四面(杀出)。
34.彼:他们。
35.期:约定,如不期而遇。山东:古今异义,山的东面。
36.披靡:草木随风倒下的样子,这里用以形容汉军溃散。
37.瞋目:瞪大眼。
38.辟易:退避,这里指惊吓后退。
39.会:聚集。
40.亡:损失。
41.伏:通服,心服的意思。
42.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43.亭长:秦汉时的乡官。檥(yǐ):通“舣”,使船靠岸。
44.江东:长江在芜湖到南京一段,为自西南向东北流向,秦汉以后习惯称自此以下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
45.地方:土地方圆。
46.王(wàng):名词作动词,称王。
47.愿:希望。
48.无以:没有用来办法。
49.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50.何渡为:为什么要渡呢?为,句末语气词。
51.西:名词作动词,向西征战。
52.纵:纵使。王:使动用法,使称王。
53.面目:颜面、脸面,在古代颜、色都指脸色,如和颜悦色。
54.长者:古今异义词,这里指德高望重的人。
55.短兵:短小轻便的武器。
56.创:创伤。
57.骑司马:骑兵将领官名。吕马童:原是项羽的部下。
58.面之:面对项羽。马童原在项羽背后,不意为项羽回头看见,只好面对着过去的上司,颇为尴尬。
59.购:悬赏。
60.吾为若德:我就送给你点好处。德,恩惠。
白话译文
项王的部队驻守在垓下,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的军队把他重重包围。深夜,项羽听到汉军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项羽于是大为吃惊,说:“难道汉军把楚国都征服了吗?他们那边楚国人为什么这么多呀!”项王于是在夜里起来,在帐中饮酒。有美人名虞,一直受宠跟在项王身边;有骏马名骓,项羽一直骑着。这时候,项羽不禁情绪激昂唱起悲歌,自己作诗吟唱道:“力量能拔山啊,英雄气概举世无双,时运不济时骓马不再奔跑!骓马不奔跑可将怎么办,虞姬呀虞姬,该怎么安排你才妥善?”项王唱了连唱几遍,美人虞姬应和着一同唱歌。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忍心抬起头来看他。
在这种情况下,项羽独自一人骑上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在后面,当夜突破重围,向南冲出。天刚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命令骑将灌婴带领五千骑兵去追赶。项王渡过淮河,部下壮士能跟上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项王到达阴陵,迷了路,去问一个农夫,农夫骗他说:“向左边走。”项王带人向左,陷进了大沼泽地中。因此,汉兵追上了他们。项王于是带领着骑兵向东跑,到达东城,这时就只剩下二十八人。汉军骑兵追赶上来的有几千人。项王自己估计不能逃脱了,对他的骑兵说:“我带兵起义至今已经八年,亲自打了七十多仗,抵挡我的敌人都被打垮,我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来没有战败,因而能够称霸,据有天下。可是如今最终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今天必死无疑,我愿意给诸位打个痛痛快快的仗,一定胜它三回,给诸位冲破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军旗,让诸位知道的确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
于是便把他的骑兵分成四队,面朝四个方向站定。汉军层层包围着他们。项王对骑兵们说:“我来给你们拿下一员敌将!”项王命令四面骑兵各自奔杀下去,约定在山的东边分三处会合。于是,项王就大喊着奔驰下来,汉军士卒都溃散奔逃开去,就杀掉了一名汉将。当时,赤泉侯是一名骑兵将领,追赶着项王,项王圆睁双眼朝他怒斥一声,赤泉侯人马都大吃一惊,闪避逃离开好几里地。项王和他的骑兵会合成三处,汉军不知项王在哪一处,就分兵三股,又围住了他们。项王就又纵马奔驰,又杀了一名汉军都尉,杀死几十以至上百的敌兵。再一次和他的骑兵会合在一起清点人数,发现只减少了两名骑兵而已。项王就对他的骑兵们说:“怎么样?”骑兵们都心悦诚服地说:“正如您所说的那样。”
