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成立于1996年5月,为
环境保护部直属事业单位。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是实施中国与日本环境基础合作和开展国际交流的窗口,是全国环境保护政策研究、宣传教育、分析测试和信息管理的综合研究、
执行机构,为环境保护部提供环境信息、政策和技术支持。
概况
作为
国家级环境发展中心,中心拥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和先进的科研手段,以其为环保部提供的高水平技术支持和为社会提供的优质高效服务,以其“中日环境合作的平台、国际环境交流的平台、对社会开放交流与培训的平台”的重要地位,在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心是利用日本政府无偿援助资金105亿日元和中国政府资金6630万元合作建设的国家重点环境保护项目,于1996年5月5日建成投入使用,建筑面积达24414平方米。中心拥有一流的环境分析测试仪器、收集处理环境信息的
计算机系统、防治大气水质废弃物污染的模拟实验装置、开展宣传教育的音像制作与培训设施等。中心还是中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环境保护中心的重要组成单位,在地区环境合作和国际交流中发挥窗口、
桥梁和纽带作用,是开展国内外环境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信息交流、人才培训的重要场所。
中心正顺应国家环境发展的潮流、迈着坚实有力的步伐走向未来,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与
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促进国际间的环境合作,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贡献着愈来愈大的力量。
组织
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下设6个部(实验室)、1个研究所、1个办公室、5个职能处(室):环境信息部、环境战略和政策研究部、环境技术交流与公共教育部、公害防治技术部、
环境监测技术部、开放实验室;环境保护部
标准样品研究所;环境保护部中日合作项目办公室;办公室(党办)、人事处、财务处、科技处、国际合作处。
机构
办公室
作为协助中心主任及领导班子开展工作的
中枢管理机构,办公室主要职责包括:组织协调中心全面的事务性工作,并作为各机构同中心领导进行事务联系以及中心同环保系统其他机构和单位进行业务联系的主要传输通道;督办中心各项工作和环保部交付的各项任务的落实;负责中心的公文管理和处理工作;拟定中心的重要工作计划和方案;管理中心政务信息工作和办公信息化平台工作。
人事处
作为环境发展中心人员管理的主管机构,人事处管理中心的人事、劳资、教育培训、离退休等项工作,管理职工的录用、调配、考核、晋升、任免和奖惩工作,组织
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和聘任,办理中心
法人和各单位
独立法人证书、机构编码证书的年检、变更等。
财务处
建立并管理环境发展中心的账户和财务档案,负责事业费、科研攻关费、基建费、外资项目费及横向创收经费的管理和核算工作,编制财务预决算,建立核算体系,进行税务登记、财政登记工作,对中心所属各部门和单位的
财务实施统一管理。
国际合作处
管理环境发展中心的外事工作,编制并组织实施中心外事、科技工作年度计划,办理重要外事活动、国际合作协议的申报,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国际合作活动,特别是对日的环保交流与合作,包括环保日贷项目及技术援助项目的日常协调管理;承担环保法规和标准、环保部对外政策文件和宣传资料的翻译任务;负责科技计划的立项、组织申报和成果验收的技术管理工作,负责科技成果的筛选、评价与推广。
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内设综合室、环境战略与理论研究室、环境经济与管理政策研究室、环境法规与体制改革研究室、国际环境政策研究所。
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是为中国环境保护宏观决策提供支持的国家级环境政策研究机构。其主要职责是紧紧围绕环境保护部的战略部署及重点工作,开展环境战略、环境政策、环境法律法规等全局性、综合性问题的研究,为环境保护领域重大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宣传教育中心
内设综合室、宣传室、教育室、培训室、音像室等部门和《世界环境》杂志
编辑部。
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是环境保护部面向各界进行宣传教育和能力培训的技术支持单位,开展面向公众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负责全国绿色创建表彰及管理工作,对地方环保宣教中心能力建设提供技术指导,协助环保部开展干部培训以及各类专业技术培训,摄制环保音像专题片。
信息中心
内设综合室、应用室、网站室、网络室、技术室等部门和《
中国环境管理》杂志编辑部。
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是环境保护部信息化工作和电子政务建设的技术管理与支持单位,主要承担着环境保护部电子政务综合平台管理与运行、重点业务应用建设与维护等职责,为环境保护部的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
环境信息技术支持和服务。
环境分析测试中心
内设综合业务室、分析测试技术研究室、持久性
有机污染物研究室和二 英污染控制研究室。
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作为科技部所属的国家分析测试中心和环境保护部环境管理和决策的技术支持单位,主要任务是配合环境保护部的管理工作开展环境分析测试新技术的研究,进行各种污染物分析技术培训,承担污染纠纷的仲裁性分析测试任务,面向社会提供环境分析测试和监测服务。
标准样品研究所
内设综合业务室、气体样品研制室、无机样品研制室和有机样品研制室。
作为我国环境保护系统唯一专门从事环境标准样品研制、生产和应用服务的事业机构,环境保护部标准样品研究所主要负责研究环境污染物计量标准、研制国家环境标准样品、建设国家环境标准样品体系,为全国环境保护及相关实验室提供环境标准样品以及能力验证和臭氧校准等计量标准技术服务。
固体废物管理中心
内设综合业务室、废物进口登记管理室、管理技术室。
环境保护部固体废物管理中心是环境保护部固体废物管理工作的技术支持单位。协助环境保护部拟订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法规、规章和管理制度并进行废物进口审核和相关监督管理,建立和管理全国固体废物管理数据库和信息系统,监督管理全国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运行工作,指导省级固废中心的工作,开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技术交流、培训和咨询工作。
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中心
内设综合部、工业一部、工业二部、技术咨询部、规划部、生态部、研发部。
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中心为环境保护部环境管理提供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的技术支持服务,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理论体系与技术方法研究,面向社会开展综合环境保护咨询。
环境认证中心
内设综合部、市场部、
审核(检查)部、CDM(气候变化)部、技术部、研发部(低碳产品认证推广小组)、培训和人力资源部、绿色采购推进办公室、督查室,下设华东、华南、东北、西南和福建等5个直属办事处。
环境保护部环境认证中心是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认可的国家级综合性认证机构,为社会提供环境标志产品、有机产品、环境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和职业安全健康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等认证、培训和应对气候变化的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CDM项目)的独立审核。
