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火求贤,成语典故选自
李贽的《
初潭集》。文章非常浅显易懂,却说明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
原文
齐桓公①知
宁戚②,将任之以政。群臣争谗③之曰:“
宁戚,卫人也,去④齐不远。君可使人问之,问之而固贤,而未晚也。”公曰:“不然⑤。问之,患⑥其有小恶⑦。以⑧其小恶,忘其大美,此世所以⑨失天下之士⑩也。”乃夜举火而爵⑪之为卿。
注释
①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
③谗:说坏话;在别人面前说陷害某人的坏话。
④去:距离。
⑤然:这样。
⑥患:担心。
⑦恶:缺点。
⑧以:因为。
⑨所以:原因
⑩士:有才能的人。
⑪爵:封,授予。
译文
齐桓公很了解
宁戚这个人,想要任用他管理国事。大臣们竞相说
宁戚坏话:“宁戚,是卫国人,距离
齐国不远。大王可以派人了解一下,了解后确实贤明,再用他也并不晚啊。” 齐桓公说:“不能这样!去了解情况,担心(会得知)他有一些小缺点。因为这些小缺点,而忘掉他的大美德,这就是一些君主失去天下有才能的人的原因。”于是连夜拿着火把把他请来,并封他为官。
练习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群臣争谗之曰
②去齐不远
③患其有小恶
④不然
⑤乃夜举火而爵之为卿
2、下列“以”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
A将任之以政
B以其小恶
C能以径寸之木
D以丛草为林
E我以日初出时去人近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然”字与“不然”中的“然”字用法相同的是( )。
A豁然开朗
B父利其然也
C若听茶声然
D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4、翻译下面句子。 以其小恶,忘其大美,此世所以失天下之士也。
5、简要评价齐恒公其人。 6、读了本文,谈谈你的收获。
答案:
1、①说坏话②距离③担心④这样⑤拜
2、AD
3、B
4、因为这些小缺点,而忘掉他的大美德,这就是一些君主失去天下有才能的人的原因。
5、果断、思维敏捷、有独到的人才观。
6、要用辩证的眼光看人,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不能因为一点小小的缺点就否定一个有大长处的人。
知识链接
1、
求贤若渴:像口渴思饮那样访求贤士。形容
罗致人才的迫切。 出处
南朝·宋·
范晔《
后汉书·周举传》:“昔在前世,求贤如渴。” 反义词:嫉贤妒能。从柬如流。
2、汉高帝求贤诏: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今吾以天之灵、贤
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贤
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御史大夫昌下
相国,相国
酂侯下诸侯王,
御史中执法下
郡守,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有而弗言,觉免。年老癃(lóng)病,勿遣。
3、求贤令① :自古受命②及中兴之君,曷尝③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④,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⑤。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
孟公绰为赵⑥、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⑦!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
渭滨者乎⑧?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⑨?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⑩,