这时候,项王想要向东渡过乌江。乌江亭长正停船靠岸等在那里,对项王说:“江东虽然小,但土地纵横各有一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让您称王了。希望大王快快渡江。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到了,没法渡过去。”项王笑了笑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再说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又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位忠厚长者,我骑着这匹马征战了五年,所向无敌,曾经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送给您吧。”命令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兵器与追兵交战。项羽自己也负伤十多处。项王回头看见汉军骑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马童这时才跟项王打了个对脸儿,于是把项羽指给王翳看:“这才是项王。”于是项王说:“我听说汉王用千金、封邑万户悬赏征求我的脑袋,我送你个人情吧!”说完便自刎而死。
创作背景
司马迁在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接替其父担任太史令,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开始创作《太史公书》(后来称为《史记》)。后因向汉武帝为李陵战败投降匈奴之事辩护而被捕入狱并处以腐刑,在形体和精神上遭受巨大的创伤。出狱后任中书令,忍辱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大约在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终于完成了全书的撰写和修改工作。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其中第七篇即为《项羽本纪》。
项羽,是推翻暴秦统治的英雄,又是楚汉相争中的失败者。作为政治家,他在性格行为上有很多的缺点和错误;作为有血有肉的人,他的身上又不乏可敬可爱可佩之处;有时候,那些造成他政治斗争失败的地方,也恰就是作为平凡人的他的可爱之处。司马迁是怀着一种间杂着敬佩、批评、惋惜、同情的复杂心情去写项羽的,项羽是司马迁心目中的悲剧英雄。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有人把《史记》誉之为悲剧英雄画廊,西楚霸王项羽则是悲剧群像中的绝代典型,“项羽之死”这个片断便是这部旷世悲剧的最后一幕。“喑叱咤,千人皆废”的英雄死了,留在人间的是历史长河中曾经“卷起千堆雪”的浪花,群山万壑中殷殷不绝的回响,两千年来无数读者掩卷而思、拍案而起的长叹息。
这最后一幕,由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场组成,其中包含了楚歌夜警、虞兮悲唱、阴陵失道、东城快战、拒渡赠马、赐头故人等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情节和细节。司马迁怀着满腔激情,运用史实、传说和想像,传写了项羽的穷途末路,不断丰富、发展了他的性格,让这位英雄死在歌泣言笑之中,取得了可歌可泣的艺术效果。
第一场:垓下之围。大幕刚启,夜空中传来若断若续、如泣如诉的四面楚歌之声,先奏起背景音乐;然后唱出变徵之音的“虞兮”主调:一起便哀音满耳,感人至深。“时不利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结尾三虚字反复唱叹,曼声苍凉。这支歌由项羽主唱,美人和之,更显得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以至这位从不曾流过泪的西楚霸王也不禁“泣数行下”;他的部属更是“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一片呜咽。这里唱出的不仅是个人在命运面前无可奈何的悲哀,也包含了连所宠爱的美人都无法保护的悲哀;这里流出的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英雄犯了错误之后的悲哀的眼泪,也是一位伟大的英雄面对最终失败的忏悔与惭愧的眼泪。司马迁不愧是伟大的传记文学家,他对音乐的感发作用有着深邃的理解。在《
刺客列传》中,他曾用“易水之歌”写荆轲的壮士之别,令“士皆垂泪涕泣”;在《
留侯世家》中,他用“鸿鹄之歌”写刘邦晚年不得立如意为太子的痛苦心态,使戚夫人“嘘唏流涕”;而现在(公元前202年),他又用“虞兮之歌”作为项羽之死这最后一幕的序曲,让悲怆的气氛笼罩全篇,把读者引进苍茫辽远、四顾寂寥的境界,噙着泪水一字一字地往下读,一读则欲罢不能。
第二场:东城快战。当项羽“自度不得脱”之后,连连说:“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与后面的“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互相呼应,三复斯言;明知必死,意犹未平。