会议中心
会议中心(北京兰溪宾馆)是环境发展中心为促进环保事业、实施国际技术合作和开展国际交流而投资建成的一座三星级饭店。宾馆在为环保系统服务的同时,面向社会为国内外宾客服务。宾馆拥有客房96套,设有多种规格的会议室、报告厅和餐厅,可对外提供会议及培训方面的支持与服务。
物业公司
物业公司作为保证中心工作安全、正常运行的后勤机构,承担着中心后勤保障和办公大楼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业务
环境战略研究;
环境政策体系研究;
环境管理政策研究;
环境经济政策研究;
环境外交政策研究;
相关培训与咨询服务。
成果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政策体系研究(2007年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三等奖)
大气颗粒物碳质组分测定与单颗粒分析表征(2007年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二等奖)
环境遥感监测软件平台与业务运行示范(2007年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三等)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综合信息平台开发研究(2005年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三等奖)
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研究(2005年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
中东部生态调查与评估(2004年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三等奖)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设施
二恶英排放规律及其控制对策研究(2004年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二等奖)
20种新国家环境标准样品的研制(2003年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三等奖)
沙尘暴与黄沙对北京地区大气颗粒物影响研究(2003年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三等奖)
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2003年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三等奖)
中国西部生态环境现状遥感调查(2001年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模拟装置系统设计和建设(2001年国家科技成果奖)
有害废物分析测试方法和标准物质研究(1998年国家环保总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发展历史
1988年8月,为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10周年,时任
日本首相竹下登与时任中国总理
李鹏商定由日本政府提供一笔无偿资金援助中国的环境保护项目,合作建设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
1992年5月8 日,举行了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
奠基典礼,正式开工建设。
1992.5~1996.5,建设期间的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
1996年5月5日,中日友好环保中心举行落成典礼。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日中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逐渐成为中国环境保护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中心综合能力的提升过程中,中日环境技术合作发挥了关键作用,同时,中心员工的自主努力是重要的内因。从1992-2006年,中日环境技术合作先后分三个阶段,历时近十四年。
第一阶段专项技术合作(1992-1995年)的目的是给正处建设中的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培养技术人才和提供技术准备。3名日本常驻专家、11名日本短期专家献身技术合作,开展了以人才培训为主的合作活动12项,派遣了24名技术人员赴日进修,接受了价值7500万日元的援助器材。合作期间,中日双方本着边建设边科研的思路,共同开展了多项研究工作,如沙尘暴前期研究工作等。第一阶段技术合作为中日中心储备了人才,弥补了日本政府开发援助(ODA)的不足部分,为中心的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专项技术合作(1996-2000年)及后续合作项目(2001-2002年)是以促进中日中心在各领域形成能力、发挥作用为特点。在此期间,日本派遣长期专家20名,短期专家52人次,提供了价值1.25亿日元的援助器材,中日中心派遣30名进修生赴日学习,合作开展的项目74项,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后续合作项目重点是沙尘暴与黄沙问题的合作研究和二恶英的测定技术开展合作研究。通过第二阶段专项技术合作,中心各部门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独自进行的科研及活动共计175项。同时,作为中日环境合作的窗口,中日中心在政府间合作和民间合作活动中也日益活跃,在“100个城市环境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和“中日合作环境示范城市建设”两个项目的实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阶段专项技术合作(2002-2006年)及后续合作项目(2006-2008年)的目的是继续加强中日中心能力建设,并在双方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开展合作。JICA为第三阶段技术合作共派遣了长期专家16名,短期专家123人次,提供了价值1亿3629万日元的器材。通过中日中心派遣的赴日进修生达到76名。双方的重点合作分为两大领域,一是环境政策,包括循环经济等6项内容;二是技术转让支援领域,包括二恶英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分析技术、固体废弃物再资源化、酸雨监测能力、地方环保局长岗位培训等内容。通过第三阶段专项技术合作,提高了中日中心在重点领域的研究能力,并逐步形成了一些国内领先的优势领域。
中心配套设施齐全,仪器设备先进,拥有各种研究、实验设备3000多台件,有一流的环境分析测试仪器,联接全国的环境信息网络系统和环境管理应用计算机系统,防治大气、水质、废弃物污染的模拟实验装置,开展宣传教育的音像制作与培训设施。
在人才队伍方面,中心总体上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高素质的科研与管理技术队伍。中心在编工作人员有271人,其中:高级职称72人、中级职称79人,
博士20人、
硕士65人、具有大学学历140人(含大专),综合性科学研究和管理服务队伍的力量和素质不断得到充实和提高。
在业务方面,中心在环境战略与政策、环境宣传教育、环境信息、环境分析测试、环境标准样品研发等方面都形成了优势领域,共同构成了中心在国内的优势地位,某些方面在国际上也形成了一定的比较优势。
十多年的辛勤耕耘,中心收获了累累
硕果,支持了政府部门环境管理职能的发挥,推动了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促进了企业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对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荣誉
2020年11月20日,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