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大坝,位于
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地处
汉江与
丹江汇合口下游800米处、坝址以上年均径流量约388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约9.52万平方千米,始建于1958年,是中国自行设计、自行建造和自行管理的以防洪为主,兼有发电、灌溉、航运、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周恩来总理称赞,其为全国唯一“五利俱全”的水利工程。
历史沿革
1952年秋,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对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同志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1953年2月,
毛主席在“长江号”军舰上,与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再次讨论了
南水北调话题。伟人的视线在地图上移动,最后停留在汉水与丹江交汇处,用铅笔指向了
丹江口。毛泽东认为,从这里向北方引水可能是最有利的。
1958年3月25日,
中央政治局在成都召开会议,
周恩来总理根据毛主席南水北调的构想和专家们的规划,在会议上正式提议兴建
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得到会议的支持和批准。
毛泽东在会上兴奋地说:“打开通天河、白龙江,借长江水济黄、
丹江口引汉济黄,引黄济卫,同
北京联系起来了。”
1958年3月25日,中共
中央政治局成都会议,正式批准丹江口工程开工;同年9月1日,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举行开工仪式,丹江口大坝开工建设。
1959年12月,丹江口工程实现大江截流。
1960年,丹江口大坝进入坝体施工阶段。
1962年3月,由于缺乏建设大型水利工程的经验,同时受“大跃进”影响出现了赶工、抢工、强行施工现象,给工程建设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并引发架空、裂缝等严重安全事故,为保障丹江口大坝安全,党中央决定大坝主体工程停工。
1964年12月,丹江口大坝主体工程恢复施工。但受当时国力所限,决定分期建设,前期工程将大坝修建到162米高程。
1967年,丹江口大坝建设达到初期工程建设设计规模,并通过工程质量鉴定。同年11月18日,经中央人民政府、中央军委批准,丹江口大坝下闸蓄水,并网发电。
1974年,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全面建成,这是新中国水利建设史上第一个大型综合利用水利工程。
2002年,
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确定从长江上、中、下游分西线、中线和东线向北方调水。
2005年,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工建设,丹江口大坝加高加宽续建工程开工,主要包括混凝土坝培厚加高;左岸土石坝培厚加高及延长;新建右岸土石坝、左坝头副坝和董营副坝;改扩建升船机;金属结构、机电设备更新改造等。
2013年5月27日,丹江口大坝加高加宽工程全线竣工。同年8月29日,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验收委员会在坝区宣布,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通过蓄水验收,正式具备蓄水条件。
2021年11月18日,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和中线水源供水调度运行管理专项工程通过水利部完工验收。
2024年7月20日,根据水利部长江委调度指令,丹江口大坝开闸泄洪,这也是丹江口大坝今年首次泄洪。
建筑格局
丹江口大坝由挡水泄洪主坝体、电站建筑物、升船机系统、引水渠道等部分组成;主坝体为混凝土结构,坝长1141米,总长3442米;左岸土石坝长1424米,右岸土石坝长877米;坝顶高程176.6米,最大坝高117米;正常蓄水位170米,正常蓄水位库容290.5亿立方米,设计洪水位172.2米,校核洪水位174.35米,校核洪水位库容339.1亿立方米,死水位150米,死水位库容126.9亿立方米,中下游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
建筑特色
丹江口大坝加高为培厚加高,其中下游坡面培厚部分需要爆破开挖岩石至建基面,爆破开挖紧邻初期工程坝趾,而且周围有电站厂房、电厂中控室、微波通讯楼、基础帷幕灌浆体、通讯电缆、生活用水钢管、110伏高压电线、输变电线塔及开关站等重要建筑物。其中左岸爆破开挖部位距离电站厂房最近处约4米,距微波通讯楼最近处仅1米,距城区生活供水泵房仅1.5米;右岸爆破开挖部位位于大坝与防汛电站厂房之间。为确保这些建筑物的安全,采用有控制爆破技术、加强爆破振动安全监测等措施。
在大坝加高混凝土施工前,需对初期工程的坝顶板梁、坝顶房屋等混凝土结构以及坝体下游局部坝体混凝土等进行拆除。其拆除技术复杂,范围大,与其它施工项目相互干扰大,拆除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新老混凝土结合质量及整体施工进度。根据不同的部位和结构,混凝土拆除施工采用了控制爆破、静态爆破、人工凿除和线锯切割等方法。
在大坝加高下游坝坡贴坡混凝土施工中,新老混凝土结合问题是主要的技术难题之一,由于新、老混凝土弹性模量相差较大、贴坡厚度相对较薄、外界环境温度影响大、温度变化引起的贴坡混凝土变形受原坝体混凝土约束产生的应力等原因,这些因素将对坝体应力产生较大影响。
所获荣誉
2021年12月30日,包含丹江口大坝在内的丹江口大坝水利风景区入选“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2023年1月,入选红色基因水利风景区名录。
价值意义
丹江口大坝是南水北调中线龙头工程、新中国成立后水利建设史上第一个大型综合利用水利工程。
丹江口大坝具有防洪减灾的重要作用,可以缓解汉江中下游的防洪压力,为汉江中下游地区创造了一个长期稳定的环境;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体规划,通过大坝建设的南水北调相关工程年均可向河南、河北、天津、北京等省市调水95亿立方米,将有效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
参观信息
地理位置
丹江口大坝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
门票价格
65元/人
交通线路
高铁
丹江口站,乘坐丹江口501路公交,在丹江口大坝站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