唯才是举,变得而用之。
字词注释:①选自《
曹操集》。②受命:即受于天命,指开国。③曷(hé)尝:哪有。曷,何。④闾(lǘ)巷:里弄,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里”,里门叫“闾”。⑤上之人求取之耳:上层的人去寻求他。上之人:指君主。⑥
孟公绰为赵:孟公绰,
鲁国大夫,廉士。做
晋国世卿赵、魏的家臣才力有余,但没有能力去做滕、薛这样小国的大夫。⑦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齐桓即齐桓公。如果一定要廉士方可使用,那齐桓公怎么能称霸当世。⑧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
渭滨者乎:被,同“披”;褐,古代贫贱人穿的粗布衣服。被褐怀玉:比喻身份低下而怀有真才实学的人。钓于渭滨:相传
姜子牙80岁时在
渭水边钓鱼被
周文王访得,拜为丞相,后又为武王起兵伐纣,完成了
兴国大业。⑨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盗嫂受金,指的是陈平被
魏无知推荐给汉高祖
刘邦当谋臣,有人攻击他,说他同嫂子私通,接受贿赂,但刘邦不予理睬,仍然重用。⑩仄(zè)陋:狭隘、卑贱,指身份贫贱而被埋没的人才。
译文:自古以来开国和中兴的君主,哪有不是得到有才能的人和他共同治理国家的呢?当他们得到人才的时候,往往不出里巷,这难道是偶尔侥幸碰到的吗?不!只是执政的人去认真访求罢了!当今天下还未平定,这是特别要访求人才的最迫切的时刻。“
孟公绰做赵、魏两家的家臣才力有余,却不能胜任像滕、薛那样小国的大夫。”如果一定要所谓廉士方可使用,那么齐桓公怎能称霸当世!现在天下难道没有身穿粗衣而怀揣真才干像
姜子牙那样在
渭水边钓鱼的人吗?又难道没有像陈平那样蒙受“盗嫂受金”污名还未遇到
魏无知的人吗?你们要帮助我发现那些地位低下而被埋没的人才,只要有才能就推荐出来,让我们能够任用他们
4、齐桓公:春秋时齐国
国君(?—前643年),前685年—前643年在位,姜姓,吕氏,名小白。在其兄
齐襄公被杀后,由莒回国即位。任用
管仲改革,选贤任能,加强武备,发展生产。号召“
尊王攘夷”,助燕败北戎,援救邢、卫,阻止狄族进攻
中原,国力强盛。联合
中原各国攻楚之盟国蔡,与楚在召陵(今
河南郾城东北)会盟。又安定周朝王室内乱,多次会盟诸侯,成为
春秋五霸之首。 5、
宁戚: 生卒年不详,春秋莱棠邑(今
青岛平度)人,一说是
卫国(今
河南境内)人,早年怀经世济民之才而不得志。
齐桓公二十八年(前685)拜为大夫。后长期任齐国大司田,为齐桓公主要辅佐者之一。公元前685年起,在40多年间,齐桓公推行招贤纳士,锐意求治的建国方略,任用
管仲为相,建立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赏识并重用
宁戚,是齐桓公高明的人才政策的典型例子。
宁戚获悉齐桓公重人才,有抱负,便决心投靠齐国,以便有一番作为。他不畏艰难,来到
临淄,自我推荐,击牛角高歌,令齐桓公和管仲都注意到这是一个气度不凡、抱负不凡的人物。齐桓公求贤若渴,慧眼识才,一经交谈便认定
宁戚是难得的人才,他不重出身,不论资历,不计较小节,注重大节,力排众议,擢用宁戚。杰出的政治家管仲也十分推重
宁戚,帮助齐桓公用好宁戚之长。他建议立
宁戚为大司田主管农业的官员,他认为宁戚是有才能的农业专家,自己不如宁戚。
宁戚由此负责齐国的农业生产,主持开垦农田,兴修水利,并兴渔盐之利。奖励垦荒,薄取租赋,齐国很快富裕强盛起来。宁戚仕齐期间,经常到齐国东部活动,组织民众发展农耕,受到当地人民的爱戴,辞世后他被人们安葬在胶水东岸(今平度
马戈庄镇境内)。
6、
刘邦说:“夫运筹策于帷幄之中,
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
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
韩信。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有天下也。”
作者介绍
李贽:(1527年十月廿六-1602年三月十六),
明朝晋江(今福建
泉州)人。回族,六世祖母系为
