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海洋学院于2008年6月成立。学院建设以立足南海,面向国家和地方在海洋科学的
深海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近岸海洋工程与环境领域的重大科技需求,围绕资源与环境、资源与发展二大主题,重点开展我国深海生物功能基因资源、海洋生物资源保护、海洋地质矿产资源、海洋环境、海洋工程、海洋监测和
海洋矿产资源基础与应用基础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2008年5月,中山大学与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互聘高层次人员,联合培养学生,合作开展研究,共建海洋学院;6月,
中山大学海洋学院正式成立;9月,招收首届本科生。
据2018年4月官网资料显示,学院共有专职教职员工130多人,其中教授21人、研究员9人、副教授22人、副研究员31人。拥有国家“杰青”3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人才3人、国家“优青”1人、广东省“珠江学者”1人、广东省“杰青”2人、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4人。
此外,学院还聘请了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美国麻州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美国德州农工大学柯柏斯克里斯提分校、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海洋技术部等机构学者为学院兼职教授(兼职研究生导师)54名。
据2018年4月官网资料显示,学院建成了南海
海洋生物技术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口水利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广东省海洋资源与近岸工程重点实验室、水产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河口水利工程实验室、广东省海岸与岛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广东高校重点实验室、
海洋微生物功能分子广东高校重点实验室和珠海市
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以及南海资源开发与保护
2011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海洋生物天然产物化合物库、中国-东盟海水养殖技术联合研究与推广中心。
据2018年4月官网资料显示,学院自成立以来,学院承担国家重点科研专项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90多项,获得科研经费2.75亿元(到位),人均科研经费位居全校前列;累计发表论文420多篇,其中SCI收录230多篇,ESI高被引论文10多篇,获得或申请专利60多项。