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拒止系统
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研制的军用非杀伤技术
主动拒止系统(Active Denial System,ADS),是远距离使用毫米波电磁能以阻止、延缓和挡回前进之敌的一项突破性非杀伤技术。在杀伤性对抗出现之前,以非杀伤方法阻止单兵前进有望能拯救无数条生命。该技术是由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和美国国防部非杀伤武器联合董事会合作研发的。
研发背景
美国空军海军已经启动了研制新型改型非致命定向能武器的计划,以便在城区中控制人群,保护地面基地和海上舰船免遭威胁。自2002财年以来,作为“先期概念技术演示”(ACTD)项目的部分工作,机动型主动拒止系统一直是雷声公司的研制方向。
机动型主动拒止系统正在美国西南部沙漠进行评估,以鉴定军用效应。如果在评估中表现出可靠性和可维修性,这种机动型主动拒止系统就可能安装到“悍马”车上,于2005或2006年投入使用,应付紧急事件。
武器特性
主动拒止系统可产生毫米波能量束,照射到皮肤后可引发难以忍受的灼热效应,用于阻止人员前行,但不会造成伤害或长时间的副作用,有望替代那些可能造成死亡和伤残的武器
武器原理
主动拒止技术作用一台发射机对实验对象反射95ghz毫米波的窄波束。该波束以光速传播,其能量抵达实验对象并穿入皮肤不到1/64英寸深,其表面很快发热。数秒钟内实验对象感到一股高热,当反射机关闭或实验对象离开波束时高热感觉即消失。
据悉,2秒钟的高热足以将皮肤加热到摄氏54℃。摄氏50℃时,疼痛的自然反射使人能在不到1秒钟内自动离开。有人在该波束下停留250秒钟而皮肤未被烧伤。由于主动拒止技术采用了低能量波束,尽管使人感觉高热,但却无伤害。由该技术产生的热致感觉与用手触摸一下已点亮片刻的灯泡的感觉大致相同
研制过程
美空军已经于2004年10月初和通信与能源工业公司签订了两项总价值约2000万美元的合同,研制体积更大的、功率更高的机载主动拒止系统。 机载主动拒止系统定于2010年投入使用,可使用C-130运输机之类的飞机空运。最初的研究工作将解决以下问题:设计紧凑的兆瓦级能量系统和效能更高的波束发生器。与此同时,美国海军决定试验并评估雷声公司投资制造的可部署使用的定位主动拒止系统。与车载主动拒止系统相比,定位主动拒止系统体积小、功率低。
阿富汗伊拉克作为项目评估的一部分,但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主要作用
车载主动拒止系统打算用来保护军事人员免于遭到1000米有效射程的轻武器火力,但据称其有效作用距离仅为640米。对抗车载主动拒止系统的措施很简单,如穿上厚衣服、携带金属片甚至是可盖的废料作为屏蔽反射器
安装在“悍马
系统可安装在进入港口或限定航道的舰船上,免受快速移动的小型船只的威胁。系统也可安装到其它沿岸设施中,为反恐部队提供保护。“系统2”也可以执行上述任务。
射线危害
危害
这种原本被认为不会致命的武器研发已将近20年,有效射距可达500米,发射的高能微波可罩住整个人的身体,并穿透人体皮肤的极薄皮表下,使目标感受到极度痛苦,暂时失去战斗力。实地测试显示,目标脱离射线范围痛苦立刻消失,不会产生永久性肉体伤害。
然而,这些实地测试志愿者都是行动自如的正常人,被照射后可立即逃离射线范围或呼痛喊停。但在战场上,若射线打到行动不便的敌方伤兵,目标在无法逃离的情况下,可能因灼伤致命。在测试时,就有一名空军受到二度灼伤。
德国多特蒙大学教授艾特曼指出,理论上这种射线足以造成二度或三度灼伤,若受伤面积超过人体皮肤面积两成,将有致命危险。而且,都会阻碍疼痛射线的效果。
撤出阿富汗
2010年7月26日,据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美国军方原本打算在阿富汗使用新型武器“主动拒止系统”(ADS),但专家指出,这种微波还是可能造成致命灼伤,一旦如此将被拿来作为“反西方”的宣传,让美军决定将这种武器撤出阿富汗战场。
经过慎重考虑,美军高层决定从阿富汗撤回从未在战场使用的ADS。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7-22 10:15
目录
概述
研发背景
武器特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