波斯女子,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又号
温陵居士,是明朝颇有
影响力的儒学大师,
思想家、
史学家和
文学家。
李贽幼年丧母,随父读书,学业进步迅速。自幼倔强,善于独立思考,不拘泥于回教,不受
儒学传统观念束缚,具有强烈的反传统理念。他在
社会价值导向方面,批判
重农抑商,扬商贾功绩,倡导功利价值,符合明中后期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
李贽于嘉靖六年(1527年)农历十月廿六出生于福建
泉州市南门外。六世祖林驽是泉州巨商,从事远洋贸易,乘船往来于泉州与忽鲁模斯(今
伊朗的
阿巴斯港)之间,并娶当地女子为妻,可能为此改信了伊斯兰教。到他的祖父辈时其家庭已不再是穆斯林。
元朝以后迁来
福建。三世祖因反对封建礼教,得罪
林姓御史,被扣上“谋反”罪名,为避祸改姓李。他的父亲李钟秀以教书为业,
李贽七岁时便随父亲读书、学习礼仪。
李贽12岁开始作文,反对
孔子把种田人看成“小人”。26岁中举人 。30岁至45岁为官,先后任
河南辉县教谕、
南京国子监博士、
北京国子监博士、
北京礼部司务、南京刑部
员外郎和郎中,最后出任
云南姚安知府。
万历九年(
1581年),
李贽从云南辞职回加到
湖北黄安,住在朋友耿定理家,撰写一些读史的文章,并教授耿家子弟。万历十二年耿定云世,他移居麻城。第二年派人送家眷回泉州,自己一人住在麻城龙芝佛院,致力于读书、讲学和著述,历十多年,完成《初潭集》、《焚书》等著作。收入《童心说》、《赞刘谐》、《何心隐论》及与
道学家耿定向反复论辩而撰写《答耿中丞》、《答耿司寇》等书答、杂述、读史短文和诗共6卷。揭露道学家们的伪善面目,反对以孔子的是非观为是非标准,批判的锋芒直指
宋代大理学家
周敦颐、
程颢、
张载、
朱熹。
李贽倡导绝假纯真、真情实感的“童心说”。李贽在麻城还多次讲学,抨击时政,针砭时弊,听任各界男女前往听讲,并受到热烈的欢迎。万历十六年(1588年)夏天又剃头以示和鄙俗断绝。这对传统思想造成了强烈的冲击,被当地的保守势力视为“异端”、“邪说”,群起围攻,要把他驱逐出境。
李贽旗帜鲜明宣称自己的著作是“离经叛道之作”,表示:“我可杀不可去,头可断面身不可辱”,毫不畏缩。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李贽应巡抚
梅国桢之请往
山西大同,著《孙子参同》,修订《藏书》。秋,到北京,住在西山极乐寺,撰成《净土诀》,次年春天到南京,将自己的零星著作汇成《老人行》,并再度研究《易》,撰写《易因》,最后编订其巨著《藏书》。《藏书》共68卷,系纪传体史论,论述战国至元亡时历史人物约800人,对历史人物作出了不与传统见解苟合的评价,旨在反对儒学。如他赞扬
秦始皇是“
千古一帝”,
武则天是“政由己出,明察善断”的“圣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在
山东济宁编成《阳明先生道学抄》、《阳明先生年谱》。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至二十八年(1600年),到
山西、通州、济宁、南京游历。在济宁、南京曾两次与
利玛窦见面,讨论教义。二十八年回到麻城。同年冬天,湖广佥事
冯应京以“维护风化”为名,指使歹徒烧毁龙湖芝佛院,又毁坏他预为藏骨的墓塔。
李贽被迫避寓麻城东北
商城县黄檗山中。二十九年,罢官御史
马经纶闻讯将
李贽接到通州,住莲花寺。
万历三十年(1602年),礼部
给事中张问达秉承首辅
沈一贯的旨意上奏神宗,攻讦
李贽。最终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在通州逮捕
李贽,并焚毁他的著作。
李贽入狱后,听说朝廷要押解他回福建原籍,他感慨地说:“我年七十有六,死以归为?”于是愤而以剃刀自刎。死后,马经纶把他收葬于北京
通州北门外马寺庄迎福寺侧(现北京通州
西海子公园内),今墓地尚在,被列为
北京市文物保护。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
李贽的学生
汪可受,以及梅掌科、苏侍御捐资为李树碑。
李贽的一生充满着对传统和历史的重新考虑,这也是明朝后期社会思想变革的一个聚焦般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