钱锺书说:“认输而不服气,故言之不足,再三言之。”(《
管锥编》)“不服气”,正显示了他的平生意气,说明了他自负、自尊而不知自省、自责。快战之前,司马迁设计了阴陵迷道这个极富表现力的细节。田父把他指向绝路,看似偶然,其实必然。这是他过去“所过无不残灭”,丧失人心的结果。“田父绐之曰:‘向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人家骗他,指向左边,他便不假思索地驰向左边,表现了他从来不惯骗人,也从来不相信别人敢骗他的直率、粗犷的性格。这里两“左”字独字成句,节奏短促,纸上犹闻其声,显示出当时形势严峻紧张,仿佛那五千骑追兵已从征尘滚滚中风驰雨骤而至,迫促感、速度感、力量感尽蓄笔端。写阴陵迷道,目的在揭示这位末路英雄丧失人心;写东城溃围、斩将、刈旗,则着意于进一步展开他拔山盖世的意气和个人英雄主义的性格。此刻,他丝毫不存幸胜突围之心,只图打一个痛快仗给追随他的残部看看,确证他的失败是“天之亡我”。在这位英雄心目中,死,从来就是不可怕的;英名受侮,承认自己失败,那才可怕。要死也死个痛快,死在胜利之中。这种心态,可笑而又可悲。在这场“快战”中,司马迁再一次运用细节描绘,写项羽的拔山之力,不世之威:“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赤泉侯……追项王,项王嗔目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这里,仍用虚笔,集中写他的声音。一呼则汉军披靡,一叱则不仅人惊,连马也吓得后退数里,这是何等的声威力量!他像一尊凛然不可犯的天神,一只被猎犬激怒了的猛虎,须眉毕张,咆哮跳踉,谁也不敢靠近他一步。特别是他“复聚其骑”后,“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何如”二字,写得意,写自负,声口毕见,活活画出项羽豪迈的性格。在这一瞬间,他感受到的只是一种不屈服的自我肯定的甜蜜,哪里还曾意识到自己是千枪万箭追杀的目标!
第三场:乌江自刎。其中写了拒渡、赠马、赐头三个细节。项羽马到乌江,茫茫江水阻绝了去路。悲剧的大幕即将落下,司马迁偏偏在这最后时刻打了一个回旋,为他笔下的英雄形象补上了最后的浓墨重彩的一笔,设计了“乌江亭长舣船待”这个细节。文如水穷云起,又见峰峦。项羽本来已无路可逃,司马迁却写成他有充分的机会脱逃而偏偏不肯过乌江,好像他不是被追杀得走投无路,不得不死;而是在生与义,苟活幸存与维护尊严之间,从容地作出了选择。江边慷慨陈辞,英雄的形象更加丰满完美。那曾经“泣数行下”的血性男子,临了反而笑了。“项王笑曰”的笑,不是强自矜持,不是凄然苦笑,而是壮士蔑视死亡,镇定安详的笑;显示了他临大难而不苟免的圣者之勇——“知耻近乎勇”。自惭无面见江东父老,正是由于知耻。这个细节,展示出他的纯朴、真挚、重义深情。对自己的死,他毫不在意;却不忍爱马被杀,以赠亭长。因为,“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五年来无数胜利的回忆,猛然兜上心头。今昔如此,情何以堪!文章写到这里,实已神完气足,司马迁颊上添毫,再加上把头颅留赠故人这样一个出人意表、千古未闻的细节。“故人”追之、认之,必欲杀之以邀功取赏;项羽却慷慨赐头,“吾为若德”:蝼蚁之微,泰山之高,两两对比,何等鲜明!
在这最后一幕中,留给读者印象最深刻的,是三个场次之间的节奏变化,起伏张弛,抑扬徐疾。第一场重在抒情,节奏纡徐,情如悲笳怨笛,以变徵之音形成了呜咽深沉的境界。第二场重在叙事,全用短节奏,进行速度,铁马金戈,声情激越。第三场江畔陈辞,羽声慷慨。“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连用两反诘句,顿挫抑扬,极唱叹之胜。此外,还用了许多形象生动,蕴涵丰富的细节,其中必有不少出于传闻、揣度,但无不使人感到可感可信、入情入理。清
刘熙载《
艺概》所谓“太史公时有河汉之言,而意理却细入无间”;钱锺书《管锥编》所谓“马(司马迁)善设身处地,代作喉舌”,都是赞扬他设计的细节情理兼胜,妙合无垠。虞姬悲歌,乌江拒渡,赠马赐头,一波三折,全凭细节传神,使全篇文字达到雄奇悲壮的美学境界,读之令人荡气回肠。在传记文学中,不说绝后,至少空前。
名家点评
明·
凌稚隆《
史记评林》引吴贤齐语:“一腔怨愤,万种低徊,地厚天高,托身无所,写英雄失路之悲,至此极矣!”
作者简介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司马谈之子。早年受学于
孔安国、
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年)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后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